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花了62年的时间,做了一件很cool的事情
2015/1/5 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随手翻了一本去年的杂志,认识了一个名叫叶景吕的人,他花了62年的时间,做了一件很cool的事情。

     事情乍一听上去,有点傻…… 叶先生每年都会选一个好日子,跑去影楼留影一张,一大老爷们每年去拍一张写真,确实是有点傻,可是这事情雷打不动地坚持了62年,意义就升华了。

     他的第一张照片拍自1907年,那还是清朝,最后一张照片摄于1968年,已是文革初期,拍完这张照片的2个月后,叶老先生离世。

     冲着同一个对象,用镜头持续地去记录,这种事情通常只有艺术家才会去做,但记录的主观意图太显而易见,反而像一个事先设计好的历史圈套。相比之下,由一个普通人无意之中完成的这么一件事,却更能触动人心,任他改朝换代,风雨飘摇,只气定神闲地做一件单纯的事情,哪怕是摆摆POSE,我觉得也很cool的。

     当62张老照片铺陈在你的面前,相信每一个人都会感动,反正我感动了很久。

     有他的介绍资料,叶先生是一个老派的中国男人,长相俊美,德行端正,斯文而体面,重仪表且爱时尚,想必有点自恋,后几句是我自己揣摩的;早年作为外交官的随从出使过英国,后回到福州定居,做过人家的大掌柜,解放后闲居家中,为人乐善好施,口碑甚好……

     喜欢这样的人,自有一种从容与笃定的腔调,碰到什么样的时代又有什么办法呢?日子总是要过的,人的命运总要和国运纠缠在一起,能使岁月变得静好,已是一种了不得的生活气度。

     主人公:叶景吕(1881-1968),福州人,身高1.69米。祖先朱聿键,朱元璋第二十三子之后,1646年,朱聿键隆武政权被灭后家族为生存改姓叶。

     1896-1901在英国伦敦中国驻英国大使罗丰禄处工作。

     1903-1937罗丰禄家族福州"九盛典当行"和"建盛茶叶店"大掌柜。

     叶景吕收藏邮票、玉器、砚台、钱币等,福州基督教青年会会员。

     =====================

     1907年,26岁的福州商人叶景吕拍下了这张照片。此后他每年都会给自己拍一张照片直到去世。这是清代末年,他还留着辫子。

    

     1909年秋天,慈禧、光绪先后去世,末代皇帝宣统登基。虽然叶景吕还有辫子,但在照相馆里的打扮已经变成了西装,领带还是当时时髦而复杂的温莎结。

    

     1912年,清朝灭亡,进入民国,叶景吕剪掉了辫子。

    

     1916年,袁世凯病故,黎元洪继任,军阀混战。叶景吕第一次在室外拍了照,穿着还是长袍、马褂、布鞋。

    

     1920年,新的马褂,没什么新意……那一年阿道夫·希特勒在慕尼黑组织纳粹党。

    

     1924年,中西混搭,马褂、布鞋加手杖太阳帽。末代皇帝溥仪被逐出宫。

    

     1932年,与之前赶时髦戴眼镜不同,今年叶景吕戴的是真正的老花镜。那一年中国东三省在日军攻击下全部沦陷。

    

     1935年,换上了崭新长衫。这一年国民政府派遣梅兰芳在内的文艺代表团访问苏联,同年著名影星阮玲玉服毒自杀身亡。

    

     1938年,叶景吕明显消瘦了。多国承认“伪满洲国”地位,同年在美国第一本超人漫画出版。

    

     1941年,叶景吕60岁,大半个中国还在被日军占领。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卷入世界大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叶景吕一身白色短衣长裤,坐在一张中西合璧的靠背椅上,摆出了一个读报的姿势。

    

     1950年,近70岁的叶景吕已经有点军人的风范了,同年抗美援朝开始。

    

     1953年,叶景吕第一次穿短袖照相。这一年斯大林去世,中国拒绝承认蒙古国独立。

    

     1959年,快80岁的叶景吕选择在儿童节那天拍照,还修补了门牙。刚刚结束大跃进的中国马上要进入三年自然灾害。

    

     1964年,列宁帽,口袋里插着一钢笔,右手拿着扇子。告别三年自然灾害后,人们的生活正在慢慢恢复到以往的水平。

    

     1968年,88岁的叶景吕最后一次拍照,此时文革刚刚开始两年。

    

     62幅照片中的叶先生,面相变化不甚大,如按今人的话来说,是帅气且不大显老的长相,直到最后一岁的照片仍显得挺拔矍铄,始终给人以精神充实、风雅蕴藉之感。照片中的人、照片外的世界,凝聚成厚重的个人与国家的品质及历史。

     这些几乎可以用迷人形容的照片形象,与当年来华的国外人士记录下的许多照片形成巨大反差,如果看过那些图片中破败的华北民居、嘈杂的广州商埠、呆板的皇亲贵戚、矮小的农民挑夫、表情木讷的士人、目光空洞的仕女,再看这光彩照人、血肉丰满的翩翩男士,历史的另一种面貌会刺激我们联想:这也许才是使泱泱大国的精神得以千年延续的血脉(也许并不见得叶先生便是那时的精英)。

     公卿士大夫的余脉,东南商埠的才俊,没有京城政网密布的压抑,也无广州城红毛番邦与市井俚俗之间的缺少缓冲与过渡,他既见过英吉利的世面,也怀有祖辈世家的傲气,更充满对将来世界的期望。

     他与他的家庭只是历史巨潮中的一叶扁舟,但他以自己的见识能力,对国、家与对自己一定都曾有所期许和坚持。即使晚年经历世事沧桑,也没有改变他从自家出身经历带来的某种精气神。

     80多岁了,耳朵弱于听,老眼弱于视,拄杖握于手,他仍要把白发梳得整齐,衣服穿得妥帖,眉梢嘴角留一丝安详平和的神情在年年岁岁之中。因为这不是他人、不是外来者在替“我”书写“我的历史”,而是“我”要为“我自己”在这世界留下记忆,“我”知道“我”是谁。

     我对这一位因以照片做自传而忽得显名的人物的想象,自然还缺少踏实的事实基础,也正其为我一己之想象,才满怀回首已是百年身的感慨。

     身体形象的流变,历史的流变,世界的流变,在凝固于62个时间点的62幅影像中,触手可及。人到底是怎样生存与历史之中的?人怎样去书写历史的真相?中国人是怀着怎样的心与情,生存于历史之中并书写自己的历史?不管岁月静好,还是乱世苟活,君子皆“不苟安”,也许这便是叶景吕先生坚持拍下这许多人生侧影的一点心情?(来源:《一站一坐一生:一个中国人六十二年的影像志》 )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