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地都是金币,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2016/6/8 醉美上海

    

    

     你有没有经常觉得生活中欠缺点什么?而希望改变的想法又转念间被琐碎日常淹没……曾经就有一位勇士挣脱生活的枷锁,为了触摸他的“月亮”一往无前。今日,法国画家保罗·高更诞生168周年纪念日。今晚,不如抬头找找你的“月亮”吧!

     “月亮”,瓦解平庸生活

     假如,你的身边有这样一位朋友:他在证券交易所工作,有稳定的职业和地位,有可爱的太太和儿女,他看起来也没有什么不同凡响的,其貌不扬,不善交际,还会被老婆揶揄“无聊透顶”……总而言之,他只是个善良、无趣的普通人。

     但你能想象吗?就是这样一位朋友,像“被魔鬼附了体”似的迷恋上绘画,留下一张字条便一声不响地弃家出走。他去巴黎了,住进破旧的旅馆,要追求自己的绘画的理想!“一把年纪了还追梦?不负责任!”没人能够理解他的行径,周围人还以为他有了外遇。

    

     当你再听到他的消息时,历经一番离奇遭遇的他,已经远遁到与世隔绝的小岛上去了。在那个小岛上,他找到了灵魂的宁静和适合自己艺术气质的氛围,不知疲倦地创作出一幅又一幅画作。他去追梦,厄运追他,染上麻风病,双目失明……匪夷所思的是,临死前,他令人将自己的巅峰之作付之一炬。

     这个“离经叛道”的故事,这个一心追求艺术、不通人性世故的“怪才”,就出自英国作家毛姆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经典”的造就仰仗“好故事”。故事主角的原型,就是生极落魄、死备哀荣的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

     读《月亮与六便士》,就像一头撞在了高耸的冰山上,令平庸的日常生活彻底解体!

     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

    

    我们是谁?向何处去?

     谈及高更跌宕起伏的生平,不得不提凡?高,同为19世纪发轫并形成风起云涌之势的现代派画家,他们走到极端,几近狂人。

    

     △凡?高《耳朵缠着绷带的肖像》(1889年)

     凡?高对高更尤其一往情深。当他在法国南方修筑了自己的小房子后,便盛邀高更一起居住,打算与他组成绘画团体。但是高更来后住了不久就要分手,凡?高因此心烦气躁,精神失控,用剃刀割掉自己的左耳……时隔一年,凡?高开枪自杀。

    

     △高更《〈悲惨世界〉自画像》(1888年)

     高更1848年6月7日出生于巴黎,三岁丧父,母亲带着他投靠时任秘鲁总督的舅舅。七岁全家回到法国,定居故乡奥尔良。17岁,高更做了海员,六年后回到巴黎,他的监护人古斯塔夫?亚洛沙介绍他在凡尔登证券交易所做经纪人。其间,受亚洛沙的影响,工作之余从事绘画和收藏,执着模仿印象派绘画,成了“星期天画家”,经常有画作入选沙龙,参加画展。

    

     △高更《缝纫的梅特·高更(高更夫人)》(1878年)

     工作稳定,收入颇丰,同时又感到工作和爱好的矛盾难以调解,于是35岁时,高更毅然辞去工作,决心做一名职业画家。此后离妻别子,生活陷入穷困,但他仍专情于绘画,流连于布列塔尼的一个小渔村,用画笔表达当地的原始状态,确立了画风。

    

     △高更自画像

     几年后,高更孤身一人来到位于夏威夷群岛东南一千多公里的法属塔希提岛。他自称“幼稚和粗鲁的野蛮人”,在别出心裁的画作里调和文明和野蛮的矛盾。两年后重返巴黎,诸事不顺,两年后再次回到塔希提岛,被贫穷、疾病、孤独折磨。1903年客死异乡,终年55岁。

    

     △凡?高《吉诺太太》(1888年)

    

     △高更《吉诺太太》(1888年)

