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读片三十年,贺文教你看穿影像世界的“黑白”两道
2016/5/23 医学论坛网

    

     显示屏上出现一幅幅影像片子,一位医生正在凝神细看,片子上的每个细节,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他就是北京友谊医院医学影像中心常务副主任贺文。从医30多年来,他的每个工作日必定面对这样的场景。

     在网络上,贺文教授同样每天都在忙碌着——在同行微信群中交流经验,在杏树林“友谊医院呼吸影像云学院”中,与600多位基层医生共同探讨病例。”

    

     5月23日晚7点,贺文教授将在杏树林云学院中首次“开堂授课”——胸部影像征象及诊断,分享多年的工作经验,给基层医生答疑解惑!

     放射医生要练就的“慧眼”

     从事放射科医生三十年,贺文教授积累了丰富经验,很多患者慕名而来,就是为了找他看片子。“能在临床上给病人提供诊断,不漏病,就是我行医的成果。”在贺文心中,能帮助病人是放射科医生最大的成就。

     贺文教授刚工作时,整个放射学科尚没有经历设备的更新发展期,“随着设备的更新,放射科医生要不断学习,学习新的操作知识、新的治疗理念,然后再不断反馈到一线工作中总结提高。”

     现实中,很多人并不了解放射科医生的现状,认为放射科医生不像临床医生直接接触病人,只是操作机器、看片子然后写报告,但事实并非这么简单。

     “从病人检查,到根据影像资料出具报告,提供诊断,整个过程需要层层把关。”

     贺文说,放射科医生练就的是一双认识人体异常的“眼睛”,锻炼的就是这种“第六感”,通过看片子、看图像,延续人眼的感知,发现人体病理的变化,最后做出综合判断。

     因此在认识患者方面,放射诊断医生与临床医生没有区别,临床医生通过问诊、化验了解病人情况,影像医生则是借助影像设备探索,视角更为独特。

     “设备有了,会解读影像的人才少了”

     人才缺乏是整个医疗行业都面临的问题。贺文认为,这在放射学科体现得更明显——影像设备不断升级和增加,诊断人才却不够。

     “放射影像学科在呈爆发式发展,我们可以花钱买越来越高级的设备,但却忽视了设备是要人‘用’的,现在对人才的投入远比不上对硬件的投资,基层医院因为临床水平所限,放射医生的水平也很难在短期内有很大的提高。”贺文说。

     医生技能的提高不在一朝一夕,除了依托国家的住院医培训制度外,主动学习是医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我经常会问年轻大夫是否还在阅读经典书籍,发现很少有人能够坚持,大都觉得太慢太费事,或是理解不了。我给年轻医生的建议是,在知识爆炸时代,要尊重经典、尊重经验。坚持多读一些医学经典,并在工作中逐渐体会内容。”

     在贺文教授看来,虽然设备、临床理念都在更新,但经典的基础理论是不变的。成长中的医生还需要下一些“傻”功夫,守得住寂寞,将知识不断与临床、病理相对应,这样才可以提升对疾病诊断的认识、提高临床水平。

     “名医带教”——互联网为医生提供学习平台

     作为一名高年资医生,贺文教授对互联网也十分有研究。在他看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基层医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平台,知识从最初的口传心授,到现在利用电子化方式随时在电脑和手机上接收,知识的藩篱被打破了,这能够加速基层医生的学习和成长。

     今年,贺文教授在杏树林诊疗圈搭建了“友谊医院呼吸影像云学院”,呼吸科、影像科等多学科医生在此讨论病例,保持长期的学术沟通。短短一个月,云学院已经突破600人,产生100多个病例,讨论浏览量过万。贺文主任也即将在云学院内进行授课,分享临床经验。

     贺文认为,移动互联网加速了知识的传播,也帮助了医生提高效率,但知识不等于能力,提升能力要借助互联网+的东风,实现知识的交互式传播,最终达到“云思维模式”。

     “就医疗行业来说,互联网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医生可以将个体经验共享到“云平台”上,由有一定经验的人进行引路,带领医生共同学习经验,并最终将经验回归到临床。”贺文教授说。

     更多关于贺文教授的临床精彩内容,尽在5月23日云课堂,识别下图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论坛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