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看出你的“强迫症”
2014/11/23 心理测试

    

    

     生活中,我们总说自己有拖延强迫症、晚睡强迫症啊,自己是“不把信息全点开不舒服斯基”“不把东西整齐排列不舒服斯基”,那么其实强迫症的真相是什么呢。Phneos君告诉你。

    

     强迫症大型攻略 文|彭炜杰 (Phneos)

     恰好在8月23日出生的baby要被产房里的父母和医生嫌弃了。

     因为,九月,要开学、九月,要军训、九月还得祭奠911。喂,这大概是处女座的“锅”(过)吧。

     处女座被黑好像已是常事,群众的我不明真相,只是围观网上《万万没想到》黑处女座,暴走黑处女座,王自健也在黑处女座。

     话说处女座被黑的源头是前几年的一个投票:”上海一男子跳河自尽,后嫌弃河水太脏上来了,大家说这个男人什么星座“结果显示,94%网友投给了处女座...

     也难怪,处女座给人感觉满满的”强迫症“啊,追求一丝不苟,又有点精神洁癖什么的,简直不能再棒!

     俄罗斯索契冬奥会也不放过有”强迫症”的处女座。

    

     我经常听见有人说:

     ①走路时总喜欢都把脚尖与地砖的线对齐,踏着的砖也必须是黑白的,不然走得就不舒服。

     ②出门时候总是担心自己手机落下了,钥匙没带,得回去确认几次。

     ③看手机时候,看到未读信息或者朋友圈红字总想全部点开消除干净,无用的对话全都删除光光。

     ④晚睡强迫症,拖延强迫症。

     然后在阅读完这些后,他们就会说啦,oh my god我得了强迫症,该怎么办!?

     ……

     看到这里,我只想说:“几个意思?”

     就这么进入我们的正文吧。(你问我能不能保持上面的“逗比”文风,我说不行啊,毕竟接下来需要严肃专业啊。)

     如果以上症状你全部符合了,那么恭喜你!这还是只能算作强迫症状,还不能说是确诊为强迫症。

     强迫症状生活随处可见

     其实轻微的“强迫症状”是生活随处可见,数据表明80%以上的人都承认他们会有稀奇古怪的“闯入性想法”,例如听了一首歌,然后歌词会在脑中回响个不停、一个见过的词语会反复在眼前浮现控制不了。

     与此相似,正常人当中有50%以上的人承认他们有强迫性行为习惯,强迫性行为习惯就好似,我们会反复确认自己门窗是否关好,其实这是无关紧要的。

    

     常说自己有强迫症的人

     正常人和强迫症病人关注点有时很相似,也正因为如此,从表面上看正常人和患强迫症的人没两样,所以我们才会常常调侃自己怎么得了“强迫症”,别人哪又发了“病”,其实这种行为的不负责任程度,就像跟一个癌症病人惊恐状说自己”患感冒“也快要死掉了无差啦。

     正常人与强迫症的区别

     而在当今心理学看来,正常人和强迫症病人的区别,并不在于他们纠结的“实际内容”是什么,无论内容多么荒谬多么天马行空,而是在于其纠结的“程度”,“你会不会纠结你的领子端正不端正纠结个6小时”

     “你会不会纠结你到底出门时候左脚迈出去还是右脚。纠结个6小时呢”

     我们生活总会充满忧虑,忧虑升学、忧虑亲朋好友身体、忧虑工作,忧虑自己收入不高,忧虑总总。

    

     日常忧虑需要和强迫症相区别

     忧虑常常让我们焦虑,可能会发展为没有明显焦虑“对象”或“固定内容”的“广泛性焦虑”,广泛性焦虑,就是指你完全不知道自己在担心什么,就是对未来的一切都会去担忧考虑。

     往往这些日常的反复担忧有可能会发展为广泛性焦虑或者强迫症(我只是说有可能)。

     我们的反复担忧,反复的做着一件事,我们就怀疑自己得了强迫症,这可是不对的哟。

     日常的焦虑和强迫症在过度忧虑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与强迫症观念不同,焦虑症的忧虑一般是有其现实中存在的的具体内容的,而且病人不会认为自己忧虑是不合适的,他们会理所当然地觉得自己担心是合理的。而强迫观念内容往往是虚构的,而且有这些想法的人,会深深认为想法的不合适,并且极力抗拒着这种想法的出现!

