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2015/7/24 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点击上方蓝色“医学界妇产科频道”加关注哦↑

    

     作者:郭宏霞、杨孜

     来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摘要

     随着免疫学的进展,妊娠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AID)越来越多地被发现。妊娠与AID之间的相互影响,往往与不良妊娠结局相联系。因此,如何在孕前识别高危人群或潜在发病者、如何在孕期发现患病者,以及如何对已确诊AID患者进行恰当的病情评估及管理,减少AID对母胎的影响,是产科及多学科共同关注和管理的重要问题。

     妊娠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监察与处理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AID)在育龄期女性并不少见。妊娠合并AID时,自然流产、早产、胎儿生长受限(FGR)、羊水过少、胎死宫内、子痫前期-子痫(preeclampsia eclampsia,PE-E)、HELLP综合征等各种并发症明显增加。由于孕前的隐匿性以及妊娠和分娩激素水平的变化,有部分隐匿和不典型病例显性化,有部分病情复发或加重。因此,如何在妊娠前、妊娠期及分娩期、甚至产后,及早识别AID,实施监测与管理,是产科与多学科医师共同面临的问题,是降低AID母儿损害的关键。

     1.妊娠相关且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AID是机体免疫系统呈现出的各种疾病状态,共同特征是存在一种或多种自身免疫抗体(AAB)。可单独存在,常为多种AID合并存在。分为系统性和器官特异性AID,前者也称为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autoimmune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ACTD)。ACTD特点是:以血管和结缔组织慢性炎症病理改变为基础,病变可累及多个系统。产科常见的AID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CTD)、抗磷脂综合征(APS)、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干燥综合征(SS)、系统性硬化症(SSc)、类风湿性关节炎(R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等。另外,桥本甲状腺炎(HT)、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raves病)、1型糖尿病(DM)等为器官特异性AID。关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是一种综合征,可有SLE、PM/DM、SSc等临床表现和高效价的抗核糖核蛋白(RNP)抗体,被认为是某种疾病的中间过程或亚型,为有特色的未分化类型。而UCTD虽有较少的多个AID临床和免疫学特点,但不能满足任何一种疾病特定标准,属于全身性自身免疫病。对非妊娠期女性来说,血清AAB阳性而无临床症状者,不足以诊断某种AID,也无需干预。但在妊娠期可影响胎盘发育,进而导致胎盘性相关的母胎并发症。无论是MCTD还是UCTD,即便被认为不典型和轻度损害者却都可相关于各种妊娠并发症。

     2.AID相关免疫学和生物化学指标

     了解AID相关免疫学和生物化学指标有助于围孕期和孕期主动、及时查找和识别AID。

     2.1 非特异性自身免疫抗体

     抗核抗体(ANA)是一类能与多种细胞核抗原反应的AAB,许多AID都可以出现阳性。在SLE、SS、PM/DM、SSc、RA及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AITD)等绝大多数患者均可检出ANA,未经治疗的SLE患者几乎95%以上能够检出较高滴度的ANA。因此,ANA可作为AID的筛选试验。在非孕期一般认为血清ANA滴度在1∶80以上才有临床意义,而且与疾病的活动无关。但在妊娠期,要注意依据母体-胎盘-胎儿表现的病理倾向和状况在异常滴度者中进行追查。

     2.2 常见特异性自身免疫抗体

     2.2.1 SLE相关特异性抗体抗ds-DNA抗体:

     SLE的标志性抗体之一,活动期70%~90%抗体阳性;抗Sm抗体(抗核糖蛋白抗体): 30%的SLE病人可检测到抗Sm抗体;抗nRNP抗体(抗核糖核酸蛋白抗体):约40%SLE可检出抗nRNP抗体,与抗ds-DNA抗体同时存在时,则可出现肾损害。抗nRNP抗体阳性者,雷诺现象、瘢痕盘状损害发生率增加;抗rRNP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在精神症状发作前及发作期抗rRNP抗体效价升高。

     2.2.2 APS相关抗体

     (1)抗心磷脂抗体(ACA):主要是IgG和IgM型。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和复发性自然流产(RSA)主要与IgG型有关;而IgM型与溶血性贫血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有关。ACA阳性SLE患者血管炎、溶血性贫血、心脏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率明显增高,血清及脑脊液中ACA的检测有助于神经精神性狼疮的临床诊断。

     (2)狼疮抗凝物(LA):为IgG、IgM或两者混合型,主要存在于SLE、APS等,还可见于动静脉血栓形成患者。LA在体外具有抗凝作用,在体内则具有促凝及血栓形成作用。应在抗凝治疗前或停用口服抗凝药至少l周后进行检测。

     (3)抗β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