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四种情况不能用!(从一个病例说起)
2016/7/31 医学论坛网

     来源:药评中心(ID:gcplive)

     12岁儿童服用阿奇霉素后死亡

     XXX,男,12岁;诊断:中耳炎。

     医生开了5天剂量的阿奇霉素。服用4天后,患者出现心跳加速,晕眩以及作呕状态。患者被送到急诊室,在心脏监视器看到长QT,患者很快就引发多型性心室性心律不整,抢救后不治死亡。

     死因分析:阿奇霉素有延长QT间期的副作用。绝大多数患者服用阿奇霉素是没有问题的,恰恰这位12岁的儿童患有先天性心脏疾病,本该选用另一种抗生素。

     教训:药与病之间,药与药之间,甚至药与食物之间,都有可能存在着相互冲撞的风险。医生多问一句,患者多说一句,很多时候就能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阿奇霉素的抗菌作用特点

     阿奇霉素对革兰阴性菌的抗菌活性是红霉素的2~8倍(抗革兰阳性菌的活性比红霉素略差),对肺炎支原体的作用是大环内酯类中的最强者。阿奇霉素对某些细菌表现为快速杀菌作用,而其他大环内酯类都为抑菌药。

     阿奇霉素对胃酸稳定且易于吸收,组织浓度较同期血药浓度高出10~100倍。阿奇霉素具有明显的靶效应,可向感染病灶定向转运,炎症部位浓度比非炎症部位高达6倍以上。阿奇霉素血浆半衰期35~48h,组织半衰期68~76h,而且阿奇霉素有很强的抗生素后效应,停药后的有效抗菌作用至少可维持10d。

     阿奇霉素可增加心血管死亡风险

     阿奇霉素不良反应轻微,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1)对沙眼衣原体、杜克嗜血杆菌或敏感淋球菌所致的性传播疾病:仅需单次口服1000mg;(2)对其他感染的治疗:总剂量1500mg,每日一次,每次500mg,共三天。或总剂量相同,首日服用500mg,第二至第五日每日一次口服本品250mg。

     然而,美国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发现:5天 的治疗中,较服用阿莫西林和未服用任何抗生素的患者,服用阿奇霉素的患者心血管死亡的风险增加。与阿莫西林相比,低心血管风险患者使用阿奇霉素,每100万例中增加47 例心血管死亡; 高心血管风险患者,每100 万例中增加245 例心血管死亡。

     为此,美国FDA 于2013 年3 月12 日发布公告,警告阿奇霉素存在心血管风险。

     确诊的QT间期延长,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尖端扭转型室速病史,心动过缓,或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不能使用;

     患者处于促心律失常状态,例如未纠正的低钾血症、低镁血症患者不能使用;

     正在使用延长QT间期药物的患者,比如ⅠA型(丙吡胺、奎尼丁、双氢奎尼丁)和Ⅲ型(胺碘酮、多非利特、伊布利特、索他洛尔)抗心律失常药物;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氟喹诺酮类药物(如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其他药物(西沙比利、咪唑斯汀)治疗的患者不能使用;

     老年心脏病患者对影响QT间期的药物更为敏感,所以不能使用。

     美国FDA同时建议对于存在上述情况的患者,应更换其他抗生素治疗,在选择替代药物时应考虑:喹诺酮类药物与其它大环内酯类药物同样存在QT间期延长的副作用。

     口服给药:口服制剂应在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希舒美除外,可与食物同时服用)

     注射液的配制: 首先用适量注射用水充分溶解,配制成100mg/ml溶液,再加入250ml或500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最终配制成1-2mg/ml的静脉滴注液。

     静脉滴注: 每500mg本药静脉滴注时间不宜少于60分钟,药液浓度为1mg/ml时滴注时间应为3小时,浓度为2mg/ml时滴注时间应为1小时,滴注液浓度不得高于2mg/ml。

     本药注射剂不宜静脉推注或肌内注射给药。

     阿奇霉素胃肠道反应的防治

     阿奇霉素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过敏性休克、胃肠道反应、结膜充血、急性喘息发作合并呼吸衰竭、前庭功能障碍等几种。而胃肠道反应则是最常见的一种不良反应(儿科胃肠道反应占62 .9%)。

     近年来,有多项研究发现:以下几种药物可有效预防阿奇霉素引起的胃肠道反应(见下表)。

     防治药物

     猴头菌提取物颗粒

     磷酸铝凝胶

     蒙脱石散

     山莨菪碱

     例数

     160

     100

     148

     100

     用法

     首次用药前0.5h给予

     前0.5h口服硫酸铝凝胶1次

     前10min给予蒙脱石散3g用50ml温水冲服

     给予阿奇霉素的同时加入山莨菪碱静脉滴注

     胃肠道反应发生率(%)

     治疗组

     胃肠道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11.9

     5.41

     6

     对照组

     —

     53.47

     14.86

     22

     医学论坛网cmt59085300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关注医学论坛网微信号,回复以下关键字,即可接收最新文章及科研进展

     心血管 | 肿瘤 | 糖尿病

     内分泌 | 神经 | 感染

     妇产科 | 儿科

     全科医学 | 医学人文

     ......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论坛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