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不要入坑,深陷离职潮的几大“光鲜”行业
2014/10/26 G.P.A

    

    G.P.A
每天精选深度有趣的文章与资讯,适合寻求职业发展的你。文末为往期精选,更多精彩点击标题下方G.P.A

     ---------

     10月22日中午,中国互联网门户时代的标志和领袖人物、新浪执行副总裁、新浪网总编辑陈彤在个人微博中透露将辞职,并发出一封“感谢信”。信中他感谢了多年来一起共事的同事,合作过的媒体同仁以及各位网友,还表示“未来,是改变,不是告别”。

     对于他的卸任,IT评论人士王冠雄评价,“新浪总编陈彤辞职!他为新浪在门户、博客、微博三个时代位居老大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离去意味着传统门户时代的终结,网络新闻大规模精益生产的富士康模式,将被社交网络、自媒体等分食。内容不再为王…获悉老沉会去一个很有时代感的新项目,近期宣布。”

    

     对于一个行业而言,最直观的描述行业前景的信号便是人才的涌入程度,或者是人才的退出程度。近年来不少让人艳羡的行业却频频发生变动,下面就来看看这些深陷离职潮的“光鲜”行业。

     行业一:传统媒体

     陈彤,这个中国互联网门户时代的开创者、中国网络新闻的标志性人物,在移动化大潮到来之际选择离开,或许是传统媒体面临转型的最好写照。

     门户高层离职近两年并不少见。仅仅在总编辑这个职位上,网易在三年里有两任总编辑离职,刘春去年也从搜狐离职。当然,上述这几位在互联网领域的影响力和、其离职对公司所产生的影响,都不能与陈彤之于新浪相提并论,但背后却折射出门户网站面临的压力——在挖掘广告之外新的商业模式的过程中,总编辑这个职位并不好干。

     对迫切需要转型的门户而言,商业化的压力远大于内容运营压力。在这个过程中总编辑的管理权限也在下降。在搜狐,总编辑负责的只有新闻、财经、军事、文化、读书、历史等频道,汽车、娱乐等频道早已独立运营。在新浪,随着财经、汽车等频道独立运营的进程加速,其独立性也越来越强。

     将视线放得再开阔一些会发现,近年来媒体人离职已经成为风潮。《中国企业家》杂志社长刘东华离职创办正和岛、21世纪传媒创始人刘洲伟离职创办前海传媒,尤其后者对财经媒体行业的影响,并不亚于陈彤离职对互联网行业产生的震荡。

     电视精英跳槽更已经成为常态。去年是主持人跳槽高峰,李咏、邱启明、曹景行、朱丹、崔永元、曹颖、马东、王凯等纷纷跳出电视台;不久就迎来制片人出走热,像《天天向上》制片人张一蓓,曾制作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中国梦想秀》等节目的制片人杜昉,后来江苏卫视副总监王培杰,《非诚勿扰》 制片人王钢等等,也都纷纷选择离开体制。

     行业二:房企高管离职潮

    

     被陈彤抢了头条的还有地产大炮任志强。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昨日在其实名认证微博上称自己已进入退休倒计时,“还有一个月,要等股东大会。但今天已经公告了新董事人选。咱准备也改行弄点学术研究,当个啥作家。”

     房企高管离职或是跳槽并不是新鲜事,每到市场下行、行业不景气的时候,这种离职就会变得愈加频繁。今年楼市低迷,不少开发商要完成预定业绩目标可谓困难重重,巨大的压力让房企高管们也显得颇为不易。近期房企掀起一波离职潮,不少高管纷纷下海创业或是跳槽。

     早在上半年,房企高管的离职潮已经掀起。根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丁祖昱公布的上半年50强房企高管离职和调任不完全档案,短短半年就有近百位高管职位发生变动。

     年初,瑞安房地产执行董事及董事总经理李进港,新鸿基地产非执行董事郭炳湘,碧桂园首席财务官伍绮琴等大房企高层离职就掀起了一股热潮;进入二季度,又有万达、龙湖、新城、金科四家公司副总裁相继离职。这其中有人是因为经营指标完成不理想迫于压力离职,也有不少是出于自身职业的考量。

     房企高管离职或是跳槽并不是新鲜事,每到市场下行、行业不景气的时候,这种离职就会变得愈加频繁。值得注意的是,以往开发商高管离职后会选择进入其他房企,但今年不少人都选择了自主创业。

