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政务“两微”培训会昨日开班!来看温州如何做好“微”文章,提升“政”能量
2016/6/17 温州晚报
2016年度全市政务“两微”培训会今天下午开班,全市各县(市、区)和市直单位的政务新媒体从业人员齐聚一堂,就《政务新媒体运营和选题策划》、《网络舆情应对技巧》等内容进行培训。明天下午,各县(市、区)政务“两微”的分管领导,部分市直单位政务“两微”责任处室负责人还将进行座谈交流,比亮点、找短板、学先进、树标杆,进一步推动全市政务新媒体形成合力,再上新台阶。

培训会开班仪式

“温州发布”打造微平台、创新微技术、提升微功能,通过“政务”“服务”两手抓,打造以“温州发布”为龙头、集纳11个县(市、区)、近120家市直部门的“政务发布厅”,累计吸引粉丝近63万,实现网上的“政”能量“主频道”发声,社会民生“一窗式”服务,广受市民网民欢迎。

拓展微平台建设
打造最立体的宣传阵地
依据“分期分批,自上而下,有序开通”的原则,借助“两微N端一平台”,在全市上下全面推进政务微博、微信发布平台建设,打造政务发布矩阵群。
1
搭台唱戏,在“微”上传递“政”能量。发挥温州发布的牵头抓总作用,集纳市直各单位、各县(市、区)的60家政务微信号和129家政务微博账号,打造全市“政务发布厅”。所有账号依托专业管理平台,在同一平台报送、审核、发布,实行统一管理、整齐发声。
2
借道传声,在“端”上开辟新阵地。借助人民日报、新华社新闻客户端等国家级新闻客户端,今日头条和腾讯等商业媒体客户端,以及温州新闻APP等本地新闻客户端的平台推荐技术,实现温州发布全领域全覆盖。
3
围绕中心,在“播”上打造新模式。
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策划推出“温州城市转型发展”系列报道,目前已推出《对照杭州标杆城市,温州准备这么做……》、《看杭州东站“破茧成蝶”,温州从中学到了什么?》、《温州这场“城中村改造”之战该怎么打?》、《温州这六块“明星地”,它们是温州转型发展的关键》等文章;围绕“温州‘十三五’规划纲要”,推出《未来5年,温州将这样奔跑》、《构筑陆海统筹的战略增长空间体系》等系列文章;围绕全市补短板“三年行动计划”,已连续推出《“高铁新城”——温州未来城市新地标》、《温州市区城中村改造三年计划出炉》、《未来三年,温州要扮靓这些城市道路》、《未来三年温州将整治这七类重污染行业》、《温州城区农贸市场如何提升》、《未来三年,市区东部要新建提升63所学校》、《新建15万个停车位、创建美丽公园……,未来三年温州市区还将有这些变化》等七篇解读专题文章,全力打造一系列网上网下互动的微话题、微栏目、微活动,用新媒体手段推送政务信息,精准抵达目标受众,提升信息传播效率。
(点击以上标题即可阅读相关文章)
紧扣微用户意识
践行最亲民的群众路线
围绕公开、便捷、快速、有效的主基调,推进政务信息网上公开,民生信息网上查询,真正把政务发布厅打造成“民心工程”。
1
紧扣服务需求,打造“城市掌上通”。与公安、卫计委、旅游、人力社保、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气象、交运等18家单位合作,通过温州发布微信平台,整合重点部门民生服务功能,上线智能交通、医疗挂号、网上购票等在线办事和水电煤气费、交通违章等在线查询的24项民生服务功能48项具体服务业务。市民可以通过关键词查询自动回复功能,在平台上得到方便快捷的民生服务。
2
紧扣品质需要,展现“城市文艺范”。改版推出一周一期的《一周文艺》,全面收集温州各大剧院、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的演出展览信息,以及各县(市、区)特色文化公益活动,供市民外出活动参考。在微博平台设置#民生汇#、#你不知道的温州#、#温文尔雅#、#温故知新#、#涨姿势#等微话题,推送关于温州的人文、历史、民俗、风景等信息,提高市民生活品质,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3
紧扣互动需求,增强“城市粘合度”。与市市府办、市水利局、市广电集团、市交运集团等单位合作,开展为民办实事建议项目征集、“五水共治”公益广告网选、电视问政选题线索征集、公交发展“金点子” 征集等网民互动类活动,并与市文广新局、市旅游局以及各县(市、区)进行合作,策划免费观影、免费旅游等福利,集纳双方平台人气,增强平台粉丝粘性。即将推出“温州发布”用户会员制,通过每天签到积分、点击阅读文章积分、转发文章积分等形式,提升平台活跃度。
完善微发布机制
树立最权威的政务平台
把加强制度建设,推进规范运作作为平台高效运行的重要抓手。
1
建立政务信息第一时间发布机制。建立政务信息发布口径授权机制,以“谁主管谁授权”为原则,规范信息发布程序,加强信息源审查,确保相关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特别是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温州发布”作为官方发声平台,第一时间通过“两微一端”向公众推送或者转发官方权威信息,为广大网民“澄清谬误、明辨是非”。如2015年7月24日,发布《温州市公安机关成功抓获暴恐团伙成员》等文章,主动掌握网上话语权,做好网络舆论引导,有效缓解市民恐慌。该信息发布后2小时内,便获得10万+的微信阅读量,微博阅读量突破76万。
(点击以上标题即可阅读相关文章)
2
建立新媒体“清朗”指数发布机制。针对当前微信公众号排行重量化数据轻内容把关的普遍现象,发布国内首个“清朗”指数。通过采集监测1776个属地微信公众号,制定“内容系数”、“管理系数”、“信用系数”三项核心指标,规范新媒体内容传播和管理。按照总排行榜、政务榜、媒体榜、草根资讯榜、生活服务榜等五类榜单,每周定期公开发布,并推送精选推荐文章,目前已累计发布18期周榜。
3
建立平台发布考核机制。制定出台《温州发布矩阵管理暂行办法》,对温州发布各矩阵单位的舆情处置、信息报送渠道、任务派发、账号推广作出具体要求,并推出“温州市政务新媒体发展指数”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明确各新媒体账号在传播指数、受众指数、互动指数、正能量指数、集群指数、成长指数等指标上所占的分值和考核依据来源,进一步优化整合全市党务政务信息资源,有力提升我市政务新媒体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深化完善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工作新格局。
@温州发布部分优秀案例
案例一原创微信《无论你是干部还是群众,这些名词都应该知道!》获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点赞
2015年7月22日,@温州发布政务微信号策划推出《无论你是干部还是群众,这些名词都应该知道》(点击标题即可阅读相关文章)原创稿件,将当前中央、省、市层面重大理论、重大决策部署梳理成名词手册,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推送。该微信内容发布后,得到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葛慧君的点赞。许多单位将其作为干部政治理论学习样本。

