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逼医生这么做吗?
2016/6/2 医学论坛网

    

     导语西南某市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开始大规模引进了一批进行防暴武器的装备。医生这么上班……

     作者:康巴果布白宗 来源:掌上医讯(转载获授权)

     刚过去的5月,广东、重庆、江西、兰州等地先后发生多起暴力伤医案件,四处弥漫的戾气,如同一场厚重的雾霾,让整个医疗界倍受压抑。

     5月 5 日,广东省人民医院口腔科医生陈仲伟主任在家遭遇行凶,被砍 30 多刀,抢救无效,离世。

     5 月 10 日, 重庆市石柱县中医院外科主任汪永钦被三名就诊者砍伤,造成面部大面积刀伤、右侧肋骨骨折引起血气胸、肺破裂。

     5 月 10 日,江西省人民医院呼吸科发生一起伤医事件,因患儿不治身亡,呼吸科主任肖祖克医生被多名患者家属围殴。

     5月18日,湖南省邵东县人民医院医生王俊在接诊过程中被患者家属殴打致重伤,不幸离世。

     5月21日,因嫌医院就诊需办就诊卡麻烦,两名醉酒男大闹宁德市医院抢救室,一名女护士被打至住院观察。

     5月23日,广东大峰医院肾内科,5名抢救医师被打伤,医生停止接诊。

     5月24日,山东泰安宁阳第一医院遭男子持刀逼医生抢救亲属 因抢救无效打伤医生,占抢救室两天医疗业务瘫痪。

     5月24日,贵州人民医院产科待产区医生被打,一个打出血尿,一个耳鸣。

     5月30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急诊室男护士,因规劝家属不要抢占急救床,被暴力围殴至左眼眼球钝挫伤、眼睑撕裂、视网膜震荡,头部外伤。

     ……

     医闹何时了!伤医何时止?

     作为医生,看了这么多伤医事件,连愤怒都觉得是无力!是不是总有人以为,医院的人就该打!各种诸如“医院有错为什么不该打”之类的言论不止一次充斥过我们的眼球,也不乏所谓的“医生拿回扣等于家里的小偷,不明白这个理就准备被打死吧”既不了解医疗也不了解医生,最后还要暴力一把的语句。要知道,如果医生们都倒下了,不仅是医生肉体和心灵之殇,更是国之殇,民族之殇,百姓之殇!

     过去,由于“医患和谐”和“维稳”的要求,医院领导们总是喜欢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最近不还有过被打了还倒赔500的事儿嘛。但,并不是所有人的领导都这样,也不是谁都会复读机一样重复“患者认为的就是对的”!

     这不,西南某市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开始大规模引进了一批进行防暴武器的装备。(如图)

    

     虽然很不想走到这一步,但无可回避,医疗行业终于在“对医暴力”的高压下,选择了反抗。据了解,该院在4月份骨科曾因手术术后问题被家属医闹,家属直接选择了找女医生打,而不是找真正涉事的各级医师,而被当事相关媒体报道为“选择性伤医”,科室态度强硬,医院态度也强硬,要求医务人员团结起来去维护大家的共同安全,而今引进定制化的防暴武器,则更是医院添堵的具体体现,也是在向社会宣示,“我们不敢代表谁,但我们医院,绝不容忍任何医闹!”。而据不可靠消息称,该院曾是西南地区第一家在“医闹入刑”后具体实施诉讼并胜利的医院,将几个在呼吸科医闹的患者送进了班房,让他们用几年时间去想明白,后悔明白。

     不得不说,医院也是下了血本,图中可以看到,大型装备包括头盔、防暴盾牌,还有防磁背心和防暴杈,并且是定制版装备,一目了然。虽说不能和俄罗斯的阿尔法特种部队的防弹盾牌比,但面对目前以刀砍锤杀以及乱拳相加的患者,绰绰有余。不仅如此,小型装备还包括防暴自卫喷射器。万事俱备,只欠培训,用这句话来形容该院的情况,并不为过。尽管目前购进套数不详,但住院部每层楼均有装备,且并没有配备每层楼的专门的安保人员,可以推测,未来可能会进一步对医务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以便对抗各类医闹和医暴。医务人员们更是态度积极,很多人其实在此之前已经自我训练和自我培训,用自己有限的手段去预防任何暴力事件的发生,而今医院层面的统一应对,可以看成,是对医务人员的积极态度和行动的肯定。

     从“代价论”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装备虽然成本不低,但为医院的安全和稳定带来的收益,远不止于装备本身的投入。可以算一笔并不复杂的账:如果进行了武装,首先,大多数医闹和伤医案件可以有效避免,伤医的基础,是因为缺乏成本的投入,但产出丰厚,尤其是在部分医院的领导“花钱消灾”的思想下,而面对全副武装的对手的时候,伤医者不得不考虑,最终吃亏的到底是谁,万一打不过败退,对当事者来说,要再次医闹难度很大,对周围人来说,是“伤鸡儆猴”,所有人都不得不想清楚,得有多大仇多大怨才选择行动;其次,医院可以有效避免医务人员的伤害和后续损失,医务人员的伤亡减少,就省去了大笔费用,而医务人员的安全感有保障,则不会出现大规模的逃离,避免了培养新人和招聘等方面的大量投入;其三,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和团队协作,积极性体现在做事儿顾虑的减少,和不必要的自我防卫精力的投入,团队协作则是在抗击医暴的训练和实践中区形成,而积极性和协作能力的提高,又进一步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增加了收益。

    

     虽然公立医院是社会公益事业的体现之一,但没有任何的社会公益事业是以所有人满意,不满意就打满意为目标的,更不能成为某些部门的维稳而采取“按闹分配”的具体场所,也不能是媒体们助长暴力和示范效应的试验场。正如图中某外科的一线医生们讨论的那样,大家对此项措施的响应非常热烈,这些年,因为种种原因,医患冲突被大书特书,而大书特书的时候,又往往集中在患者把医生如何伤害了,却不去追踪进一步的报道,尽管有不少施暴者受到了法律的惩处(其中的适用不公等问题另说),但几乎所有时候,媒体都保持噤声。也许,与其等着别人来为自己说话,不如站出来用合适的方式去反抗,先有效震慑住施暴者和可能的施暴者,才能谈得上医患和谐的可能。医生不要光想着用真理说服人,当秀才遇到兵了,怕是“之乎者也”之流,不如孔夫子之“以直报怨”来得有效,咱“九·三”大阅兵的99A坦克,不也是配的“坚持用真理说服人”几个字么?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得不注意到,为什么会走到这样一步?要是真的哪天发生冲突,医务人员用上了这些接近于警方的装备,是否又会加剧医患双方的对抗?患者会认为自己的权益更不能得到保护,更加绝望,而走上更极端的道路,媒体也会大肆渲染医院变成了暴力场所?可倒过来,不知道又有几个患者注意到,今天的防暴装备,不正是医务人员被逼上了极端么?恐怖的不是循环,而是看到了循环,而无力去改变,不知何时会有大智慧者,解开死结,也解开心结!

    

    医学论坛网cmt59085300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关注医学论坛网微信号,回复以下关键字,即可接收最新文章及科研进展

     心血管 | 肿瘤 | 糖尿病

     内分泌 | 神经 | 感染

     妇产科 | 儿科

     全科医学 | 医学人文

     ......

     回复您想要的内容,我们将快速推送给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论坛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