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有5个健康转折点,错过任何一个影响终身!
2016/8/30 美体方法

在人体这部充满奥秘的机器里,“潜伏”着一些神秘“按钮”。从30岁开始,每隔10年就会有一个“健康转折点”。一不留神,它们就会为你的健康设关落锁!小编为您分享相关知识,强烈建议转发收藏!

10岁
骨骼在冲刺
多数人会在10岁左右经历一系列巨大而奇妙的变化,男性比女性晚一两年。40%的骨骼在此时以冲刺的速度形成。此时人体对各种营养需求量很大,最渴望的是钙质、维生素D及蛋白质食物,但也不能过量。由于可能含有雌激素,此时要少用化妆品,多吃绿色食品。
18岁
智齿作乱
智齿通常在18岁以后出现,因此时是智力发展高峰得名。如果出现某个部位反复肿胀疼痛、吃东西总塞牙等情况,可能是智齿发出的信号。如智齿位置不正,出现龋齿或冠周炎等情况,就需要把它拔掉。

25岁
骨骼最富有
我们可以将骨骼的物质含量看成一个银行账号,25岁时是最富有的。要想多存钱就要少花钱多挣钱。喝奶制品、晒太阳、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锻炼,能为你的骨骼“挣钱”,但长期吃素、过度减肥对骨骼总量来说是笔“大开销”,要避免。这是因为维生素D是脂溶性的,要想它起作用就需要脂肪的参与。
30岁
身材开始走样

走在大街上,你会发现不少看上去30岁左右的男性,开始顶起了“啤酒肚”。从30岁开始,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开始下降,尤其需要提防身材变样。建议每周最少运动3次,每次30分钟。如果自己一个人总是懒得动弹,不防选择需要合作的运动,如打羽毛球、踢足球等。
30岁
赶上生孩子的“末班车”
英国科研人员发现,女性的“卵子库存”有200万个,但30岁时,约90%卵子被消耗殆尽。到了40岁,卵子数量仅剩3%,其中能发育成熟的只有450个,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高龄女性难怀孕。
30岁
长出第一根白发
30岁后的某个清晨,你可能毫无征兆地发现乌丝中的白发。30岁后出现白发是岁月的正常印记。这是由毛囊中黑色素细胞不活跃造成的。吃首乌、芝麻、核桃可能有一定效果。还要避免精神过于紧张、熬夜、抽烟、高脂饮食,能预防部分脱发的发生或发展。
35岁
精子质量下降
男性生育能力几乎相伴其一生,但一项研究发现,30岁后中国男性的精液质量开始倒退,不管是数量还是活性。35岁后下降速度明显加快。吸烟越久,精子畸形越多,尽早戒烟限酒很关键。
35岁后
骨量开始减少

如果把骨骼代谢比做银行存储的话,骨形成就好比存钱,骨吸收就好比花钱。20岁时基本上达到最高骨量的90%以上,大约到30岁达到骨量的最高点,30岁后骨量开始走下坡路。30岁前谁的银行储备越多,以后发生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就越小。
否则等到六七十岁有症状的时候就麻烦了。骨质疏松除了带来疼痛,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骨折。若髋关节骨折未能康复治疗,只能终身卧床,大小便都要别人照顾。
预防方法
攒骨量越早越好,不偏食挑食,只有饮食结构均衡,才是骨量存储的基本保障;跑起来跳起来,这样骨头才结实,使中老年后骨量丢失导致骨质疏松的时间推迟。
选择适合口味的奶制品,
多晒太阳来补充维生素D,
每天做拉伸运动强健肌肉力量,
都能强健骨骼力度。
40岁后
血管开始变堵
30~50岁是男性动脉硬化速度加快最明显的20年,尤其是40~45岁这5年的患病率几乎超过了前40年的总和。基本上,血管在40岁左右已经逐渐硬化,血管壁上出现斑块。再加上劳累,稍不注意心脑血管就极易发生堵塞,突发脑卒中、心肌梗死等急症。

预防方法
1. 每天坚持少吃和快走、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不仅可以消耗血糖血脂,提高红细胞质量,还能疏通血管。
2. 防猝死:做一次冠脉CT。
建议男性过了40岁后和女性进入绝经期后,就做一个冠脉CT,若结果显示心脏没有斑块,今后可每3~5年做一次。
3. 测中风风险:查颈部血管彩超。
另外每年到神经内科做一次颈部血管彩超和TCD(经颅多普勒超声)。100元的颈部血管彩超就可判断出将来得中风的危险
此外,像常规的心电图、心脏超声、血压、血糖、血脂检查也要每年检查一次。
41岁
骨头开始走下坡路
当你的骨含量比高峰期时骨含量低2—2.5个标准时,就表明你被骨质疏松缠上了。应加强锻炼,每周做有氧运动,例如跳舞、跑步等,还可快走四五次。
48岁
第一次发现老花眼

