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校园中产阶级”
2014/11/6 G.P.A

    

    G.P.A
每天精选深度有趣的文章与资讯,适合寻求职业发展的你。文末为往期精选,更多精彩点击标题下方G.P.A

     ---------

     如果你有心关注过人人网上清华特奖的转发链,或许会发现,在评论中高呼“顶礼膜拜”“献上膝盖”的人里,也有不少你曾耳闻的“X姐”“X神”。

     然而,当不止一个清华学生感叹“人和人之间确实有不可逾越的差距”时,这件事其实还挺让人费解的。因为能进清华的,多数是各省市高考的前0.1%,他们中大多经历过小升初、初升高、大大小小多次月考的洗礼,理应排除过诸多偶然因素干扰,在统计上能被认定为显著的“学习能力佼佼者”。所以仅仅用天赋的差距去解释大学四年后地位与成就的迥异,实难让人彻底信服。

    

     但退一步讲,这种“优等生分化”的现象也并不只在大学里出现。小升初,初升高,我们中有不少人都亲历过“曾经的尖子生如今泯然众人”的现象发生。即使你并非清北出身,只是就读于某所普通高校,可能你也曾在十二年基础教育中的多个时刻,享受过班级第一或年级第一的殊荣。

     这让人不免会想,到底是什么,让“昨天的第一名”不能成为“今天的第一名”?又是什么让“各省市的前十名”不能成为“清华的前十名”?

    

    


     天赋上的差距是一种可能的解释,但我们得认识到一点:天赋本身不是一个能直接观测的变量。你说你聪明,怎么证明你聪明?你总要借助一些外在的指标来刻画天赋这件事,比如成绩、名次、发表论文数、取得学位的年限等等。然而,没有哪个指标能完全排除天赋之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你为争取这个结果投入的精力与时间。

     打个比方,硬要说一个40岁的围棋九段比5岁的围棋初段天赋强,相信多数人都不会认同。因为他们投入在围棋这件事上的时间差距太远了。这一点在清华学生身上也很明显。

     清华学生的特点之一,是在一件事的投入上,波动性非常大。即使是平日自称“学渣”“学弱”的人,一旦遇到需要投入大量时间或精力的事件(比如deadline和考试周),也能爆发出不输于学霸学神的专注度和效率。真正拉开差距的原因,是他们在不紧迫、没人催的情形下的学习效率,可能只有巅峰水平的五到六成,而学霸学神们能一直保持九到十成。

     当然肯定有人会说,专注度本身也是天赋的一方面,有些人天生就能踏下心来做事,所以他们才能成功。我不否认这一点,但我觉得仅用“专注是天赋”这个理论,很难解释一个现象——“为什么我高中时也很专注,到了大学就专注不起来了?”

    

     这里面可能忽略了专注的另一重原因——正反馈机制。通俗点说,你肯为一件事投入精力和时间,可能不只是因为你天生专注度高,还可能因为有外在的激励促使你做这件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都喜欢在自己擅长并被他人的认可的事上投入更多的工夫——因为做得好,所以被表扬;为了继续得到表扬,所以愿意投入更多时间以期做得更好。

     这种正反馈机制并不是应试教育特有的产物,它广泛存在于体育、演艺、学术等各个存在竞争、名次和不同等级奖励的领域里。而这种竞争机制,也决定了最后能成为明星受人膜拜的,永远只是少数几个,不会是大多数。举个夸张的例子,即使把10个特奖得主放到同一个系,他们也不大可能拿到10个金牌,发40篇论文。

     综合上述两点,可以得到这样一条结论:你成功过,不一定是因为你天赋异禀、能力超群,可能只是因为你确实不笨,又有幸踏上了一条“做得越好越愿意做下去”的正反馈之路,并曾为捍卫已有的荣誉投入过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我原先是省市里的尖子,但我到了清华之后,发现跟我一样强的人有很多,我没法立刻脱颖而出,没法立刻得到认可从而踏入一条正反馈之路,没办法再像以前那样优秀,那该怎么办?

     事实上这部分人(也包括我)并不是少数。我喜欢把这群人称作“校园中产阶级”,中产(middle-class)的意思是:成绩不差,但离学霸学神也还有点远;有自己一些特别的爱好或专长,能从小社交圈里得到一些认可;生活中没有太多的不满足,却又总觉得不够满足;想要得到学霸学神那样的成就,却又没办法自发地持续地付出相应的努力。

