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乱象,到底侮辱了谁?
2016/7/19 医学论坛网

     来源:泰州市人民医院 作者:戴佳文(感谢作者投稿)

     医疗似乎成了国人的痛!

     患者不满意,花费越来越高,服务越来越差,优质资源越来越少,满意的就医越来越难找。

     医生不满意,付出越来越多,收入越来越少,告知越来越多,信任越来越少,无理的病人越来越多,讲理的患者越来越难找。

     国家不满意,投入越来越多,负担越来越重,医保越来越好,覆盖越来越广,医院越办越大,资源越来越好,可为什么还是患者跳,医生叫,医患乱哄哄,有人气汹汹,花力无人点赞,指责司空见惯?

     于是乎诞生了许多医疗乱象,伤医、辱医不断,防医、监医连连,甚至有人心怀积怨,情绪极端,不惜挺而走险,以身试法,伤及医生性命。网友戏称,如今“医生是和平年代最危险的职业”,过分吗?不过分。被下跪的有,被游街的有,被跟踪的有。有文章统计,从2000年开始,中国医疗暴力发生率平均每年上升11%左右。仅仅在2012年,就有七位医务人员被杀害,大约是之前9年时间里被杀害医生总数的一半。2015年1一7月,有报道的伤医事件40余起,伤害医务人员多达50多名。

     据中国医院协会统计显示,近年来,73.33%的三甲医院发生过暴力伤医事件,59.63%的医院院长曾受到围攻威胁,还有61.48%的医院发生过摆设花圈设置灵堂的现象。三级医院被这样,院长尚被如此,更可想一个普通的医生呢?

     这样的数据着实让人深思,我们目前的医疗乱象,的确让人痛心,一个以“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十德著称的民族,对底什么原因要对手无寸铁,满腹经纶,心怀悲悯的医生下手,这样的医疗乱象,到底侮辱了谁?

     其一:侮辱了患者

     没有一个生病的人会搅乱医患关系,目前的“医患关系”紧张,与“患”无关,确切地讲这种关系是医暴关系。侮辱人格,伤害身体,侵犯权力,给他人造成严重伤害,这是病人给救自己命的人做得出的吗?显然不是。触犯了国家法律法规,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还言自己是“患”,博取社会同情,钻法律的空子,逼执法机关柔性执法,绞尽脑汁骗取国有资产(漫天开价要赔偿),得不到满足就打砸抢,这是“患”吗?不是,是违法犯罪,是社会治安的隐患。这样的“患”,应该见一个抓一个,见一个关一个,见一个判一个,惩一儆百,以儆效尤。还患者清白,还社会清澈澄明。

     其二:侮辱了医生

     医生,本来是世界上最干净的职业,也是世界上最圣洁的职业。面对生命还以尊重与敬畏,几乎每个人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都会遇到。医患之间有一种天然的信任与默契,不因物质而改变,不因利益而左右。

     然而,这样一种信任与默契不知什么时候被打破了,医生被成了商业利益的代言人,患者被成了以怨报德的施害者,医患之间除了兵戎相见,拳脚相加,戒备森严,彼此疏远外,在国内的媒体鲜有对医生的正面报道,而千篇一律地告诉患者医院是去不得的,“丧尽天良”,“见利忘义”,“道德伦丧”成了这个行业的代名词。似乎让人感觉有的可悲!

     我们不能否认在商品经济的进程中,医院或多或少有了一点商业性,但虚高的药价哪是医生推动的,“看病难,看病贵”哪是医生左右的?优质医疗资源的稀缺与集中哪是医生能决定的?医生只是社会商业化的终端,将社会变革中的种种不满,全部加在医生身上,这样的包褓似乎太重了,让一个行业去承担整个社会的道德下滑,似乎有的刻薄与残忍。

     而这些年,媒体就是这样一步步地描黑医疗,描黑医生,让这个本来与世无争,与人为善,心怀悲悯的行业,成了最大的牺牲品,医生,首当其冲成了最被侮辱的职业。

     其三:侮辱了国家公信力

     在新中国成立前,因为战乱,大量青壮年失去生命,社会环境恶劣,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仅有35岁。而到1981年我国为67.77岁,2001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1.8岁。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2015年版《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报告指出,从总体上看,全世界人口的寿命都较以往有所增加。中国在此次报告中的人口平均寿命为:男性74岁,女性77岁。这是一个有目共睹的成就。

     毋庸置疑,人均预期寿命与人口平均寿命的提高与卫生条件的改善、卫生投入的增加、医疗条件的完善是分不开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共享改革红利,国家实现了医疗保障全覆盖,个人支出越来越少,只要没有特殊需求,因病致穷现象越来越罕见,因为我们的基药基本覆盖常见病种。

     但为什么有人偏偏视而不见呢?不可否认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国力尚不足以承担全民免费医疗,卫生投入确实不足,无法满足社会各个层次的需求。但我们不能忽视那么多的基层医院资源闲置,门前冷落。为什么人们偏偏冒着自费比例增加的风险,去二级二级以上医院呢?根本原因是长期不正确的舆论导向,使人们对基层医疗失去信任,导致国家基本卫生政策无法有效推进。

     我们应该大力宣扬绝大多数疾病家门口就能解决,重塑对医疗的信任,重塑对国家卫生政策的信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切不可侮辱国家。

     医疗乱象,说到底是少数不负责任的舆论长期引导,教唆某些社会不良势力,扰乱了医疗市场秩序,导致的辱医、伤医现象的蔓延,最终挑动人们对国家卫生政策的不信任感。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重塑人们对医生的信任,制止煽动性、不负责任的舆论,弘扬正能量,打击不法势力,是构建社会对国家卫生政策信任的根本。

     医学论坛网cmt59085300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关注医学论坛网微信号,回复以下关键字,即可接收最新文章及科研进展

     心血管 | 肿瘤 | 糖尿病

     内分泌 | 神经 | 感染

     妇产科 | 儿科

     全科医学 | 医学人文

     ......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论坛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