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抬头|二月二日江上行, 东风日暖闻吹笙
2016/3/10 固特康道

    

     只有当春龙布雨洗去一切陈旧,

     春天,才真的来了。

     万物去故就新,愿你我也是如此。

     ——固特君

     一年之计在于春,而一年的鸿运则在于而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

     这一天,东方地平线上将会升起龙角星,而民间传说中,神龙会在这一天苏醒升天,兴云布雨,人们此时焚香祷告,以保来年风调雨顺。

     而在这一天理发,被称为“龙剃头”,亦有鸿运当头、精神饱满、时时吉祥之意,大地回春,万物更新之际,理发迎新,正合一年蓬勃之气。

    

    

    

     “龙不抬头雨不起”,龙作为掌管降雨的神仙,对于农民们来说则尤为重要,当日,吃饼者曰“食龙鳞饼”;食面者曰“食龙须面”。妇女该日不做针线活,恐怕伤龙眼。读书人是日始进书房,谓占鳌头。人们在这一天舞龙、剃龙头、戴龙尾、开笔,祈望神龙庇佑新的一年万事顺利。

     另一方面,“龙抬头”和“惊蛰”往往日子非常相近,惊蛰时百虫萌动,疾病易生,而龙是鳞虫之长,神龙一出则百虫伏藏。

     二月二日,也是迎富之节。古人正月末“送穷”,二月二日“迎富”。,宋人有诗曰:“才过结柳送穷日,又见簪花迎富时。谁为贫躯竟难逐,素为富逼岂容辞。贫如易去人所欲,富若何求我亦为。里俗相传今已久,漫隋人意看儿嬉。”

    

    

    

     过去人们将龙抬头这一天算作年节的终止,开始停止娱乐活动恢复常业,因此也叫“春耕节”,扶犁的人会在这一天牵牛到田里象征性的耕一耕田,并唱喜歌:“犁破新春土,牛踩丰收亩。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唐朝时有在这天挑野菜之俗。仲春二月,正是春暖花开时节,杨柳吐翠,遍地野菜,人们在这天品尝春天。宋人有诗:“久将松芥芼南羹,佳节泥深人未行。想见故园蔬甲好,一畦春水辘轳声。”

     龙抬头还有一称为中和节,中和,指的是天地万物都各得其所,达到和谐境界,我们顺应自然万物的演变才能获得和顺,从此步入春天。

     如今我们虽然已经不再遵守许多习俗,也不再知道许多传说,但却少了一份敬畏,在古人的想象中,有一条龙,此刻吐气为雷,雷出地奋。而雷风相薄,引发出了春的生机勃勃。

    

    

    

     二月二日即事

     方岳

     春潮昨夜没平滩,一雨催花色半含。

     雁唤元宵归塞北,燕衔新社到江南。

     无欢不必游花树,有病何须置药篮。

     只把公忠答天地,从教儿女闹冠簪。

    

     二月二日宴中贻同年封先辈渭

     黄滔

     帝尧城里日衔杯,每倚嵇康到玉颓。

     桂苑五更听榜后,蓬山二月看花开。

     垂名入甲成龙去,列姓如丁作鹤来。

     同戴大恩何处报,永言交道契陈雷。

    

    

    

    微信ID:kdcs_cn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固特康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