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短效口服避孕药,你有什么不放心的?
2015/7/18 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作者:陈和平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医学界》转载本文已获得授权)

     短效口服避孕药是国内外使用最早、最广、最成熟的一类避孕药,其优点是避孕效率高,平均达99.96%,不良反应小。这类避孕药多由雌激素和孕激素2种药配合组成,各种短效口服避孕药的主要区别是所含孕激素种类的不同,因此,其特性也不同。

     这类药物除避孕作用外,还有其他作用。例如:含醋酸环丙孕酮的避孕药有抗雄激素的作用,可治疗痤疮;含屈螺酮的避孕药有抗雄激素和抗盐皮质激素的作用,可治疗痤疮,保持体重和缓解经前症状。

     因此,妇女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向医生咨询后选用。短效口服避孕药的服用一般都需要从月经来潮时1~5天开始(具体服法参见药物说明书),连续服21~22天,中间不能间断,服药期间才有避孕效果,因此需要每天服药。

     【目前国内常用的短效口服避孕药有复方炔诺酮片、复方甲地孕酮片、复方左炔诺孕酮片、左炔诺孕酮炔雌醇三相片、复方醋酸环丙孕酮片等,国外引进的有妈富隆、达英-35、优思明等。】

     短效口服避孕药有哪些优缺点?

     目前新型短效口服避孕药除避孕的作用外,还可给育龄妇女带来很多非避孕的健康益处。

     优点

     可降低因妊娠和分娩异常而引起的孕产妇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宫外孕、葡萄胎、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的发生风险;降低良性乳房疾病发生率;减少盆腔感染发生率;调整月经周期,减少月经出血量,减少因月经过多而引起的缺铁性贫血,减轻痛经;有助于改善痤疮症状。

     缺点

     服药者需高度自觉,每天按时服药。服药初期可能出现恶心、头晕等,通常在第3个月时就会消失。服药者可能在2次月经期之间有点滴出血,尤其是服药的头2个月。少数妇女在服药的初期可能有乳房肿胀和触痛感,其后能自行消失。个别妇女可能发生情绪激动或体重增加。

     服用短效口服避孕药应注意哪些问题?

     短效口服避孕药有效性很高,如果按规定服药,避孕有效率>99.96%,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未按药物说明书使用。例如最常见的是漏服时间>1天且没有及时补救。

     ①服药前应向医生详细咨询,做必要的检查(如血压、乳房、妇科、盆腔B超、宫颈细胞学、肝肾功能等检查),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了解药物的优缺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②按时服药,每天固定时间服药,以睡前服为宜,养成习惯,避免漏服。

     ③避孕药片潮解或破碎,可影响避孕效果,不宜服用。

     ④服药期间发生腹泻、呕吐,会影响药物吸收,应加用外用避孕药具。

     ⑤避免同时服用影响药效的药物,如利福平、氯霉素、氨苄青霉素、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利眠宁、非那西汀、吡唑酮、克霉唑、呋喃妥因等药物,如长期服用这类药物宜改用其他避孕方法或加大避孕药剂量。

     ⑥服药妇女应定期随访检查(血压、乳房、妇科、盆腔B超、宫颈细胞学、肝肾功能等),对有相对禁忌证的,服药期间更应加强随访,如有异常(下肢肿胀疼痛、头痛、视力障碍、右上腹痛等)及时诊治。

     服用避孕药是否会影响怀孕?

     育龄女性口服短效避孕药能有效避免意外妊娠,保护生殖健康,不影响今后怀孕。服避孕药停药后3个月内恢复排卵者为80%,1年内恢复排卵者为95%~98%,因此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停用口服避孕药后能够很快恢复排卵、怀孕。

     停药时年龄在40岁左右的妇女,排卵时间的恢复有延迟的趋向,可能与服药妇女年龄偏大,卵巢功能自然衰退有关。

     避孕药对胎儿的影响有哪些?

     口服避孕药对胎儿的影响与避孕药的剂量及停药后受孕的时间间隔有一定关系。随着现代复合型口服避孕药中雌激素含量的减少,以及孕激素质量的提高,在停服避孕药后,机体即可恢复排卵功能,无子代致畸效应。

     凡因漏服药而怀孕者、或妊娠后继续服药者,是否终止妊娠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后决定。计划妊娠者建议停用避孕药,改用避孕套避孕,3个月后再怀孕,较为安全。

     口服避孕药与肿瘤的发生有关系吗?

     目前全世界有许多妇女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经过50多年大量的研究和观察,多数文献报道甾体避孕药能显著降低乳腺良性疾病的发病率,包括纤维腺瘤、慢性囊性乳腺病。

     有多项研究报道证实,口服避孕药有预防卵巢癌的作用,并且卵巢癌发生的风险随口服避孕药使用时间延长而降低。避孕药对子宫内膜有保护作用,可抑制内膜增生,有助于防止大多数内膜癌,服用避孕药物时间越长防护作用越大。

     有关避孕药与乳癌和宫颈癌的关系仍存争议,尚无定论。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