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医生体”多点理解 少点抱怨
2016/3/24 医学论坛网

    

     近日,网曝江苏连云港市一市民“去医院看病,发现医生写的病历和处方上的字潦草难认!”的消息再次引发网民集体吐槽。近年来,全国多地曝出医生书写病历潦草随意,甚至酷似“天书”,让病患者捉摸不透。(3月23日《北京晨报》)

     网友们的神吐槽,也让这一事件愈演愈烈。“以前没注意,现在翻开病历才吓一跳,能认出的没几个字。原来医生的字体,我从小到大都看不懂,还以为是某种代码,保护病人隐私。”然而,在此起彼伏的指责声中,大多数网友表现出对医生的不理解让笔者不禁感叹对于“医生体”,我们应该多点理解、少点抱怨。

     事实上,中国目前的医疗现状是,一个医生每天需要面对很多病人,有医生表示平均一天至少需要看70个病人,而这个出诊量是远远超出他的负荷的。在这种情况下,既要保证每个病人有足够的诊断时间,又要完成规定的工作量,那么开处方的字迹潦草也是情有可原的。而把字迹潦草归结于医生“不耐烦”也并不合适。

     普通人看不懂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医生在开处方药时使用了代码和多种字体。药方代码的使用,中文、英文、数字乃至拉丁文的结合是医生开处方时的惯例,而这种惯例只需要药剂师和复诊医生能够看懂就可以了。

    

     “医生体”并不是一个中国特有的现象,网上也流传了很多美国、英国、俄罗斯的“天书”处方。可是,反思我们的争议声如此热烈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的医患关系仍然紧张。我们以最坏的恶意去揣测“医生体”的使用是为了防止“到别家开药”,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医生的行为,缺乏对药剂师专业素质的信任。而这种种心态都成为医患关系的一根刺,既加剧了自己心中对医生的不信任,又伤害了一天需要看70个病人还努力把处方写得端正的医生。

    

     英国版病例

     诚然,“医生体”的使用确实有诸多不当,全面推行电子病历也迫在眉睫,但将矛头全然指向医生也是不对的,医患之间需要更多的理解、信任。

     作者:徐娜

     来源:长江网

    

    医学论坛网cmt59085300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关注医学论坛网微信号,回复以下关键字,即可接收最新文章及科研进展

     心血管 | 肿瘤 | 糖尿病

     内分泌 | 神经 | 感染

     妇产科 | 儿科

     全科医学 | 医学人文

     ......

     回复您想要的内容,我们将快速推送给您!

     更多关键词回复,等你来试哦!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论坛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