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历险记
2015/3/16 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RH阴性血,被称为“熊猫血”,可见是非常的稀有,当这种血型的产妇出现产后出血时,我们除了输血,还能做些什么呢?
作者:小红姐 来源: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又来了一个大熊猫。”
小文看着病历,对我说。
这天,产科门诊,来了一个RH阴性血的孕妇。
因为RH阴性血比较少,所以被亲切的称为“熊猫血”,而这种血型的孕妇,生孩子面临的最大危险就是:如果产后出血,很难找到如此多的血源。
小沈就是这种血型的孕妇,她是唐山人,因为这种稀少血型,当地医院劝她最好转到北京来生。所以,她来到了我们医院。
像小沈这样的特殊病人,一般都由我们科的副主任,李医生来接诊,李主任是留学美国和德国的双博士,业务水平全科人都是心服口服。
李主任给小沈检查后,各项指标还算正常,小沈的预产期是月底,李主任告诉她提前一个星期就要住院,防备早产。同时,也通知了血库,提前预备好备用血,以防万一。因为这种血型的血需要提前从中心血站调,即使在北京,也不宽裕。血库的张头对李主任说:“没问题,提前一个星期,我就把血准备好。”
谁知道,计划赶不上变化,距离小沈的预产期还有20天的时候,这天下午4点多,小沈突然感到下腹强烈阵痛,电话打到了产房,我说:“那你赶紧到我们医院吧。”
平时,从唐山到北京开车,最多2个小时,但这次,正好赶上晚高峰,路上足足用了三个多小时。等到小沈进到北京,她的羊水还破了,一家人的心吊到了嗓子眼。
晚上7点多,小沈的丈夫开着车终于抵达了我们医院门口,当时,小沈已经瘫在车子后座不能动弹,我和小橘子早已经守在了医院的门口,一看,宝宝的头已经露出来了。
我赶紧通知急诊医护人员,小橘子迅速联系手术专梯,保安老刘紧急送来推床。我从急诊室出来,手里拿着碘伏、手套、铺垫等医用物品,和小橘子一起把产妇抬上推床,小橘子在推床边安慰产妇,教她调整呼吸,不要用力,等进到产房再说。
可是,当我们把平车推进电梯,电梯关闭后,胎儿就出来了,我还没遇到这么快的急产,当电梯门打开时,李主任和小文他们在电梯口一看,宝宝都出来了,松了一口气,赶紧把小沈送入病房,剪掉脐带,清洁身体,5斤7两的男婴,Apgar评分还不错。
李主任说:“把小沈送观察室吧,一级护理,我怕她宫缩不好,计算一下失血量。”
小沈属于急产,我们将开始宫缩到产出胎儿小于3小时的都称之为急产。这种急产,对于胎儿和孕妇都有危险。对于胎儿而言,急产的孩子容易造成呼吸窘迫导致的窒息,也容易颅内出血,以及新生儿外伤。对于孕妇而言,如果孩子生得太快,就容易导致会阴撕裂、大出血以及感染。
而随后的情况也验证了李主任的担心。小沈的子宫一直没有收缩,胎盘剥离面血窦没有有效闭合,大量的血液从宫腔内涌出,病床都侵透了。我们把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多发生在产后2小时之内。产后出血为产妇重要死亡原因之一,在我国目前居首位。
李主任、姜医生和赵医生迅速赶到产房,一级急救流程马上展开。
赵医生马上给小沈压宫底促进宫缩。
李主任下达了一系列医嘱:
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200微克、直肠用药200微克、静脉联合足量宫缩剂
打开两路静脉输液通道,静滴胶体扩充血容量
防止失血后低体温等并发症,开启加温垫
通知血库马上准备输血!
李主任有条不紊地指挥着。
小文跑去给血库打电话,又迅速跑了回来。
“血库张头说,现在只有400 ml RH阴性AB型血!”
“先拿过来输上,再让他们联系中心血站。”
赵医生还在用力按压着小沈的宫底,这是促进子宫回缩的最有效的办法,只有子宫回缩了,流血才能停止,要不然,只有切除子宫一条路。
可是,没有效果,尽管输了400ml血,小沈的脸色还是惨白,搜集失血量的瓶子里,血还在慢慢的增多。抢救室里没有了嘈杂的说话声,都紧张的盯着医生们在抢救。
屋外,传来了救护车鸣笛声,肯定是去中心血站取血了。
李主任又拨通了电话:“张头吗,你再问问我们医院联系的RH阴性血的志愿者,能不能过来献一些,情况危急。”
我们医院平时也联系了一些RH阴性血的献血志愿者,就怕有紧急情况。
张头马上联系了志愿者,很不凑巧,人出差了,在上海。
怎么办?小沈的失血还在继续,人已经陷入了昏迷,谁都明白,如果没有血液的补充,肯定下不了台了。
半个小时,鸣笛声又响起来了,从中心血站拿回来2袋800ml的全血,只有这些了。可是,还是不够。
这时,姜医生已经替换下赵医生,继续按摩小沈的宫底,赵医生揉着已经抬不起来的左手臂,说:“要不,切除子宫吧。”
李主任摇摇头:“再等下,我看失血已经减少了。”
“可是,病人的失血太多了,血容量必须维持。”
“采取自体血回输。”
李主任又下了一道医嘱。在场的人都明白,如果再不起效果,真的只能切除子宫了。
所谓自体血回输,就是将产妇涌出的大量血液,经抗凝、离心、沉淀、过滤和浓缩后回收,再直接输入产妇体内。我们将收集好的小沈的自身血液,通过稀释回输技术,回输到了小沈的体内,终于维持住了小沈的血容量,在自体血的保证下,在各种治疗措施的共同促进下,奇迹出现了,慢慢的,姜医生感到小沈的子宫在回缩,出血也慢慢地停止了,小沈得救了。
就这样,一个不平静的夜晚平安度过,两天后小沈已经能下床活动了,一般状态良好,生命体征平稳,七天后就抱着小宝宝,痊愈出院了。
本文由“医学界妇产科频道”独家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标明作者注明出处!
服务医生,期待支持!《医学界》为旗下超150万读者诚邀广大界友分享您的佳作,让更多医生受益;如果您的文章被发布在《医学界》平台上,且未能联系到您本人,请速与我们小编联系:yxj-fck@yxj.org.cn。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