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2016/5/21 醉美上海

    

    

     1799年的今日,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诞生。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他写就91部小说汇编而成《人间喜剧》,更深谙“人间指南”:①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则是一个万丈深渊。②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遇事问个为什么。③人的全部本领无非是耐心和时间的混合物。共勉!

     他,把“金钱观”作为表现那个时代的主题。

     古往今来,像巴尔扎克这样热衷于金钱主题的作家是极为罕见的,能把这个主题写得真实而深刻的作家就更稀少。还记得“守财奴”葛朗台吗?葛朗台除了金钱以外,对任何人都没有感情。妻子和女儿只是在与金钱有关时,在他心目中才具有意义。他破例为病危的妻子花钱求医,“因为她一死就得为遗产登记,而这就要了他的命”;当他知道女儿愿意放弃遗产时,“他热烈地拥抱她,把她搂得几乎喘不过气来,‘得啦,孩子,你给了我生路,我有了命啦;不过这是你把欠我的还了我,咱们两讫了,这才叫做公平交易。人生就是一件交易’。”他对女儿的遗言是:“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

     拜金主义催生出的畸形人物,除了金钱以外,看不到任何东西,除了发财的快乐以外,他们体验不到任何幸福。对这些人物的丑恶表演进行细致刻画的,正是巴尔扎克。不妨欣赏一段,一个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形象跃然纸上。

     《欧也妮·葛朗台》(节选)

     作者/巴尔扎克

     他依旧驻足在索莫城的古色古香街,将犀利的目光撒向熙熙攘攘的人群。目光像千把冰刀,足以刺痛千千万万人的心,让人不寒而粟。他鼻子上的肉瘤不仅微微抖动,他很自信地认为他们辛勤忙碌的成果早已被兑换成小金币装入他的小金库。

     葛朗台转身消失在古色古香街的尽头。

     “叮当,叮当——”门铃被拉响了。拿侬放下手中的活忙去开门。

     “老爷,您回来啦!”

     “回来啦,回来啦!”葛朗台有些雀跃,想必是又有财神送财了,因为只有钱财才能让他两眼放光。

     葛朗台大步走向简陋的大厅(了解葛朗台的人知道这间房子“简而不陋”)。

     瘦骨嶙峋的葛朗台太太穿着葛朗台“买”来的“新”衣服,站在大厅。她垂下头,有些恐惧,她若有所思,欲言又止。

     “我想陪女儿去巴黎旅游,在我死之前,完成她的一个愿望,也是我的最后一个愿望。希望老爷能同意。”葛朗台太太鼓起勇气说道。女人是脆弱的,可妈妈是坚强的。

     “旅游,嗬嗬!旅游?去巴黎旅游!”,他悠悠地冷笑道并讽刺地说道,“那是愚昧的文人的癖好,作为一个商人是不允许钱被花在旅游上的。”他暗想:那不是抹杀我的脖子嘛!

     “老爷,你知道我已命不久矣,我只希望能完成女儿的一个愿望。求求你答应我吧!”葛朗台太太脸色苍白而显得无力。

     “不行,不行!”葛朗台态度坚决。

     “我真后悔当初怎么会嫁给你!”

     “你喜欢过我吗?你是喜欢我的钱吧?我不怪你,谁都喜欢钱的,钱可是个好东西啊!”他调侃地说道,并不时地玩弄着口袋里的金币,金币发出悦耳的声响。

     “我——,我——,你你——”葛朗台太太气的说不出话来,一手按着椅子,一手按在胸口。

     “你别装了。啊!啊!你还学会了结巴啊!不愧是夫妻,可这招我用烂了。”葛朗台蔑视地、自豪地说道。因为他曾经从犹太人那里学回了结巴,成为他商业生涯中成功的一大秘诀。

     “妈——,”欧也妮悲痛的喊道,她看到母亲将白色的手帕染成鲜红。她送走表弟夏尔,旧的泪痕尚未消失,又添新痕。

     “爸,快送妈妈去医院啊!”欧也妮恳求道。葛朗台露出不屑的表情,站在一旁无动于衷。

     拿侬听到小姐的哭声,飞快地跑到大厅,她惊呆了。于是,二人一起恳求葛朗台把太太送到医院。最后,葛朗台妥协了。他吩咐架车的拿侬向西边的医院奔去,因为他知道那儿有一家便宜的医院。

     三天后的傍晚,葛朗台太太带着悲伤去世了。临死前,她告诉欧也妮:“幸福只应天上有,将来你会知道的……”

     他,写就《人间喜剧》,更深谙“人间指南”。

     1799年5月20日生于法国中部的图尔城,身处浪漫主义时代的巴尔扎克,总想高攀上层却又常向下滑落,作品虽多却因经营不善屡屡破产,甚至有过叫化子式的生活经历。这些,使他对社会各阶层都有体验,实践与灵感的结合产生了杰出的作品。

     从20岁起,巴尔扎克以“当文坛国王”为目标开始笔耕,经历了“十年流浪”。作品无人赏识时他便与书商合作,用笔名发表了自己后来称为“文学垃圾”的几十篇粗制滥造的小说,作为商品廉价出售。其间他不愿受人盘剥,曾包下印刷厂出书却只卖掉几十本,负债破了产。这段巴尔扎克不愿回首的经历,锻炼了他的笔力。

