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慧霞:妊娠期糖尿病分娩期及产后管理
2015/11/5 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点击上方蓝色“医学界妇产科频道”加关注哦↑
?
GDM患者及其后代均是公认的糖尿病的高危人群,GDM患者产后患2型DM的危险明显增加。
作者:杨慧霞
来源:《全科医学论坛》
分娩时机
1.不需要胰岛素治疗而血糖控制达标的GDM孕妇,无母、儿并发症的情况下,严密监测下,可等到预产期,仍未自然临产者采取措施终止妊娠。
2.孕前糖尿病及应用胰岛素治疗的GDM者,如果血糖控制良好,无母、儿并发症的情况下,严密监测下,孕39周后终止妊娠;血糖控制不满意者或者出现母、儿并发症,及时收入院密切母儿并发症,终止妊娠时机采取个体化处置。
3.糖尿病伴发微血管病变者,或者以往有不良产史者,在严密监护下,终止妊娠时机需要采取个体化处置。
分娩方式
糖尿病本身不是剖宫产的指征,决定阴道分娩者,应制定产程中分娩计划,产程中密切监测孕妇血糖、宫缩、胎心变化,避免产程过长。
选择性剖宫产手术指征有糖尿病伴严重微血管病变及其他产科指征。孕期血糖控制不好,胎儿偏大尤其估计胎儿体重在4250g以上者或既往有死胎、死产史者,应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分娩期及围手术期胰岛素的使用原则
使用原则
手术前后、产程中、产后非正常饮食期间停用所有皮下注射胰岛素,改用胰岛素静脉滴注,避免出现高血糖或低血糖。供给足够葡萄糖,以满足基础代谢需要和应激状态下的能量消耗。供给胰岛素以防止DKA的发生,控制高血糖,并有利于葡萄糖的利用。保持适当血容量和电解质代谢平衡。
产程中或手术前的检查
必须测定血糖、尿酮体。选择性手术还要行电解质、血气、肝肾功能检查。
胰岛素使用方法
每1~2h监测血糖,根据血糖值维持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孕期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者计划分娩时,引产前一日睡前中效胰岛素正常使用;引产当日停用早餐前胰岛素;给予静脉内滴注生理盐水;一旦正式临产或血糖水平减低至3.9 mmol/L以下时,静脉滴注从生理盐水改为5%葡萄糖液并以100~150ml/h的速度输注,以维持血糖水平大约在5.6mmol/L左右;若血糖水平超过5.6mmol/L,则采用5%葡萄糖液,加短效胰岛素,按1~4U/h的速度静脉输注;血糖水平采用快速血糖仪每小时监测1次,调整胰岛素或葡萄糖输注的速度。也可按照下表的方法调控血糖。
妊娠合并DKA的处理
临床表现及诊断
恶心、呕吐、乏力、口渴、多饮、多尿,少数伴有腹痛;皮肤黏膜干燥、眼球下陷、呼气有酮臭味,病情严重者出现意识障碍或昏迷;实验室检查显示高血糖(>13.9mmol/L)、尿酮体阳性、血PH<7.35、CO2CP<13.8mmol/L、血酮体>5mmol/L、电解质紊乱。
发病诱因
妊娠期间漏诊、未及时诊断、治疗糖尿病;妊娠期间胰岛素治疗不规范;妊娠期间饮食控制不合理;产程中和手术前后应急状态;合并感染;使用糖皮质激素等。
治疗原则
给予胰岛素降低血糖、纠正代谢和电解质紊乱、改善循环、去除诱因。
具体措施
(1)血糖过高者(>16.6mmol/L),胰岛素0.2~0.4U/kg一次性静脉注射。
(2)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0.9%NS+RI,按胰岛素0.1U/kg/h或4~6U/h的速度输入。
(3)监测血糖,从使用胰岛素开始每1h监测一次血糖,根据血糖下降情况进行调整,要求平均每小时血糖下降3.9~5.6mmol/L或超过静脉滴注前水平的30%。达不到此标准者,可能存在胰岛素抵抗,应将RI加倍。
(4)当血糖降至13.9mmol/L时,将0.9%NS改为5%的葡萄糖液或葡萄糖盐水,每2~4g葡萄糖加入1U胰岛素,直至血糖降至11.1mmol/L以下、尿酮体阴性、并可平稳过渡到餐前皮下注射治疗时停止补液。
注意事项
补液原则先快后慢、先盐后糖;注意出入量的平衡。开始静脉胰岛素治疗和患者有尿后要及时补钾,避免严重低血钾的发生。当PH<7.1、CO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