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 or 不切,知晓这些,再做定夺!
2015/3/25 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性感女神”安吉丽娜·朱莉继切乳之后,再度切除卵巢及输卵管。此新闻一出,引发了无数人对预防性器官切除的思考。有力顶朱莉此举英明者,认为防患于未然,值得提倡,亦有人认为做法太过,不值得效仿。那么,卵巢癌真的可以一“切”永逸,让ladies颐养天年吗?卵巢癌相关的内容有哪些呢?如何权衡预防性切除治疗的利弊?
作者:刘睿 来源: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对于预防性切除治疗,2010版ACOG临床指南中明确提到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家族性遗传史者,或非家族性遗传史但BRCA1、BRCA2基因检测阳性者,一经确诊则建议当完成生育计划或40岁以后行预防性乳腺、双附件切除术,防止癌的发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教授郎景和也曾提到过一位女教授,为了避免子宫出问题切除了子宫和卵巢,并赠其一条横幅:子宫诚可贵,卵巢价更高。为了青春故,两者皆可抛。看来预防性切除还是很受妇产科专家青睐和认可的。
看完这个故事,“痴迷”青春永驻又希望远离cancer(癌症)的ladies可能要对“切”动心了。不过,存在即合理,去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应该考虑它的两面性,估量其价值和意义所在,不可盲目跟从。下面笔者就具体介绍一下卵巢癌的相关内容。

卵巢癌的发病高危因素
遗传因素:
是目前最主要最确定的高危因素。约10%的卵巢癌与遗传因素有关。一级亲属中有1例以上曾患卵巢癌的女性,其患病风险较普通女性增加5%~7%。目前遗传学及流行病学研究已证实2种主要的卵巢癌遗传综合征,即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和遗传性非息肉结直肠癌综合征,患者家族中卵巢癌发病率均较高。
内分泌因素:
内源性或外源性雌激素的长期暴露,除通过反馈调节下丘脑-垂体功能增加卵巢活动损伤概率外,还可直接促进卵巢细胞生长、增殖。绝经后接受激素替代治疗,特别是应用单纯雌激素而无孕激素保护的妇女,卵巢癌发病风险显著增高,且风险值随服药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高,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多并发卵巢癌,这3种疾病均对雌激素具有依赖性。另外,在卵巢功能不全,如月经初潮推迟、卵巢早衰、绝经期提前、痛经、不育等人群中,卵巢癌也往往好发。
生育因素:
持续性排卵可使卵巢上皮细胞反复经历损伤-修复过程,从而发生恶性转化,增加罹患卵巢癌风险。因此,独身或终生未育妇女卵巢癌发病率较高,而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因卵巢停止排卵,故对卵巢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不孕症患者若频繁使用促排卵药物会加剧卵巢上皮损伤,使得卵巢癌发病风险增加。
饮食和精神因素:
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及肥胖均为卵巢癌高危因素,饮食中纤维素、胡萝卜素及维生素A、C、E缺乏也与发病有关,素食人群的卵巢癌发生风险低于非素食人群。另有分析发现A型血者卵巢癌发病率高,O型血者发病率较低。性格急躁及长期精神刺激,可导致宿主免疫监视系统受损,从而促进肿瘤的生长。
环境和职业因素:
卵巢对工业烟雾污染及香烟较为敏感,环境烟雾中的多环芳香烃化合物等能以强反应物形式破坏卵母细胞。每天吸烟超过20支的妇女闭经早,卵巢黏液性癌的发病率较不吸烟妇女高1倍,经常接触滑石粉、石棉等可诱发卵巢浆液性癌发病风险增高。
卵巢癌的临床表现
早期症状不典型,腹部包块和腹胀最为常见。晚期压迫症状明显。患者还可有低热、消瘦、贫血及恶病质,亦可出现腹股沟、锁骨上、腋下等处淋巴结的转移和肿大。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上述症状与常见的胃肠道、泌尿系或盆腔良性疾病相似。患者往往缺乏警惕或认为与严重疲乏、压力大等有关。与其他疾病相比,卵巢癌症状具有出现时间较短、出现频率和严重程度较高及多个症状同时出现等特点。
卵巢癌的治疗
