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悟出的中医(十)
2016/9/14 中医出版

    

     关键词:从生活中感悟中医

     “生活中悟出的中医”系列文章以简单流畅的文字、宛如家常对话的语言风格,以及读后顿有光明再现、豁然开悟的感觉,自推送以来深受各位粉丝的喜爱。今天,中医出版推出“生活中悟出的中医(十)”来跟广大读者共同分享。

    

     夏天的脏衣服,我经常是泡上水之后及时洗干净。有一次因为临时有事,衣服泡在盆子里没有及时洗,第二天回家,才记起这件事。令我诧异的是,衣服明明是用冷水泡的,放了一天后竟然开始发热、发酵,盆内衣服温度变高,水都成热水了。

     我一边洗衣服,一边思考为什么会发热?

     脏衣服如果是干燥的,没有泡在水里,纵然放上三五天,也不会发热。但衣服浸水后,加上夏天天气炎热,一旦不及时洗涤,就会出现发热发酵的情况。这其中的关键问题是水啊,水湿导致了衣服不透气,郁积而化热!想到这里,我立刻想到了人体湿热型疾病的病机——湿阻气机!这才是湿热证的致病关键啊!

     湿热证的治疗重点不在清热,而在除湿

     在人体,如果湿邪偏重,阳气运行容易受到阻滞,进而产生郁积,气有余便是火,火与湿相合,即化为湿热,有的甚至化为湿毒。因为湿性趋下,所以容易形成湿热下注,在人体的中下部分出现相关的疾病表现。比如妇科带下病、男性前列腺炎、慢性肠炎、脚气、湿疹等。正如这衣服,泡湿后遇上天气炎热,衣服内空气不能流通,郁积化热。

     治疗人体湿热为患的疾病,许多医家认为是湿毒,要采用清热解毒的办法,以寒凉之药治疗湿热之病。这样用药虽然可以暂时缓解湿邪所化之热,但不久病情还会反复发作,因为湿邪依然存在,人体阳气依然被阻滞。

     当病情反复发作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当思考治疗方案不对呢?

     有些鲁莽的中医,反而认为是下药太轻,力道不够!于是加大用量,用上大剂量苦寒的药物,损伤人体的阳气。当人体仅有的这一缕阳气被消耗殆尽,湿邪自然就不会化热,也无法化热了,于是湿从寒化,成为寒湿。一病未除,一病又起,患者就会感到下肢冰冷。

     其实治疗湿热为患的疾病,就如同洗衣服一般,只需要洗干净后,及时将衣服晾起来,衣服中的水分自然会蒸发掉,而不会发热发酵。

     所以说,治疗湿热证的最佳办法,不是针对“热邪”来用药,而是针对“湿邪”来用药,运用利湿的药物,把湿邪化去,人体阳气自然会上升,“湿阻气机”的病机就会扭转。这个症结解开了,问题就简单化了。

     在上一个故事中,我谈到过,阳气主升,当阻滞阳气上升的湿邪消失之后,体内阳气就会自然而然升腾,整个气机就能正常循环,疾病也就可以治愈。

     湿邪导致的多种疾病,需要靠健脾来治愈

     天在上,地在下;天属阳,地属阴;人体阳气居上,阴气居下。这是天地阴阳的自然规律。如果阳气受到湿邪阻滞,不能上升,而居于阴位,那么阳气与阴气相和,就会化为湿热。又因为湿性黏滞,它会进一步阻滞阳气的升发,因此湿热为患的疾病,常常迁延难愈。

     如果湿热之邪聚集于皮下,遇到诱因后,通过皮肤向外而发,浸淫皮肤,就会引起顽固性皮肤病。

     如果湿热之邪停留于四肢关节,就会导致关节肿大,畸形,局部出现红肿热痛。

     如果湿热之邪停留于肠道,那么腹痛腹泻,甚至里急后重,泻下脓血便,肛门灼热等问题就会出现,进而形成西医学所说的慢性肠炎。

     如果湿邪停于肝胆经脉,形成肝经湿热证,人体就会表现为肝区胀痛,口发苦,食欲差,或皮肤发黄,眼睛发黄,小便发黄等。

     如果湿邪停留于膀胱,则会形成膀胱湿热证,患者表现为尿频、尿急,涩少而痛,也就是西医学所说的急慢性膀胱炎。

     如果湿邪停留于肛门,容易导致痔疮发生。

     ……

     临床上的种种症候,很难悉数,而目前对于湿热证的治疗,西医总以炎症来论治,大量使用抗生素,湿热所化之毒虽然缓解,但湿邪仍在,湿性黏滞,阳气被阻,过不了多久,湿热又会产生,所以对于湿热为患的疾病,西医学往往没有很好的疗效。

     认清病机,升阳除湿,这才是治疗湿热证的根本方法。热重者,配以清热解毒;湿重者,配以苦温燥湿;皮肤湿邪为患者,调理脾肺;肝经湿热为患者,调理肝脾;妇科带下为患者,调理脾肾,补养带脉。

     理是相通的!无论患何种疾病,只要是湿热所致,健脾就是首要任务,脾脏强健,则湿去阳升,疾病自然好了一大半。

     这样的患者,平时饮食上要多吃一些健脾除湿的食物,如冬瓜、薏苡仁、白茯苓、白扁豆等。而那些会生湿热的食物,如面食、甜米酒等,一定要少吃。

     夏天是湿邪较重的季节,湿热型疾病容易加重,经常炖些冬瓜汤、鲫鱼汤、鸭子汤等能够除湿的汤来喝,对身体是大有裨益的。

     经常有严重脚气的患者,外用内服诸药,都没有太明显的效果,主要原因就是这类患者下焦湿热过重,脚气为湿热下注所致,我建议他们长期用薏苡仁煮水喝,通常过不了几天,病情就会明显好转。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湿衣服发热的故事,想想将衣服洗干净后挂起来晾干的过程,与中医治疗湿热证的方法是完全一致的。洗衣服的过程,就是除去脏衣服中湿毒的过程,衣服挂起来后,水湿利下,不就是除湿吗?水湿除去后,空气对流,阳气不会郁滞,自然就不会发热发酵发臭了。

     医理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我们通过生活中的细节,感悟事物的运动变化规律,还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呢?

     当妇科炎症采用抗生素治疗几年,还是没能治愈的时候,我们不应该考虑是不是要换更高级的抗生素,而是应当考虑,这个病该不该这样治疗?是不是治疗思路出了问题?

     当一个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服用中药治疗三五个月还没能见效的时候,我们应该思考是不是治疗方案本身存在问题,而不是告诉病人,这个病很难治,时间长,慢慢来……

     难易相辅相成,当一个看似复杂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其实问题的背后已经准备了一个很容易的解决办法,难与易永远是同时并存的,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寻找解决问题的“易”。

     向生活学习,智慧的泉水永远不会干枯。

     版权声明

     shengming

     本文选自《任之堂医理悟真记》(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余 浩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中医出版(微信号zhongyichuban)推荐发表。图片来源于网络。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如有内容合作,请后台留言。(欢迎广大读者原创投稿!)

     中医出版 · 名医坐堂

     新媒体编辑:郭青丽

    

     ↙戳原文,一键下单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医出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