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心是病,得治
2016/5/11 G.P.A

    

     小时候我很内向,还很在意别人的目光。

     渐渐发现自己对外界评价的耐受力要比同龄的孩子差。大概8、9岁的时候学钢琴,每周开课的时候,每个小孩要轮流上去,当着全班同学和家长的面,弹奏老师上周布置的作业。

     如果弹错了被老师批评,别的孩子可能不会当回事儿,而对于我,这节课几乎就废了,心里一直想着被老师批评,脸红到脖子根儿,也根本听不进去新教的课程了。

     在长大后的今天看来,这样下去只是更坏的恶性循环。

    

     后来到了高中,依旧是无敌玻璃心。印象很深的是有一次在过道,看见一个同学的笔掉在地上了,弯腰帮她捡起。她却阴阳怪气、字正腔圆地说:“谢谢您,弯下您那高贵的腰~”

     为这事儿我郁闷了天,玻璃心感觉快承受不起了:尼玛我好心帮你捡笔,你那怪腔怪调的什么意思?

     事实上我与这位同学并没有过节,后来还成为了要好的朋友。高中毕业后很久有一次我与她闲聊说起这事儿,她说,有吗?有吗?后来她说,也许那时候才去了一趟北京考自主招生面试,一时沉迷京片子那股京腔,还没缓过来,所以那段时期说话都是字正腔圆的。

     这事儿真是值得人拍拍脑袋的了,你看她都不记得了,我这玻璃心还耿耿于怀了大半个学期。

    

     曾经一度觉得自己的玻璃心超自豪超文艺,简直是上天赐予的豪华玻璃心大礼包。许是这一代人受了郭敬明那批新概念作家的风潮——

     你看我,一个玻璃心的女子,敏感,忧郁,纯真…在彼岸静静看着班上那些唧唧喳喳喧闹没心没肺的同学。

     你看我,独自在角落咀嚼着自己受伤的心事,被别人的一个小眼神,一个我不确定什么意思的半冷的玩笑,一个我揣摩不出其意图有可能是针对我的小动作所牵动,是多么……

     多!么!个!屁!

    

     直到很久很久之后,我才恍然大悟,玻璃心有什么好?

     在学生时代,玻璃心只是耽误了自己的学习,影响了自己的心情而已,对别人来说,像我那同学,她压根没意识到有“可能伤害了我”这件事啊。

     进入职场之后,敏感脆弱的玻璃心就更不是啥好东西了。初入职场时我们不被领导当着众同事面训一顿的概率几乎为零。这个时候玻璃心的你内心戏份可足了,“尴尬、难堪、我靠简直丢死人了”有什么用,你这情绪过不去,一直在心里徘徊,你感觉自己很文青很敏感脆弱善良了吗?站在公司顶楼起风的地方,45度角仰望天空,Feel so sad了吗?

     而同样也被训得很难看的和你同一时期进公司的同龄人,人家早就把方案修改好,稿子完善好,错误调整好,升职加薪赢取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了。

    

     我真正意识到玻璃心实在是一点都不好,甚至是件影响人生幸福的坏事,是到美国生活之后。

     那时候我刚来到佛罗里达大学,学校里有一些积极青年,他们什么事都做,都敢做,似乎眼里“完全没有别人”。

     那时候有一些大学生组织在学校里大肆宣扬反对堕胎的倡议,在校园里向每一位同学发放避孕套和宣传册,他们不惜露出自己的肚皮画上各种涂鸦来表示堕胎对女性和胎儿的伤害。他们都大大方方,接受避孕套发放的我反而显得很不自在,感觉路过的人都在看我似的。

     我也曾在学校里吃饭的时候,碰到有美国学生跑过来,找我捐款,仅仅是因为她们的社团需要经费。一开始我拒绝了,天啦噜,我一才毕业一年辞职跑去美国的小穷逼,刚到大美帝发现他们那边吃顿饭辣么贵,我还给你们捐款?果断拒绝。

     只是我玻璃心啊,我拒绝了人家很不好意思,生怕人家怎么想我的,就忙不迭跟人解释一大堆。那女孩子依然笑靥如花,开心地说:“It's ok! Not a big deal!"就跑开去问邻桌的同学了。

     那时候换了我,是绝对不可能开开心心轻松地去筹款的,人家一个拒绝,一个怀疑的眼神都会让我退缩,想一下午了。

    

     后来,我带着这种玻璃心去做一件去美国的大多数人都会做的事——美国代购。

     因为我本身算是个好说话的人,自认为心地挺好,也挺有耐心,所以我的客户渐渐积累多了,代购的东西也就多了。

     但我依然改不了我那讨厌的玻璃心,我听不得别人怀疑或者质疑的言论。

     “你这东西是正品吗?” “为什么Made in China?”

     我会在微博上给找我代购男装的客户推荐尺码,有一次,我标明一件衣服美码比国内大一码,平时穿L号的这件穿M,175cm身高,身材正常的男性适合。

     收到一个买过我男装的客户的评论:“你别在这忽悠人了!我上次买的衣服都小了!”

     天啊,要知道,对于我这样一个玻璃心代购来说,这简直是受到了超级大的打击!这客户虽然也175左右的身高,但是他身材稍稍偏胖了一点,所以我推荐的尺码小了。

     于是当年的我就在评论里和他吵架,主要的点在于他说的“忽悠”二字,我承受不了他用这个词形容我。

     这件事的后果,当然我失去了一个曾经信任我的客户,之后我也成了大家口中的“玻璃心”代购。有一些对我好宠着我的客户,说我是玻璃心小美代,得注意跟我说话的用词。

     可是,想也知道,美国代购那么多,你敏感脆弱是你自己的事情,和客户吵架自然是你也有不对,哪有那么多人愿意为你的玻璃心买账呢?

