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之痒:寻找真爱的契机
2015/9/6 里外生活

    

    

     文/武志红

     本文选自武志红著《为何爱会伤人》

     七年了,真是舍不得这段感情了,人生能有几个七年可以过啊。——百度贴吧“七年之痒”的网友留言

     假设,他对她一见钟情,她对他也一见钟情,完美的爱情发生了。那么,这两个幸运儿彼此迷恋的甜蜜会持续多久?

     或许,七年是一个极限。那些非常有感觉的爱情与婚姻,只怕势必会遭遇七年之痒。

     近一段时间,不断听到关于七年之痒的故事。结婚七年了,今年离婚;恋爱七年了,今年分手。也想起了以前几个朋友的事,一样是在结婚第七年陷入严重危机。

     看来,“七年之痒”这个词是相当有道理的。只是,为什么是第七年,它有什么特殊含义?

     一天,思考这个问题时,我脑子里突然跳出一句话:第一次童年,是六年;第二次童年,还是六年。

     这句话一跳出来,我就知道,这是我的大脑暂时为七年之痒找到的答案。

     七年之痒意味着成熟

     我们至少有两次童年,一次是零至六岁,一次是爱情。

     爱情,是对再一次重复童年的憧憬。

     第一次童年,是零至六岁。心理学理论认为,六岁孩子的人格结构和智力结构基本定型。

     第二次童年,是恋爱,是婚姻。七年之痒如此普遍,意味着第二次童年可能也是六年。

     第一次童年,是命运,我们没有选择权,出生于什么样的家庭,有什么样的父母和亲人,我们不能主动选择,只能被动接受。

     第二次童年,我们有了相当的主动权,我们选择恋人,我们选择结婚,我们选择分手……

     第一次童年,我们希望自主,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父母。童年越痛苦,改造意愿就越强,但不幸的是,这些改造愿望很少被实现。

     第二次童年,会再现我们第一次童年实现过的美好,于是恋爱中的人常觉得两人像是“两个快乐的孩子”。同时,也会再现童年的时光和童年未被实现的憧憬与愿望。童年越有问题的,这时就越渴望改造恋人。假若改造成功了,那仿佛也意味着以前的命运被改变了。

     第一次童年,当我们“成熟”时,即人格基本定型时,是六岁。做父母的多有体会,六岁的孩子和五岁的孩子有很大差异。其中一个重要的差异或许是,六岁的孩子在相当程度上放弃了改造父母的愿望,他们学会了接受事实,接受“父母就是这个样子”的事实。不过,改造梦想并未消失,只是深深地压抑到潜意识深处而已。

     第二次童年,第六年时极可能会重现这样一个心理过程。前六年,我们潜意识深处的渴望——改造父母、纠正童年的错误——又被唤醒,我们把这个愿望投射在恋人身上,像六岁前渴望改造父母一样而渴望改造他们,但到了第六年,我们再次发现,这是行不通的,我们得再次放弃这个改造梦。

     这时,一定会有巨大的失望,我们的意志再次被命运嘲弄,我们会惊讶地发现,这个最亲密的人根本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他(她)似乎完全是另外一个人。

     他(她)的确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我们其实是将自己的想象强加在他(她)的头上,当我们看到他(她)时,看见的不是对方的真实存在,而是自己加诸在他(她)身上的幻想。他(她)的确是另外一个人,而这恰恰是他(她)的真实存在。

     由此,这也是一个巨大的契机。假若两人都看到了对方的真实存在,并愿意接受彼此的真实存在,那么,一个新的、真实的关系就会得以建立,这个关系看起来不如前六年的关系那么动人,但它更稳固、更牢靠、更有弹性,也更轻松自如。

     假若这个关系发展下去,它会越来越深入,越来越迷人。

     我们常说,相恋容易相处难。相恋时,其实我们没有和对方的真实存在打交道,我们是将自己的幻想投射到对方身上,然后与自己的幻想打交道,这自然比较容易。相处时,我们就要看到彼此的真实存在,从而能适当地放下自己,与那个和自己一样拥有独立意志的人打交道。这的确更难。

     作者:武志红,1974年生,1992年考进北京大学心理学系,2001年获得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师从国内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硕士毕业后,进入《广州日报》工作,目前主持该报“健康·心理”专栏。

     -END-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里外生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