基本治疗原则是以手术为主,在理想的肿瘤细胞减灭的基础上辅以化放疗等综合治疗,并视患者病情、年龄、对生育的要求等不同情况个体化实施,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消灭肿瘤。
预防性切除的利弊分析
切除的好处:
有研究表明,预防性卵巢切除术可以使有卵巢癌家族史或遗传史患者的卵巢癌发生的危险降低96%,同时使此类患者乳腺癌发病率降低53%,可谓一举两得。
2、临床资料显示预防性卵巢切除可减轻有相关疾病家族史或遗传史女性的心理恐惧,提高生活质量。
不推荐切除的理由:
1、卵巢为女性的重要器官,具有生殖及内分泌功能绝经后的卵巢仍有内分泌功能,也能产生对妇女健康有益的甾类化合物包括雌激素及雄激素,手术切除仍有多年功能的卵巢,使雌激素及雄激素水平下降,导致一系列激素症状的发生。
2、保留卵巢者卵巢癌发病率并未增加丹麦一妇产科医师将22135例因良性疾病行全子宫切除保留一侧或双侧附件者与普通妇女( 2554872人) 进行了比较,随访12.5年,手术组发生卵巢癌的危险为2.1%,普通人群则为2.7%,保留卵巢的卵巢癌发生率并未增加。
3、预防卵巢癌发生的代价大切除60~120对卵巢才可预防1例卵巢癌的发生。
4、有发生原发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的可能性。
5、虽然目前有充足的资料证明预防性切除对有显著家族史和遗传倾向的卵巢癌高危妇女有保护作用,但无确切资料说明该手术对低危组有益处。临床医师建议对65岁以下的无卵巢癌发病高危因素的女性实施预防性附件切除术要十分谨慎。
6、临床研究表明,单纯子宫切除而保留卵巢能够有效降低卵巢癌的发生。
7、卵巢切除之后会迅速出现绝经综合征,雌孕激素替代疗法可以缓解绝经综合征的相关症状,但是雌孕激素替代疗法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所以切除附件或卵巢同时或者之前就应切除乳腺(像朱莉一样)。这个不知道ladies能不能接受?
笔者认为,对于预防性乳腺或附件切除术不应一蹴而就,要讲究个体化防治策略,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生育需求和不同的高危人群而定。当然患者的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家庭经济因素也是不能忽略的,不同的人群要选择不同的优化方案。对于卵巢癌的预防目前还没有达成共识,没有最好的预防策略,适合自己的方案才是最好的!所以,各位ladies,自己的乳腺和附件,一生也就长这么一次,切了就没了!用人造的,你们真的能习惯吗?!切,或者不切,都应三思而后行!!!
参考文献:
[1] 尚立新,赵雯,王心。卵巢癌的诊治与预防[J].人民军医,2013,01(56):105-108.
[2] 季天叶。预防性切除术是防癌绝招吗?[J].环境与生活,2013,06(54):64-67.
[3] 黄林。预防性卵巢切除对预防卵巢癌的价值及可行性[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4,06(02):6-9.
[4] CheneG,LamblinG,LeBail-Carval ,et al.Prophylactic salpingectomy or salpingo-oophorectomy as an ovarian cancer prevention?[J].Presse Med. 2015 Mar;44(3):317-23. doi: 10.1016/j.lpm.2014.07.024. Epub 2015 Jan 8.
[5] Breda AS, Blaak?r J.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after salpingo-oophorectomy in BRCA 1/2 mutation carriers does not increase the risk of breast cancer.Ugeskr Laeger. 2014 Sep 15;176(38)。 pii: V03130186.
本文为“医学界妇产科频道”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作者出处。
服务医生,期待支持!《医学界》为旗下超150万读者诚邀广大界友分享您的佳作,让更多医生受益;如果您的文章被发布在《医学界》平台上,且未能联系到您本人,请速与我们小编联系:yxj-fck@yxj.org.cn。

按住图片3秒钟,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一键关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