     30岁时,他称作自己“第一部”小说的《舒昂党人》问世,此后20年间连续创作了90部长短篇小说,汇编成《人间喜剧》,轰动了法国文坛并流传于全世界。在巴尔扎克的笔下,栩栩如生地描写出“葛朗台”这样的守财奴,“高老头”女儿那样的道德败坏者……这一幕幕“人间喜剧”,恰恰揭示出资本主义制度崛起时带给社会的悲剧。

    

     △巴尔扎克

     在严肃的创造中,他遵循细致求实的精神,艺术想像都建立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他首先提出了“社会人”的概念,经常出入各种场合仔细观察,为描写上层沙龙的生活可以站在舞场、牌桌旁几个小时凝视,因此写出的贵妇的言语和行止是那样逼真。为了描写农夫生活,巴尔扎克有时还在夜间钻到肮脏的院落里,曾被人当成窃贼殴打。

     “伟人的一生势必不幸”。巴尔扎克这句自诩的话,也是其生平的写照。这位生活凡人也是思想巨人,留下的隽语至今叩击人心……

    

     1/15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2/15自满、自大和轻信,

     是人生的三大暗礁。

    

     3/15伟大的人物都是走过了荒沙大漠,才登上光荣的高峰。

    

     4/15痛苦也有它的庄严,能够使俗脱胎换骨。要做到这一步,只要做人真实就行。

    

     5/15精神生活和肉体生活一样,也有呼气、吸气:灵魂吸收另一颗灵魂的感情来充实自己,然后以更丰富的感情送回给人家。人与人之间要没有这点美妙的关系,心就没有了生机:它缺少空气,就会难受,就会衰萎。

    

     6/15

     人的全部本领

     无非是耐心和时间的混合物。

    

     7/15

     过放荡不羁的生活,

     容易得像顺水推舟,

     但是要结识良朋益友,

     却难如登天。

    

     8/15

     谁自重,谁就会得到尊重。

    

     9/15

     有创造力的人不会沉溺于过去的痛苦,

     他们会学会教训;

     而弱者则是整日沉浸在痛苦里,

     回顾以往的苦难来折磨自己。

    

     10/15

     生活的智慧

     大概就在于遇事问个为什么。

    

     11/15

     所谓爱情,能够满足一切,

     只是对于情侣而言;

     至于夫妇,

     除了以苍穹为屋顶和以绿茵为地毯,

     还需要更多的一些东西的。

    

     12/15

     只有那些晓得控制他们的缺点,

     不让这些缺点控制自己的人才是强者。

    

     13/15

     我惟一能信赖的,

     是我的狮子般的勇气

     和不可战胜的从事劳动的精力。

    

     14/15

     想升高,有两样东西,

     那就是必须作鹰,

     或者作爬行动物。

    

     15/15

     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

     信徒的洗礼之水,

     能人的无价之宝,

     弱者的无底深渊!

     一生短促也饱满,巴尔扎克永不过时。

     马克思特别称赞巴尔扎克作品“对现实关系深刻的洞察力”,非常喜欢《人间喜剧》,并以其作品中对资本主义社会种种黑暗不公的愤慨来激励自己写作《资本论》。恩格斯说,他从巴尔扎克小说中学到的东西,比从法国当时所有职业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雨果则称,“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之一。”

     生前长期不得志的巴尔扎克曾留下这样一句名言——“未来的年代是我们的最高法庭”。直至1978年法国所做的读书兴趣调查报告显示,仍有近70%的人最喜欢巴尔扎克的小说,远远超过任何现代小说的读者。他去世150多年来,其作品依然具有强大生命力。这,或许便是对巴尔扎克的最好裁判。

     《巴尔扎克的葬词》(节选)

     作者/雨果

     他才华卓著,至善至美,他的成就不是眼下说得尽的。

     诸位先生,巴尔扎克这个名字将长留于我们这一时代,也将流转于后世的光辉业绩之中。巴尔扎克先生属于19世纪拿破仑之后的强有力的作家之列,正如 17世纪一群显赫的作家,涌现在黎塞留之后一样——就像文明发展中,出现了一种规律,促使武力统治者之后出现精神统治者一样。

     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之一。他才华卓著,至善至美,但他的成就不是眼下说得尽的。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惶与恐怖。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这里有一切的形式和一切的风格,超过塔西陀,上溯到苏埃通,越过博马舍,直达拉伯雷;一部既是观察又是想象的书,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但是有时通过突然撕破表面、充分揭示形形色色的现实,让人马上看到最阴沉和最悲壮的理想。

    

     △法国现实主义雕塑艺术家罗丹传世之作——巴尔扎克

     伟人为自己建造了底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

     愿意也罢,不愿意也罢,同意也罢,不同意也罢,这部庞大而又奇特的作品的作者,不自觉地加入了革命作家的强大行列。巴尔扎克笔直地奔向目标,抓住了现代社会进行肉搏。他从各方面揪过来一些东西,有虚像,有希望,有呼喊,有假面具。他发掘内心,解剖激情。他探索人、灵魂、心、脏腑、头脑和各个人的深渊,巴尔扎克由于他自由的天赋和强壮的本性,由于他具有我们时代的聪明才智,身经革命,更看出了什么是人类的末日,也更了解什么是无意,于是面带微笑,泰然自若,进行了令人生畏的研究,但仍然游刃有余。他的这种研究不像莫里哀那样陷入忧郁,也不像卢梭那样愤世嫉俗。

     这就是他在我们中间的工作。这就是他给我们留下来的作品,崇高而又扎实的作品,金刚岩层堆积起来的雄伟的纪念碑!从今以后,他的声名在作品的顶尖熠熠发光。伟人们为自己建造了底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

     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但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醉美上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