     在毛姆看来,凡?高的人生走得也许够狂、够残忍,但是不够远。因为凡?高一生没有离开城市这个体现现代人类文明的终结地。

     而高更,脱去西装革履,释放一颗本真、冲动、自由的心,纵身扑向慷慨的大自然。象征现代文明的轮船漂洋过海,把他传送到了原始的塔希提岛(他的大部分画作都是在塔希提岛完成的),这段距离决定了高更绘画的方向和广度。他追求的人生目标,更高、更远,更需要一种毅力和舍弃。/整编自《月亮与六便士》-译者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等

     遇见世上的另一个自己

    

     △高更《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1897年)

     高更把这幅画看作“哲学作品”,提醒观众应该从右向左阅览。画面上共有十三个人像:第一组四个人,一男两女一儿童,儿童象征生命开端;第二组四个人,两男两女,其中最显眼的男子在摘果子,他们象征亚当和夏娃;第三组五个人,最远处的是一个偶像,老妇人代表生命的终结。狗、猫、鸟若干动物,植物、石头、水和天空等无疑是表现混沌初开的世界。

     《月亮与六便士》主角一生的活动轨迹,仿佛就在解构高更的画作主题: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

     这三个问题,也留给阅读至此的你,回味《月亮与六便士》中的隽语,书写自己的答案……

    

     △高更《领主的女儿》(1886年)

     >>我这里说的伟大,不是平步青云的政治家所取得的光环,也不是功成名就的军人赢得的声誉。这些人的伟大属于他们的地位,与个人无关,环境一变化,那种盛名就会大打折扣,名不副实。

    

     △高更《布列塔尼的丰收》(1889年)

     >>为了使灵魂宁静,一个人每天要做两件他不喜欢的事。说这句话的人是个聪明人,我也一直在一丝不苟低按照这条格言行事:因为我每天早上都起床,每天也都上床睡觉。

    

     △高更《乡村风景》(1894年)

     >>追逐梦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运,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头看到了月亮。

    

     △高更《你何时结婚?》(1892年)

     >>爱情要占据一个人莫大的精力,它要一个人离开自己的生活专门去做一个爱人。

    

     △高更《年轻女子》

     >>在爱情的事上如果你考虑起自尊心来,那只能有一个原因:实际上你还是最爱自己。

    

     △高更《大提琴手谢内克鲁德》(1894年)

     >>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只能靠一些符号同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而这些符号并没有共同的价值,因此它们的意义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我们非常可怜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财富传送给别人,但是他们却没有接受这些财富的能力。因此我们只能孤独的行走,尽管身体相互依傍却并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别的人也不能为别人所了解。

    

     △高更作品

     >>有人说灾难不幸可以使人性高贵,这句话并不对;叫人做出高尚行动的有时候反而是幸福得意,灾难不幸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使人们变得心胸狭小、报复心更强。

    

     △高更《海滩上的大溪地女子》(1891年)

     >>我那时还不了解人性多么矛盾,我不知道真挚中含有多少做作,高尚中蕴藏着多少卑鄙,或者,即使在邪恶里也找得着美德。

    

     △高更《戴花的男子》

     >>感情有理智所根本不能理解的理由。

    

     △高更《祈祷的布列塔尼女子》

     >>我把良心看作是一个人心灵中的卫兵,社会为要存在下去制订出的一套礼规全靠它来监督执行。良心是我们每人心头的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岗,监视着我们别做出违法的事情来。它是安插在自我的中心堡垒中的暗探。

    

     △高更《两位塔希提女子》(1899年)

     >>有的人的胸膛上已经沾了那么多泪水,我不忍再把我的洒上了。

    

     △高更《在旧时光里》(1892年)

     >>我认为有些人诞生在某一个地方可以说未得其所。机缘把他们随便抛掷到一个环境中,而他们却一直思念着一处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坐落在何处的家乡。

    

     △高更作品

     >>我总觉得大多数人这样度过一生好像欠缺点什么。我承认这种生活的社会价值,我也看到了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里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渴望一种更狂放不羁的旅途。我的心渴望一种更加惊险的生活。

    

     △高更《自画像-致朋友丹尼尔》(1896年)

     >>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爱的环境里,淡薄宁静、与世无争,这难道是糟蹋自己吗?与此相反,做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年薪一万镑,娶一位美丽的妻子,就是成功吗?我想,这一切都取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他认为对社会应尽什么义务,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但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醉美上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