     “中产阶级”在听到学霸学神们的光辉事迹后,通常有四种反应

     一是见贤思齐,把同年级或是高年级的学神当作自己的榜样,模仿他们做事的习惯,力争有一天自己也能做的像他们一样好(甚至更好)。我挺推崇这种想法的,或者用冯唐的话说——“对于个人的成长和欢喜,找个合适的偶像是一条被历史反复证明了的捷径”。事实上在12年马冬晗学姐特奖答辩时展示了她的一份日程表后,我就见过不少二字班的同学也给自己做了类似的日程表。有些好的习惯应该被传承下来,清华学霸一代比一代强,可能不是因为代际之间的天赋差异,而是因为前人探索出的有益经验,被后人以极低的学习成本接收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从每年的特奖候选人里找个榜样努力靠近,永远是条提升自我的正路。

     第二种反应是另辟蹊径,寻求学术之外的优秀。在清华每周工作80小时以上的不只有邱聪灵一个,但并非所有的人都把时间投入到专业领域的学习上,很多人更喜欢的是社会工作、文艺活动和体育事业。正因为不同人喜欢并追求的领域不一样,我们才能享受到不同维度的服务和满足,才能在学生节和社团活动中看到各式各样的精彩面孔,而不是幻灯片浏览3000张微积分满分的成绩单。更何况有些领域不好量化,比如微积分考满分和百米冲刺跑进11秒相比,哪个更难?发两篇paper和去青海支教一年相比,哪个贡献更大?这些都不好说。认识到成就之间的不可公度性,可以让你安心追求自己真正喜欢而又擅长的东西。

     第三种反应褒贬不一,叫“小富即安”。具体说来就是“别人强就强吧,不关我的事;对自己要有合理定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就可以了”。这种想法有它的价值,特别是当一群人争相追逐某个第一的桂冠,而你没能如愿得到时,这种说法能帮你缓解精神上的压力。但如果滥用这种心理的话,就容易在每一次面对挑战时都给自己设限——“既然努力了也拿不到第一,那么干脆别那么努力,做的差不多就可以了”。而现实是,你一旦有了“可以不努力”的念头,就容易不断击穿底线,表现得“要多不努力就有多不努力”。所以对此一个简单的建议是,把这种安慰的心理当成降落伞——只在需要的时候才打开它。在迎接每次重大挑战时,都以“争第一”的心态开始;而当结果不如人意时,再做心理上的调剂。

     最糟糕的一种反应是“酸葡萄”——看别人学习强,就猜测他人际交往、社会工作或是体育成绩不行,或是说她“现在成绩好,以后未必对社会有贡献”。我确实不知道学霸学神们未来会不会对社会有大贡献,但我能肯定的一点是,只会用酸葡萄心理保护自己玻璃心的那些人,永远也不会对社会有多大贡献。更何况近些年清华特奖的候选人,早已超越了学术上独秀的大牛,而是让很多人感叹“360度全方位无死角碾压”的大神。全面发展已经是学神圈子里的“新常态”,不信的人不妨搜搜他们的候选材料,感受一下什么叫做“强大到让人喘不过气”。

    

     但我不觉得和学神学霸共处一校这件事,带给“中产阶级”的只有技不如人的绝望。因为我相信他们能明白,一篇论文就算再牛也无法兀自改变世界——要有人创造理论,也要有人把理论变成技术和工程;要有人应用技术、实施工程,从而生产出产品和服务,也要有人推广和传递这些产品和服务,最终带给人便利和幸福。改变世界早已不是任何一个孤胆英雄能完成的事,而是靠一个个由英雄与凡人交替衔接的链条。

     如果你能看清这个链条,你就会意识到:我们需要的,并不是特别优秀的几个,而是一批优秀的人,一大批优秀的人。我们需要一大批优秀的人去把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好,才能让各领域最优秀的人创造出的价值,不在传递的过程中流失。所以朱镕基总理在清华经管学院建院10周年时说的话是“你们每个人搞好一个企业,中国经济就有希望了”,他没说“你们每个人都要改革中国经济,或是搞出一个世界五百强”。

     从这个意义上讲,清华的“中产阶级”,也包括所有学校、所有领域的中产阶级,都是帮助推动这个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我们或许不是最优秀的,但我们努力帮助自己和世界变得更优秀。我们默默耕耘,却也乐享其中。

     文章系转载,G.P.A诚意推荐,作者:王晓亮,毕业于清华大学。

     ---------

     回复数字查看精彩文章,如“01”或“20”。

     道路

     【04】正确的道路=高GPA+牛实习+社团+出国?

     【01】中国学生背景如此高度相似,活得太严肃了吗?

     【27】看了他们才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有时比人与狗之间都大

     【05】你有什么资格,单纯得像个傻逼

     【10】当实习生,请准备好再来

     锦囊

     【20】30个面试常见问题,如何回答?

     【21】哈佛商学院对学生简历的四点要求

     【23】简历关过不了的10大原因(后附模板)

     【25】面试时不能说的13句话

     资料

     【24】2015年名企校招时间+薪资+户口指标

     【G.P.A】每天精选深度而有趣的文章与资讯,适合求职阶段的你。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G.P.A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