近期血压与卒中研究进展大盘点
2015/4/19 医学论坛网

     【导读】强化降压对基线血压不同的脑出血患者均有益 INTERACT2研究表明,强化降压治疗对基线收缩压不同的急性脑出血(ICH)患者均具有益处,目标收缩压为130-139 mmHg时产生获益最大。研究为强化降压效果不受基线血压影响提供了1级证据。论文近期发表于《神经病学》(Neurology)杂志。 高血压患者急性脑出血1h内收缩压降幅20 mmHg 预后较佳证据支持在急性脑出血中行早。

    

     强化降压对基线血压不同的脑出血患者均有益

     INTERACT2研究表明,强化降压治疗对基线收缩压不同的急性脑出血(ICH)患者均具有益处,目标收缩压为130-139 mmHg时产生获益最大。研究为强化降压效果不受基线血压影响提供了1级证据。论文近期发表于《神经病学》(Neurology)杂志。

     高血压患者急性脑出血1h内收缩压降幅≥20 mmHg 预后较佳

     证据支持在急性脑出血中行早期强化降压治疗,但根据降压幅度患者是否有潜在益处和伤害一直未确定。因此多国学者对INTERACT2研究中受试者收缩压(SBP)降幅较大是否与其预后较佳有关进行了联合评估。

     该研究表明,在脑出血1小时内实现最大收缩压降幅(≥20 mm?Hg)并持续7天的高血压患者恢复得最理想。

     收缩压变异性或可预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发表于《柳叶刀?神经病学》的一项研究评估了来自INTERACT2研究中受试者血压变异性的预后价值。结果表明,收缩压变异性似乎可预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预后不佳。顺利降低收缩压达140 mm Hg并维持这个水平可提高早期治疗患者的益处,尤其是避免收缩压达到峰值。

     入院4小时内INR逆转和血压控制良好或可减少脑出血血肿扩大

     德国一项研究表明,在口服抗凝药(OAC)相关性脑出血患者中,入院后4小时内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3逆转和入院4小时时控制收缩压在160 mmHg以下与血肿扩大发生率降低有关,并且OAC重新应用与缺血性事件风险降低有关。相关论文近期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简称JAMA)。

     补充维生素D不能降压 却增患者甘油三酯水平

     一项单中心、双盲、随机对照试验表明,予25-羟维生素D水平低的高血压患者补充维生素D并未对其血压和多个心血管危险因素产生显著的影响,但却显著增加患者的甘油三酯水平。相关论文近期在线发表于《高血压》(Hypertension)杂志。

     荟萃分析:五大类降压药对卒中风险的影响

     卒中是美国人死亡的第二主要死因(编者注:在中国是第一死因),卒中独立危险因素——药物治疗高血压可显著降低卒中发生率。虽然既往荟萃研究显示,在减少卒中风险方面,不同种类的抗高血压药优于安慰剂,但哪种最有效尚不明。美国学者们对此进行了荟萃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有抗高血压药物中,钙离子通道阻滞剂(CCB)在长期减少卒中发生方面最有效,而β受体阻滞剂与这种风险增加显著相关。

     生活方式与高血压

     失眠者高血压风险增加,每日饮酒者正常上限血压风险增加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唐向东等的一项研究显示,入睡时间超过14分钟的失眠者面临高血压风险增加。研究发表于《高血压》(Hypertension)杂志上。近期ACC上公布的一项研究还表明,每日饮酒增加正常上限血压风险。

     来源:医学论坛网

    

     长按二维码,关注医学论坛网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加入微社区讨论↓↓↓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论坛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