     有地产人士透露,以往开发商高管离职后会选择进入其他房企,但今年不少人都选择了自主创业。因为相对于跳槽去其他房企,自己创业的自由度(资料、团购、论坛)要大很多,而且房企高管一般有着不错的人脉资源,可以继续从事房地产上下游的业务,例如文化传播公司或是活动公司、广告公司等。当然,也有部分原本就在房企持股的高层核心人物,可以跳出来自己成立独立的房企继续当开发商。更重要的是,如果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自主创业的小公司“船小好掉头”,可以立马转入为其他行业服务。

     行业三:公募基金业

     公募基金业已陷入史上最严重“人才荒”。

     据理财周报最新报道,今年来93家基金公司离职基金经理人数达到159名,超过2012年、2013年全年数据,并且创出了基金业年离职人数的历史新高。

     十一长假之后,一连串基金公司高层变动的消息以猝不及防之势传来,浙商、德邦、万家、金鹰、红塔红土、博时等等,人事变动几乎成为了节后这周的关键词之一。

     而高管变动之外的另一面,是基金经理离职的加速。截至10月14日,今年来93家基金公司离职基金经理人数达到159名,超过2012年、2013年全年数据,并且创出了基金业年离职人数的历史新高。从三季度开始,7、8、9月依次为14人、18人和18人。

     基金经理变更原因很多,如公司股权更换,导致公司领导层更换,基金经理也随之离职;另有,基金经理感觉发展受到限制,转而投奔其他公司或者直接“奔私”;还有,部分基金经理因为考核压力大,未能完成任务最后不得不离职等。

     而基金经理的跳槽方向除公募基金公司外,还有一部分人选择了私募、券商、保险资管等,尤其是一些资深基金经理,纷纷选择“下海”创业。

     下一个:银行业将要出现离职潮?

     据财新网报道,中金公司现任董事长金立群正式离职。原因之一,是金立群几个月前参与筹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即将出任高管。

     此前,中金公司10月14日宣布,朱云来辞去中金公司总裁及管理委员会主席职务。就在朱云来辞职前不到一周,10月10日,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亦宣布辞职。

     目前,国内的银行业至少目前还没有出现人才大幅流出的现象,但是并不否认这也许是未来的趋势。从未来金融业发展趋势而言,银行所面临的得天独厚的政策环境将会慢慢失去,而市场化的竞争和冲击力度也将会越来越大。

     其实从去年开始,各银行高管就频繁变动。一是银行业之间的竞争压力,从对公业务到零售业务,再到小微客户的争夺,银行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二是外延性压力,来自于互联网等新兴业务的挑战,使像支付宝这样的业务有了和银行业竞争的可能。在考核压力和业务创新压力的双重炙烤下,银行业高管频频出现离任。

     除了在市场和政策环境上的“四面楚歌”之外,银行还要直接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渠道的挑战,就是客户的获取和服务方式将逐渐由线下转移至线上,就如同10年之前开始的电商化趋势一样,未来银行客户的主流服务场景会更多表现为电子化和网络化,而不是如今以银行网点为核心的场景。

     这就带来了一个直接的问题,在目前大多数银行还在卯足了劲扩大物理网点的情况下,并大力招聘网点人员,而5年、10年之后,银行的线下服务渠道的综合价值将逐步萎缩,不需要这么多网点了,这批员工将何去何从?这是不是意味着新一轮银行业离职潮的到来?

     其实,在国外,这种人才的流动趋势已经开始表现出来。自金融危机以来,作为身份象征的金融职业的热度减退,人们的吸引力被转移到科技行业。

     在国内,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以互联网平台为核心的金融业务开始成为传统银行业务的有力竞争者,而深入剖析各个互联网金融平台产品的幕后操作者,无非是两种人:一种是传统银行跳槽出来的资深银行人士,一种是互联网企业的资深产品经理,比如获得银监会筹建许可的深圳前海微众银行,在人员的结构上,就采用了中高层的平安系人士和大量的腾讯系互联网人士,随着国内互联网领域银行,民营银行筹建进程的加快,未来传统银行中高管人士跳槽出走的概率也在加大。

     文章系转载,G.P.A诚意推荐,来自:第一财经资讯。

     ---------

     回复数字查看精彩文章,如“01”或“20”。

     道路

     【04】正确的道路=高GPA+牛实习+社团+出国?

     【01】中国学生背景如此高度相似,活得太严肃了吗?

     【10】当实习生,请准备好再来

     锦囊

     【20】30个面试常见问题,如何回答?

     【21】哈佛商学院对学生简历的四点要求

     【23】简历关过不了的10大原因(后附模板)

     【25】面试时不能说的13句话

     资料

     【24】2015年名企校招时间+薪资+户口指标

     【22】快消行业求职全攻略:全行业与10所公司解读

     【G.P.A】每天精选深度而有趣的文章与资讯,适合求职阶段的你。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G.P.A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