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筛查策略和预防措施
2016/3/9 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子宫内膜癌缺乏特异性症状,有哪些检查方法可以辅助诊断呢?

     作者:付虹

     来源: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是女性生殖器官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又称子宫体癌,是指原发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其中多数为起源于内膜腺体的腺癌,称子宫内膜腺癌。近年,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呈上升趋势。在发达国家,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在我国,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在北京、广州等经济发达的地区,子宫内膜癌已替代宫颈癌,居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首位。子宫内膜癌发病率上升与人类生存时间延长、生活习惯改变导致的肥胖、糖尿病、高血压为主的代谢综合征增多等有关。

     及早发现子宫内膜癌癌前病变及早期子宫内膜癌,有助于对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多项研究表明,未治疗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患者,50%会在10年内发生子宫内膜癌。I期子宫内膜癌生存率约80%,因此早期发现子宫内膜癌可显著改善预后。子宫内膜癌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阴道不规则流血,缺乏特异性症状,主要依靠辅助检查的方法检查和诊断,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检查方法。

     【无创性筛查】

     1、血清学标志物CA125和HE4(人附睾蛋白)的检测

     通过血清学标志物CA125和HE4的检测对诊断子宫内膜癌有参考价值。

     多数研究认为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CA125阳性率不高,因此,术前CA125的测定多用于晚期有无子宫外转移及病情的监测,CA125>35U/ml提示伴有子宫外转移、淋巴侵润,而CA125<35U/ml则少有子宫外转移。

     2、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厚度,并观察血流阻力

     一项大样本多中心巢式临床研究提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筛查,对于绝经后妇女,超声下子宫内膜厚度>5mm,子宫内膜癌及内膜非典型增生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达80.5%和85.7%,可以作为子宫内膜癌的筛查方法之一。

     3、核磁共振成像

     核磁共振成像因其术前诊断肌层侵润的敏感性为92.6%,准确率为93.1%,优于超声检查的54.1%和58.5%,因此通常用于已确诊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术前分期,而不作为筛查内膜癌的手段。

     【有创性筛查】

     子宫内膜病理学检查作为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诊断的金标准。

     1、诊断性刮宫

     如可疑患者有子宫内膜病变,可行刮宫取子宫内膜送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因其为有创手术,术后可能会出现出血、感染、子宫穿孔、宫腔粘连等并发症的风险,另外,由于是盲刮,标本满意率低和取材局限,易存在漏诊。

     2、宫腔镜下取子宫内膜标本病理检查

     在宫腔镜直视下操作,减少了由于盲刮带来的漏诊风险,提高了取材的准确度有益于病理检查的准确性,同时可减少出血、感染、子宫穿孔等并发症的风险。

     无论哪种方法,都应对子宫内膜组织进行全面的病理学检查,包括组织类型、细胞分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及DNA倍体数检查。

     此外,还有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子宫内膜微量组织病理学检查,目前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仍然不能替代病理组织标本的检查效果,并且缺乏细胞学家一致认可的细胞学诊断标准,至今在推广使用中有一定难度。

     有研究发现子宫内膜取样器可以用于不孕症患者内膜检测,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符合可达100%。说明子宫内膜微量组织病理学检查可用于子宫内膜癌的筛查,病理医师的参与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预防

     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增高,尤其是I型子宫内膜癌,与以下因素有关:

     1、无排卵:主要见于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囊卵巢综合征。因排卵障碍子宫内膜长期受雌激素刺激而无孕激素拮抗所致。

     2、月经生育因素:初潮年龄小、绝经延迟、不孕、不育或少育增加子宫内膜癌的风险,这与子宫内膜累积的高雌激素和低孕激素暴露有关。

     3、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多存在排卵障碍、肥胖、胰岛素抵抗和高雄激素血症,无孕酮拮抗的雌激素、高雄激素血症、继发于胰岛素抵抗的高胰岛素血症、肥胖及脂肪因子交叉协同作用,致使子宫内膜发生不典型增生甚至癌变。

     4、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被称为子宫内膜癌“三联症”。绝经前肥胖患者往往伴有黄体期孕激素分泌不足,或伴有月经失调甚至闭经,绝经后肥胖患者脂肪组织多,其腺外转化作用强,故令子宫内膜长期受到缺乏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作用,而增加了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5、外源性雌激素:临床多见于长期单独应用雌激素补充治疗的绝经或早衰患者及长期使用他莫昔芬的乳腺癌妇女。他莫昔芬是乳腺癌常用的内分泌治疗药物。他莫昔芬与不同的靶组织受体结合后具有抗雌激素作用和类雌激素作用。研究证实他莫昔芬在绝经前子宫表现为抗雌激素作用,而在绝经后子宫表现类雌激素作用,这就解释了一些研究未发现绝经前乳腺癌患者服用他莫昔芬增加了内膜癌风险的原因。

     6、子宫内膜增生:未治疗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患者,50%会在10年内发生子宫内膜癌。

     7、其他因素:一般而言,经济发达地区,高脂、高糖、低纤维饮食结构及缺乏锻炼人群子宫内膜癌发病率较高。

     针对上述因素,预防如下:

     1、终生遵循健康的饮食模式。美国《2015-2020年美国居民膳食指南》所给出的部分膳食核心推荐如下:关注食物的多样性;限制添加糖、饱和脂肪和钠摄,应选择低添加糖、低饱和脂肪、低钠的饮食模式,减少高添加糖,高饱和脂肪,高钠食物及饮料的摄入;选择更为健康的食物和饮料。

     2、运动起来,不做宅女;

     3、减肥,可以远离许多疾病;

     4、纠正紊乱的月经,调节规律的排卵;

     5、在适宜的年龄怀孕分娩;

     6、积极有效的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增生尤其是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糖尿病、高血压;

     7、对于服用他莫昔芬的乳腺癌患者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子宫内膜的评估和检验。

     8、不乱吃乱抹含雌激素的药物和保健品。

     参考文献:

     1、《中华妇产科学》第三版,主编曹泽毅。

     2、《关于子宫内膜癌筛查的思考》魏丽惠《中华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5年第7卷第1期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yxj-fck@yxj.org.cn 来稿邮件主题为:【投稿】医院+科室+姓名

     小编微信:dq010110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