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医生学习的三个层次
2015/9/20 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导语:从医学院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我才真正领悟到“医生从医学院出来后只是半成品,毕业后的继续教育才是另一个层面学习的开始”这句话的意义,今天结合我自己的成长经历,说说学习这件事。

     整理:关月

     来源:“医学界杂志”微信号

     “选择医生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一辈子的学习,永远有一股力量会推动你不断去学习”,在9月17日举行的“变革·新医疗高峰论坛暨‘医生站’发布会”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党委书记江帆向大家分享了自己极有借鉴意义的学习经历。

    

     图示:江帆(左二)在“医生站”发布会上与医生交流学习话题

     起初我认为学好教科书就是学习的全部

     在学校读书那会我以为,只要我把内外妇儿那些厚厚的书上的内容都掌握了,就能做一名好医生了,于是我的目标就是努力学好教科书内容。后来听到了哈佛大学一位医学院院长的一段话,他说“医学生在校期间所接受的知识,有一半在10年内将被证明是错误的,而更糟糕的是,没有一位老师知道哪一半是错误的”。

     从那时起我就觉得,我这辈子可能都要不断地读书、学习,也就是说,除了学校里学习的教科书,还要不断了解全世界在我这个领域、这个专业的发展动向。所以我开始关注我们医学领域使用最多的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的PubMed,只要我的专业有新文献出版,我就可以了解。

     开始涉足不同专业

     这时,我感觉自己已经与时俱进了,能及时了解自己专业的内容更新。

     但我在美国学习的时候,有一次带教我的老师和我聊天:“我发现你看文献很努力,但是很局限,你只看自己专研的这个领域,可以看得很深,但是知识面就会非常窄,这对你的专业发展还是会有影响。人是非常复杂的生物体,各个器官、系统领域都是相通的,你只了解自己所感兴趣的那个小点,并不利于你的学习发展。”听到这个话之后,想想很有道理,但这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不仅需要对自己的专业有深入了解,还需要对其它医学专业的前沿发展也有所了解。于是我又开始网上关注临床医学的顶级学术期刊,像新英格兰、柳叶刀、JAMA等,每个星期收到邮件,可以了解这些顶级杂志上新的研究发展和临床新技术。

     选择好的助学工具

     学无止境!学医更是!在国外时,我不止一次看到医院医生集中讨论病例或开会的房间里,桌子上会有NATURE、SCIENCE这样的自然科学杂志,临床医生也会经常翻阅。而在我们医院持续了17年的疑难杂症门诊上,我也曾经看到多位头发花白的老专家们会翻阅这些自然科学的顶级杂志。其中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告诉我说: “科学是相通的,看一些自然科学领域的杂志,对你的医教研工作都会很有帮助。”

     醍醐灌顶!但是,毕竟时间是有限的,一周7天每天24小时,繁忙的医教研工作之余,能够用来充电的时间毕竟有限,有的时间还是非常碎片化的。机缘巧合,也是同道推荐,自己无意看到了国内现在做的比较好的几个APP,不仅把每周自然科学最前沿的研究和进展进行翻译,浓缩后及时发布,还会有相关领域的专家点评。这样的互联网工具,给了我们非常好的学习机会,尤其是自己可能并不熟悉的领域,可以非常快且准确地捕获信息点。如果是自己感兴趣的,可以找来原文再读读。因此,我关注了国内几个比较好的微信公众号及网站,其中也包括《医学界》。通过这些专业的网络平台学习,好处是可以充分利用起我的碎片时间。当然,前提是这些专业网站和公众号提供的信息必须是准确的,尤其是从国外翻译过来的内容。

     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教科书是经典,老师教学是传承,互联网学习是更新。很高兴有医学界杂志,包括“医生站”这个平台,希望《医学界》的公众号和“医生站”的app能不断追求卓越、追求品质,真正成为医生成长的助力器!

     (本文为“医学界杂志”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出处。)

    

     一个好医生的自我修炼:

     每天打开医生站,

     听专家讲座、看学术资讯、涨临床水平!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