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永生倒逼“院长不死”
2015/4/23 医学论坛网

    

     【导读】对体制来说,就是要将医院变成彻底的公益型,保证每个人都能看得起病,为中国人的健康“兜底”;对院长来说,就是要为这些“永生”的医生以及“永生”的医疗需求,提供没有障碍的行政服务。

    

     近日,广州三家私人医生工作室宣告成立,三名公立医院的医生,与一家民营体检机构签约,实现“另类”多点执业,这应该是中国医生脱离医院,建造“自主品牌”的开始,从新媒体、自媒体挑战传统媒体之后,传统医疗机构也面临了类似挑战。

     新浪的总编辑陈彤,之前已经辞职新浪,这成了传统媒体一个里程碑式的符号,有评论开玩笑说,自此,“总编辑已死”。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自媒体、新媒体的出现,给了每个善于写作的记者或者是普通人脱离开网络报纸等的总编辑,来展示自己同时服务社会的空间,于是,在这句很不好听的话后面,就有了另外一句话:“好记者永生”。

     传媒业的这种情况在现在的医疗行业也出现了,人们看报纸看杂志,上网看消息,更加在意信息的可信、文章的精准,到医院看病也一样,要找的是能治病的专家、名医,而不是院长,医生的医术是医院、更是医生的生命力,也因此,才有了医生“自主品牌”经营的可能,而这,也正好倒逼医院,倒逼院长,怎么能在这样日趋宽松、开放的环境中,体现医院的价值,让“院长不死”。

     国家卫计委早已允许医生多点执业,而这,已经是对医院院长的挑战,就算院长通过各种方式把医生留在自己的医院,但医生资源的社会化,医生执业的自由化是挡不住的趋势。

     医院的职责是救死扶伤,医院因此应该是公益性的,但这不是无视医生劳动价值的理由,换句话说,医疗的救死扶伤,应该是政府从医生那里买给社会的,否则对医生就是不公平,之前很多在医院出了名的医生,跳出体制,开始个体行医或者是多点执业,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种不公平,这也是我国医疗体制的缺陷所致,医院院长是这种体制的执行者,也就怪不得医生弃你而去。

     所以,无论是已经开始了的“医生多点执业”,还是现在的“医生工作室”,都倒逼我们的医疗体制改革,也倒逼医院的院长。对体制来说,就是要将医院变成彻底的公益型,保证每个人都能看得起病,为中国人的健康“兜底”;对院长来说,就是要为这些“永生”的医生以及“永生”的医疗需求,提供没有障碍的行政服务,后者,至少是在医疗体制改革实现之前,各个医院该有的“微调”。

     “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一贯宗旨,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干部原本就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的,只不过这句话以前多是空谈,现在被市场倒逼得必须直视,这也是包括医院院长在内的各级领导的正常职能回归。

     作者:佟彤

     来源:北京晨报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论坛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