    

     有多少玻璃心,败在了被人吐槽两句就跳起来上面?

     身边创业的朋友有很多,有多少是自己辛辛苦苦熬几个夜写的BP(Bussiness Plan)慷慨激昂地去找风投路演,然后被投资人把方案直接拍在脸上的?

     甚至有的投资人点着该创业者的肩膀,一字一顿地说:“我、一、分、钱、都、不、会、投、给、你、的。”

     这样严(变)苛(态)的角色我想你们都见过,生活中都会遇到。

     我那创业小伙伴仍然把这件事坚持了下来,几次修改了BP,钻研出了自己的盈利模式和坚定的方向,终于在今年拿到了天使轮融资。

     你问换了玻璃心的我?创业太特么难,投资人太特么严厉,居然伤害我这颗敏感脆弱的玻璃心!老娘不干了!回家躺着睡觉多舒服!

     我问这小伙伴为什么没有被那个投资人影响,他说:“方向不同而已,他觉得是bullshit的项目,换个投资人也许就如获至宝了。就像一个搞盒饭外卖的有钱人,你如何说服他投资一家飞机元件研发的公司?他又不要上天。”

     哈哈,看来我这位朋友是没受什么干扰的,因为他自信啊,心理承受能力又强。

    

     我像受到电击一样,豁然开朗。经过这么多年这么多莫名其妙的伤害这么多无缘无故的内心戏,我终于发现玻璃心不好了。

     玻璃心其实就是过度向外求,太在意外界的目光到超过实际上的事实。

     求赞美,求肯定,求表扬,一旦有一点点不符合期望的外界反应,就会在内心产生很大的波动。

     于是我发现,一个人,如果他停止向外求,而更多地向自己的内心寻求,达到一种自我满意赞美认可自己的状态, 那么玻璃心的反应就会减少。

     比如纽约地铁里那些流浪汉,我要是流浪汉我会是什么反应?我想了想,应该是:“妈呀那个背爱马仕的女人经过我——趾高气昂地经过了我!”——注意趾高气昂只是我此时的内心活动,那个女士可能平时走路就是昂首挺胸的,那叫气质,在我心里变成了有钱人对我这种流浪汉的践踏。

     如果我可以是那种流浪汉,内心很满意自己的生活状态。“出来流浪一段是我宝贵的人生体验,迎面走来一个背名贵包包的漂亮女人,走路姿势也很有气质,come on baby,我来吹个口哨调戏一下她,有意思,哈哈。”

     虽然同样是流浪汉,同样的境遇,两个完全不同的内心世界。

     哪个可怜,哪个富足,哪个愤懑,哪个快乐?

     有句话说得好,做人不能不要脸,但千万不能太要脸。

    

     所以,要摆脱玻璃心,变成人生赢家。我想至少要有以下几点,可以从生活里面注意:

     一、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真正的爱好。

     这是我们玻璃心族群达到向自己内心求满足感的必然途径。

     你可以读书,你可以旅行,你可以写小说,只要你喜欢。你会发现你正在把精力和关注点,从别人judge你的目光上转移到了你热爱的事物上面。

     二、建立自信,爱自己,对自己深!信!不!疑!

     玻璃心有90%都是自卑造成的,就像我自己,幼年时期开始积累的玻璃心,也和我上弹琴课的时候不够自信有关,我总觉得自己弹得不好,要弹错。当着那么多人的面丢脸。

     而这种玻璃心也伴随着青春期后变成胖妞儿的我而成长,我走在过道里都觉得自己胖,我不够爱自己,觉得自己不漂亮,觉得别的同学都在心里嘲笑我,你说,这种玻璃心……可玻璃心还是不能够被原谅,你纵容着它,姑息着它耽误你享受大好青春年华。

    

     三、对外界,学会说“I don't care”

     我就不想讲心灵鸡汤里都在宣扬的那些理论了,但是当我去看一家我很喜欢的餐厅的点评,依然发现很多差评,什么吃完拉肚子啦,外卖很晚才到啦。在我看来那家餐厅口味很好服务也很好,根本是完美到无可挑剔好吗。但是就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啊。

     看到有篇文章写得好:“我们有权力吐别人的槽,别人自然也有权利吐槽我们。你看你吐槽别人的时候不是挺欢乐的吗,那你干嘛不允许人家欢乐地吐槽你呢?快乐的权利大家都有嘛!

     你要问我现在还玻璃心吗,我会告诉你,老娘早已脱离苦海,劝你也早日走出和我一起做一个快乐的没心没肺的人!

     或者你留言来说我哪哪写得不对不好,我会告诉你,我写得痛快写得爽,批评什么的我不care!

     如果你有什么问题要讨论,欢迎之至!

     让我们放下脆弱的玻璃心,换上金刚不坏的钢铁心,去拥抱生活,享受人生吧!

    

     本文由G.P.A经授权转载自喜欢(ID:i_likelove),作者象茸。

     欢迎更多个人、媒体与企业与我们展开内容合作,请联系wx@careerdream.org。

     @G.P.A 保留所有权利

     “百日梦想家”招募

     平凡生活中的英雄梦想,远远不止爱情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G.P.A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