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停止做冤大头、背黑锅的沉默羔羊医生了
2016/5/23 医学论坛网

     作者:李祖飞

     来源:医脉通

     当今社会行医环境的黑暗以及医务人员的价值甚至生命安全一次次被践踏,已是无需赘述,然而,只一味抱怨而不采取实际的措施,也根本改变不了什么,笔者和同事们也极其希望这些现象能有所改善,故而提出下列大胆的建议,权当抛砖引玉,为尝试改善黑暗行医环境和提高我等医务人员价值,略尽绵薄之力。

     1.“职业体验师”的构想

     事实上笔者已经这么做过几次,效果还行,但实施起来仍然有难度:比如把有影响力的一些非学医朋友,带入我们医生的实际工作里,让他也体验下医生生活:早上一大早交班,然后查房,病历,手术,把我们医生很累的一面展示给他们,把病人的痛苦和目前医学所能达到的极限展示(这里注意分寸)给他们,让他们亲身体验医护人员之艰难,或许他们的想法会有改变。

     虽然困难,然而也不是不可行,毕竟这里是有先例,作家六六,还有之前拍心术的海清,就是典型,会形成一股有利于我们医护人员强有力的外援!当然,这种形式的体验要精心设计,要真真切切的让体验者切身的感受到医护人员的艰辛,才能起效。

     2. 尝试“有偿医务咨询”

     任何其他行业咨询都是要收费,我们可以尝试,当有非学医的朋友向我们咨询医疗事项需要我们用专业知识去解决时,可以有偿(随喜亦可),学医的咨询除外(支持同行),这样的目的是,逐渐营造这样的气氛:“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是花很长时间累积的,是有价值的”,社会心理学里有“印象管理”,这就是要逐渐管理公众对医学知识的印象,而不是要现在这样廉价。

     这一点实施起来也很困难,或许会有人说这样好像“不近人情”,然而,忙碌的我们除了自身工作已经喘不上来气外,还得为周围的朋友们“各种加号”,各种免费“加班”为朋友看病而更加劳累时,难道就是“近了人情”吗?不走出第一步,如何走出第二步?我们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有自己的人脉,周围有一大堆非学医的朋友,尽可能的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将这些理念扩散开来,会细绢而成大流,难道不值得一试吗?

     3.软实力修炼:增加医生的沟通能力

     良好的医患沟通,就像人体的固有免疫系统一样,虽然不能杜绝所有医患矛盾,但至少可以抵挡绝大部分潜在的医患不和。

     那么,要点在哪呢?其实只有一条:让患者觉得你是在为他好,是站在他的角度,而事实上我们只要改变下说辞就能做到这一点,举个例子,比如,笔者曾经在一次急诊时,后半夜破晓前的时间段,来了一个耳外伤的病人,被13个小混混打扮的病人的朋友人送进来,一看就知道兴许是打架受伤了,小小的诊室,一下次就挤满了人,这些人戾气十足,个个都好像非常义气的义愤填膺的状态,而这样的状态其实蛮危险,缝合过程中患者肯定是要疼痛的,万一病人一疼一叫,那些患者的朋友们为了表示“义气”反而过来揍我一顿,那可就惨了:我这瘦弱的身体可扛不住。

     这个时候,沟通就显得很重要了,我告诉患者和他的朋友们,说如果你们继续待在这个小诊室,会增加诊室的空气污染,增加患者伤口感染的几率的,一旦感染了,就算缝合了也很难愈合,为了病人好,你们就都先出去吧。这么一说,患者的朋友们虽不情愿,也都纷纷出去了,患者本人一听,也让他们的朋友都到诊室外面等。然而这样我还不放心,我又告诉患者和他的朋友们,一会缝的时候,就算打了麻药也不管是谁多多少少都会有点疼的,为了你的伤口早点缝完,就都忍一忍吧,家属朋友们要是听到病人疼的叫了,就在外面为病人打打气。这么一沟通,后续就方便多了,而且果然在病人疼的叫了一声的时候,听到屋外“打气”的声音,治疗顺利完成,也避免了潜在的“伤医事件”。

     这里真的不是在自夸,而是结合自己的经验提供一种可能性,事实上笔者用这种形式的沟通方法也确实解决过不少医患方面的问题:重点在改变说辞,让患者觉得你是在为他着想才这样或是那样。良好的沟通可以避免大多数的医患矛盾,但有两点除外:当患者有精神病和过于偏执时,这种情况沟通很有可能无效,需采取其他措施保护自己。

     4.提升我等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

     提高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也非常重要,现在的医疗社会是一种畸形的模式:明明是部分不良患者欺负了医生,却还有理有据的去投诉医生,而医生除了“悲愤”的发发朋友圈嘴上泄愤外,大多情况下都是赔钱了事,这里说的有些极端,但事实大致如此。是否有这么一种假设或可能性,我们自己争取主动权,先把这种无理的患者告上法庭,要求赔偿精神损失等等。

     当然,这种假设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仅作参考,很多医生“怕麻烦,怕惹事”,但是,当患者将你告上法庭你去出席被告席的时候,难道就“不麻烦不惹事”了吗?好消息是,现在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某种程度上提高了一点:上次不良媒体报道的偷肾事件,当事医院就曾发表声明:“保留以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权利”。然而,光保留还不够,要实际以法律解决问题并向整个社会传达这样的消息:这是一个法治的社会,任何无理“欺负”医生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重制裁,增加这一部分人的“犯罪成本”。这样,是否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医疗环境呢?

     上述建议只是笔者与同事们探讨后想到的一些,对于当今的医疗现状,难道还不够黑暗吗?鲁迅先生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是时候,停止只抱怨而不做实际意义上的作为了,真心希望大家一起探讨,集思广益,然后一起努力,哪怕渺茫,至少也能营造良好的气氛,不能放弃治疗!当然,有人会说,重点在争取有关部门的介入,是的,真正有效的介入,那是必须争取的,但在这个争取的过程的同时,我们自己也要对现在黑暗的医疗世界有所作为,鱼和熊掌都要,任何能改善医疗现状的合法的手段我们都要。

     是时候,停止做冤大头、背黑锅的沉默的羔羊医生了。

     医学论坛网cmt59085300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关注医学论坛网微信号,回复以下关键字,即可接收最新文章及科研进展

     心血管 | 肿瘤 | 糖尿病

     内分泌 | 神经 | 感染

     妇产科 | 儿科

     全科医学 | 医学人文

     ......

     回复您想要的内容,我们将快速推送给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论坛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