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年,医生们的职业前景咋样?
2015/11/22 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点击上方蓝色“医学界妇产科频道”加关注哦↑

    

    ?

     在医疗环境严峻的当今,“互联网+”时代在未来10年里能为医生职业前景做出什么样的贡献?

     编辑:岚逸筠篁

     来源:“医学界”微信号

     11月19日下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进行的“瑞金人文周”活动中,《医学界》创始人兼CEO陈奇锐先生就“互联网+”与医生的职业前景的关系与参会者进行交流。以下是陈奇锐先生的演讲摘要:

    

     《医学界》CEO陈奇锐先生(右一)与参会者合影

     现状很严峻,前景很乐观

     如何去判断一个医生是顶尖的医生,也就是“TOP医生”?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被患者所信任、要有出众的技术、以患者为中心。同时符合这3个条件的医生,我们可以认为他是一个“TOP医生”。

     对于一个医生来说,首先必须是有治病的能力,在拥有治病的能力的基础上,然后有精力、有兴趣的可以做科研。但是现在的体制上有问题,不应该强迫医生去科研而是应该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当然从主观的角度上讲,成为一个“TOP医生”也需要条件。

     首先,你必须喜欢和擅长这个职业。因为喜欢,你才能干这一行;因为你擅长,你才能比别人干得好。这样作为医生不仅容易干得出色,也能长时间地坚持下去。

     然后就是要有适当的回报。原则上,做喜欢和擅长、有社会价值的事儿都会有回报,但是现在医疗领域有个问题就是医生的回报周期太长,回报预期不确定性大。现在无论你是哪个学历毕业的,都要规培,规培生的收入很低,连在上海租个房子都困难。现行的规培制度如果不考虑这个问题,可能导致今后10年的合格医生供给大幅下滑。

     当前,医生的职业现状很不乐观:

     1、我们医生的合法收入太低,低收入不能吸引优秀的人才,这是件悲哀的事。

     2、工作强度很大,以上海为例,20年来上海的手术量大约增加了3倍,但麻醉医生人数只增加了50%,这意味着人均工作量增加了2倍,最直观的结果就是全国麻醉医生猝死的消息不断出现。

     3、荣誉感低,尤其是在基层,基层医生现在只能干点公共卫生,收入低,诊断治疗也不是重点,有追求的医生不会有职业成就感。

     如果未来医生要成为高收入、有职业成就感的职业必须自由执业和市场开放,这两者是必要的因素。市场开放是自由执业的前提,否则即使批准了医生自由执业,医生也没地方去。不仅如此,现在中国医疗的问题是市场开放、价格改革、医药分家、自由执业都没解决。所以医改路还很长。

     如果我们给中国的医疗做个PEST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医生的职业前景还是乐观的:

     1、经济因素:经济增长推动需求上升;

     2、社会因素:老龄化导致医疗需求增长至2050年;

     3、技术因素:移动互联网的“便携、即时、精准、高频”带来用户连接能力上升。

     最重要的是政治因素,现在还不明朗,未来5到10年,还有很大的希望和挑战。

     互联网如何帮助医生提高自身?

     虽然现在中国医疗格局短期内存在困难,但是对于未来我们还是充满希望的,虽然医生个体很难改变整个医疗,但成为好医生还是力所能及的。那要如何成为一个好医生呢?

     我们《医学界》开发了“医生站”APP。“医生站”给医生们提供了交流和学习的平台。由于绝大多数的普通医生缺乏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他们的技术提升,受到制约。还有些大医院的住院医生,他们平时工作繁忙,很难抽空听医院里安排的讲座。我们邀请了各学科的专家来做讲座,而医生们忙完手上的工作后也可以在手机上看讲座的直播,也可以随时随地看回放。

     《医学界》做两件事:服务医生,改善医疗。服务医生是改善医疗的前提,没有好的医生何谈改善医疗呢?当今中国医疗最大的问题之一,是医生们水准的均质化,这是分级诊疗的前提,也是解决看病难的前提条件。“医生站”为医生们提供更便捷的学习交流的机会,《医学界》呼吁改革,推动变化。相对于经济价值,《医学界》和“医生站”的社会价值更大。我们也希望今后这个平台成为自主开放的移动平台,欢迎医生们参与分享知识和互相学习。

     (本文为“医学界”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注明出处。)

     如何下载医生站?

     按住图中二维码3秒钟,识别二维码后,按提示步骤下载并安装。

    

     一个好医生的自我修炼:

     每天打开医生站,

     听专家讲座、看学术资讯、涨临床水平!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