     我打两个比方你应该会很清晰多了。

     ①比如你身边有个患感冒的小伙伴,他无意间对你打了个喷嚏,一般人只是会担心自己会被传染,担心后面的长远后果(比如自己会生病虚弱、不舒服,学习退步等等),而强迫症病人其关注点有可能会放在,这喷嚏的病菌会渗入自己皮肤里面,然后自己携带着感染自己住所,然后更多的病菌滋生,然后吞没他们的生活。

     ②再比如对于老鼠恐惧的人,他们可以通过避开它们降低恐惧感,如果老鼠不再出现就不会有大的问题。但是对于带有“老鼠病毒”观念的强迫症病人来说,虽然老鼠已经走了,她仍会感觉病菌的感染,即使是这地方是数天前出现过一只老鼠,而且在老鼠不会再出现情况下,他也还是会深信空气中弥漫着不净的病菌,会将他吞没。

     强迫与反强迫

     患有强迫症的人有一个非常关键,也常常被人忽略的特点,就是他们存在“强迫与反强迫”矛盾。

     所谓“强迫”就是字面上的,你会被强迫去思考某些或者做一些自己自己控制不了的事,例如一天洗澡十次,反复洗手数十次,或者面部抽动等等。

     这些无可救药的念头就像Schwartz.J.M 在书中《脑锁-摆脱强迫症》描述一样,“它们一直挥之不去,就像汽车挂档杆卡壳一样了,你想拨动它,它就是不动,你只能焦躁地反复去试。它们缺少一些润滑的物质。”

     我想这些润滑的物质,可以是药物,也可以是个被改正的良好的认知模式。

     至于“反强迫”,其实更易理解,就是你会极力去抵抗它,因为你深深以为一天洗十次澡是不合理的,一个喷嚏也不可能让你全家都布满病菌。你一直去抵抗它,一次抵制成功了,你就暂时得到舒缓,然后你将静静等待下次发作。倘若你抵抗(反强迫)失败了,你便陷入深深的自责中,时日渐长就会变得越来越自卑的恶性循环。

     有人会要问了,我有强大的毅力,我就算患上强迫症也可以控制得了的,那我们想请问,你能不睡懒觉吗,你能坚持运动吗,你能坚持不碰手机吗。

     何况最重要一点,你的意志源于你的精神大脑,而你在你大脑本身就生病的时候,你还怎么控制它。其实有一个不确切的说法,精神分裂症的人如何控制自己什么时候不发病,抑郁症的人怎么能让自己时刻欢笑一样。

     ﹀

     前阵子知乎上疯传,“在东京大学就读是怎样的体验”“在海底捞做服务员是什么样的体验”甚至还有“长得丑是怎么样的体验”。

    

    

     那么也有人会问了,那“得了强迫症会是怎样一番体验”呢。

     来,我们试着想象一下,

     手头上很多事排满了,上头又催促你交一份紧急报告 ;

     明天就是大考了,而你才刚开始在图书馆拿起你的新教材开啃;

     或者你想象在一次很重要的面试或者自我演讲的前十分钟等待的时候,那种焦躁感;

     或者自己做了件糗事,担心别人发现嘀咕,四处张望那种紧张羞愧感。

     带着这种情绪继续往下看吧

     正常人,这些情绪往往只持续一时半会,时间长的也就十天半个月,待问题解决了就痊愈了。

     而强迫症病人,他们无时无刻面对着这种情绪,他们体会这些的时长是常人10倍。这种焦虑体会将从他早上睁眼那瞬间开始,持续直到晚上入睡那一刻。这样每日往复,每周往复,每年往复,周而复始。

     并且,他们焦虑不安感并非来自外部,而是自身内部,所以换句话说,无论他在大众面前还是自己独自在郊外待着都没办法逃避掉这些情绪。

     你会见到强迫症病人,很容易疲惫,很容易烦躁,正因为,他时刻都在为“强迫和反强迫”中抗争,能不疲倦吗。

     强迫症的界定

     至于医学上强迫症的界定和CCMD-2-R诊断标准网上有很多,还有患病率和痊愈率数据百度非常容易看到,欢迎自行查找并“对号入座”。(我知道你们是永远改不掉这毛病的)

     即使导师也说了,强迫症曾经有心理学的“癌症”的一说,时间长,难治性大。

     但是身为21世纪的我们应该抱着其“可痊愈性”的态度来看待,毕竟“心理学癌症”一说也是早期的说法,我们要相信科学的力量日渐增长,和日益完善的医疗理论和手段嘛。

     最后笔者想说的。

     最后有几点我本人需要对患有强迫症的病人说:

     1.及早就医,越早就医治愈得越快,痊愈性越大,不要光想着靠意志痊愈,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2.有病看医生的道理亘古不变,“生病”该吃药就吃药,服用精神药物并不是可耻的事情。一些物理治疗、药物能很好推你一把,帮你控制好自己,助你痊愈。

     3.我比较信奉实用原则,对于强迫症,或者延伸到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症,不管是精神分析、森田疗法,还是行为认知治疗,只要是有效的,都可以尝试,不要拘泥于一种心理学治疗理论。

     我感到很欣慰,看见那些患了强迫症的人儿,比别人更加坚强,每天顶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没有放弃生活,努力每天向上攀爬,在学业上工作上,让自己更像个正常人一样融入生活,无论拼搏结果好坏与否,他们值得自豪和骄傲的~

     患了病的人,无论因为小到感冒发烧,还是大则重症病痛,久病的他们非常需要身边人的理解和支持,在他们无尽自责中,得到身边的人一句话:“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朋友,我愿意接受这样的你:) ”,或许足够让他们的不安解脱了。

     本文系心理测试特约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心理测试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