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坚持,终将美好——写于毕业季
2016/7/21 医学论坛网

     来源:医学论坛网 作者:嘴角上扬(感谢作者投稿)

     7月这个毕业季,总是让人会生出许多感慨,有对于校园的留恋,留恋那些逝去的青春;有对于未来的向往,向往一个全新的生活;有对于即将开始工作的惶恐,惶恐于人生的不确定性;还会有那么一点点遗憾,遗憾于我们那些未曾实现的心愿。不管此时的你心情如何,时间都不会倒流,有人说:“时光飞逝”,而我说“时光仍在,是我们飞逝”。

     也许是常年在学校里面被各种考试折磨,也许是对于未来太过惶恐,也许是感受到了这个社会的总体浮躁,也许是受到不良媒体不断挑拨“医患关系”的影响,现在的医学生们在毕业季的时候让人的感觉多了那么些“戾气”。就目前社会的实际情况而言,医生很难当,但是没有一个行业是容易从事的,在和朋友的闲聊中也曾说过,现在各行各业都很忙,压力都很大,不仅仅是有医生会被暴力对待,不仅仅是医生会过劳死。在新闻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公交车司机、教师被暴力对待,同样的倒在自己岗位的过劳死或者是猝死的非医生职业的也不在少数,比如我们在新闻中经常也会看到如下新闻:某某公交车司机在突发心脏疾患的一刻将车停在了路边,确保了全车人安全下车后,自己却再也没有醒来;某某高三老师在带完他的最后一届高三,离开他耕耘多年的三尺讲台后晕倒在教室门口,然后再也没有醒来。只不过不同职业的人往往关注自己同职业的人的生活状态,再加上现在互联网媒体的发达,各路记者为了博得眼球喜欢恶意的去夸大一些医患纠纷,所以导致医学生们的神经格外紧张。

     裘法祖先生曾经说过:“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做为曾经医学界的泰斗之一,说出这样的话,其实就已经表明,医学生的不易,必须技术过硬而且在道德层面上还有着相对较高的要求。而技术的过硬是需要实践的不断磨练才可能得出的,每一个医生的成长过程都是很艰辛的,一般而言对于刚刚入职的住院医生而言,基本初期都是各种打杂身份,经常有些好友在晚上闲聊中经常跟我吐槽,又是站在台上,拉了一天钩,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是尽头。但是其实在国内大部分医生都是这么熬过来的,从最苦最累的活开始干起,从不被患者及其家属所信任的年轻小大夫慢慢熬到到坐在著名专家门诊里面的高年级医生。这种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蜕变,需要的是“坚持”,从最基本的开始做起,然后每天不断地去“坚持”学习,去“坚持”提高自己,这样才能赢得一个美好的未来。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你所看到的真正的著名专家,他们的基本功都很扎实,而且他们年轻的时候都相当努力的练好自己的基本功,而且这种练习往往坚持了好多年甚至是终生。笔者所知道的一个做神经介入的专家,年轻的时候为了练习自己手的灵活程度,主动帮助护士去夹药,在国外学习的时候,也是每天有机会就拿小白鼠进行一些穿刺的练习,我想正是那么多年的坚持,才成就了今天他的事业上的“美好”。而我认识的很多做神经介入的年轻医生,他们目前的努力程度还远远不够,而且抱怨还太多。没有谁的成功之路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在看到别人的成功的时候,往往忽略了他们的努力和他们多年如一日的在某一方面的坚持。

     很多人总说现在的医患关系很恶劣,但是我想说的是以前的医患关系未必有你想的那么好。笔者最近跟一位副主任医师聊天的过程中,可能也是因为聊开了,他也回忆说当年他自己还是小大夫的时候,也被患者家属追着打过,那会儿差不多是20多年前。蛮不讲理的家属存在于各个时代,再清晰一点就是“医闹”以前就有,而现在生活压力太大,互联网上面的各种负面的暴力信息又太多,各地的伤医案件不断地被各路媒体放大,而这种最直接的结果是我们一翻开手机感觉都是天要塌了,这里伤医,那里医闹,还有医生抑郁跳楼的。这个社会总是存在阴暗的一面,但是我们不要忘记有恶就有善,我们也能经常看到患者的表扬信,看到某某患者留给家属的字条:手术失败也不要去纠缠医生。以一个什么样的姿态去面对生活,去面对患者,去面对自己的行医生涯很重要,一味的去抱怨解决不了什么问题。我总说,做人要积极一点,不要把社会中对于医生的阴暗面当做主流,绝大部分的患者对于医生还是尊重和支持的,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真的每天各个医院都是上演各种伤医的恶性事件,那现在医院里早就没有医生了。不要被各种挑拨“医患关系”的不良媒体干扰你们的视线,当然对于医生们而言,在生活中因为工作的特殊性确实会比一般职业有着更多的困扰,但是以积极还是消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最终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笔者答辩的时候,答辩的主席(沈阳军区总医院的一个著名专家,一个很严格的专家)拿着我的论文看的时候说:如果我是你,我可能早都放弃了,因为这个研究的初期结果很不理想,结果你最后还能坚持下来,还顺利发表了,你为什么坚持一定要做这个呢?而我是这么回答的:年轻人不应该轻易放弃。后面答辩的很顺利,他给我的答辩表现是优秀,我想是我的精神感动了他一把,年轻人确实不应该轻易放弃。

     面对着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年轻医生们,我想说的是:越是沉重,越要飞翔,用一种“嘴角上扬”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的种种,要相信:你的坚持,终将美好!

     医学论坛网cmt59085300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关注医学论坛网微信号,回复以下关键字,即可接收最新文章及科研进展

     心血管 | 肿瘤 | 糖尿病

     内分泌 | 神经 | 感染

     妇产科 | 儿科

     全科医学 | 医学人文

     ......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论坛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