原创微信部分截图
案例二建设两微矩阵,全方位传递“政”能量1
建立“两微矩阵”,集纳市直各单位、各县(市、区)的政务“两微”资源,将温州发布平台打造成全市的“政务发布厅”,实现多账号互动,粉丝全维度参与,全方位传递“政”能量。目前,微信矩阵包含60家单位,微博矩阵包含129家单位。

2
依托专业管理平台,同平台发布消息。要求两微矩阵所有成员单位的信息报送、发布均通过该平台操作,实现信息共享,并通过后台每月进行计分考核。
3
要求各成员单位明确分管领导及1至2名专兼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本单位的政务“两微”工作。
案例三紧扣市民需求,打造“掌上城市客厅”1
与市公安局、市卫计委、市旅游局、市人社局、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市气象局、交运集团等18家部门单位合作,通过@温州发布微信平台,全面整合重点部门的民生服务功能,上线智能交通、违章处理、医疗挂号、网上购票等在线查询和在线办事功能,打通各类便民服务渠道,紧扣市民的日常需求,将温州发布平台打造成全市“掌上城市客厅”。目前,第一批已集纳了24项民生服务功能,并细化出48项具体的服务业务。

2
设置关键词查询自动回复功能,目前访问量较高的有水费、电费、煤气费、交通违法、医院挂号等关键词。

来源:温州发布
为温州的“政”能量点赞~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温州晚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