大约从45岁左右开始,晶状体逐渐硬化、弹性下降,睫状体的功能也在减弱,从而出现老花眼。此时可通过老花镜解决。一般来说,50岁配100度,往后每长10岁增加100度。饮食上,可口服菊花、枸杞,多吃胡萝卜。每隔45分钟远眺一次,也能起到一定的延缓作用。
49.5岁
更年期出现
女性正常的绝经年龄在45岁左右,黄金年龄则是49.5岁。如果在40岁之前就停经的话,就是卵巢早衰了。睡觉是女人天然的保养品,一定要少熬夜。此外,长期压力大、精神紧张也容易导致卵巢功能减退,不妨借助有氧运动、瑜伽、音乐、聊天等方式缓解疲劳,释放压力。
50岁
前列腺要“年检”
调查发现,到了50岁,超过40%的中国男性患有前列腺增生。只要一到50岁,每年就应到正规医院的泌尿外科做次筛查。每天要喝2—2.5升水,避免久坐或长时间骑自行车,要注意饮食清淡。
50岁后
癌症最高发

癌症多在50岁后高发:
肝癌平均发病年龄52.4岁
胃癌58.2岁
结肠癌58.2岁
食管癌是59.3岁……
人50岁后不论男女,身体都会出现一个更年期状态,这个时候体内激素水平开始下降,内分泌系统发生改变,人体的免疫功能逐渐降低。也就是说,原本能被免疫系统能控制的癌基因或是突变的细胞,随着年老体衰,免疫细胞对其清除力下降,进而诱发其癌变。
预防方法
35岁就要开始做防癌体检
防癌至少要提早20年,也就说35岁以上应每年进行到专科医院进行1次防癌体检,尤其是有肿瘤家族史的人,建议每年做1~2次预防体检为宜。
筛查肺癌,每天吸烟20支以上或吸烟超10年,应每1年进行1次螺旋CT检查。
筛查肝癌,肝炎患者或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每年进行1次B超检查,必要时进行肝增强CT的检查。
筛查胃癌,建议每年进行1次胃镜检查。
筛查结直肠癌,建议筛查大便隐血试验+肠镜。
筛查宫颈癌,只有有性生活就应进行1次宫颈涂片检查。
筛查乳腺癌,35岁以前每年做B超,35岁后每年做钼钯。
筛查前列腺癌,每年请专业医师进行1次指检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查。
55岁
帕金森找上门
帕金森病是发生于中老年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多发于55岁以上,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增加脑部刺激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该病,平时应多动脑做做填字游戏、猜猜谜语,多找人唠唠嗑等。
60岁
白内障很常见
60岁以上的人群中,10个有8个会被白内障问题困扰。随着年龄增加,晶状体变得混浊。一旦确诊为白内障,且影响了生活质量,就应尽早手术。
60岁
躲开高血压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49.1%的60岁以上人群患有高血压。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不过,高血压并非是你老了之后才出现的疾病,它与你年轻时如何对待身体对待健康密切相关。越来越多中青年人的血管已提前老化。减少油、盐的摄入、勤运动、少熬夜、心态平和非常关键。
60岁后
眼病找上门
你最怕得什么病?美国一项调查显示,人们最怕失明。
很多老年人看东西模糊变形,以为老眼昏花,是人老了之后很正常的生理现象,其实这种观点非常不对,这都可能是眼底疾病的征兆,而有些疾病等到出现症状时,可能已经不可逆转了。
预防方法
1. 少看手机
最有效的护眼方法,其实就是少用手机、平板电脑。
2.每年测眼压
35岁后,在每年的体检时,建议主动要求测测眼压,因为绝大多数青光眼患者眼压都高。
3. 50岁后定时查眼底
一年最少一次。尤其是有家族史、吸烟饮酒及白内障和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等人群。
70岁后
肌肉越来越少
体重和寿命有着密切关系。
20岁至60岁期间,体重增加速度愈快者寿命愈短;
70岁以后体重开始明显下降,下降速度愈快者,寿命通常愈短,这是因为此时期的体重下降通常与肌肉质量减少有关。
肌肉量下降速度快,将使血糖控制能力受到明显影响,进而使代谢退化速度加快,有代谢症候群征状同时快速恶化。
预防方法
老人要加强肌肉训练,将这一进程延缓。65岁以上的老人,建议考虑举重练习以加强肌肉力量,增强肌肉训练,防止体力衰退。
锻炼肌肉最简单的方法是:找两个矿泉水瓶装满水,在家里一边看电视,一边平举、侧举、上举矿泉水瓶。每周3次,每次20分钟以上,就能减少肌肉萎缩几率。
80岁后
老年痴呆默默驾到

70~75岁是轻度认知损害的迅速上升期,80岁就到顶峰了。国内的流行病学发现,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老年痴呆的患病率是6%,80岁以上就达到了30%。
阿尔茨海默病会损害大脑细胞,摧毁人的记忆,使人情绪不稳,并使人体失去处理日常事务能力,并最终杀死他们。
预防方法
试试三大健脑法:
①多听音乐
②喜欢小动物的可以养个宠物,跟它多交流,多说话,也是锻炼大脑的好方法。
③体育健身: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每天坚持锻炼10分钟,就对维护记忆有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综合整理自网络,我们尊重原创。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谢谢原作者的辛勤付出。同时也欢迎大家点赞、留言、分享!】
精品公众号,选择关注

妈妈育儿精选
ID: mengwa58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关注我,在这里与百万妈妈交流育儿经验,教你如何做一个好妈妈!98%的宝妈都关注了,你还在等什么,关注成为优秀妈妈!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美体方法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