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涛教授:生孩子是自然过程,越少干预越好!
2016/8/14 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今日,第二届东方妇产科学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圆满落下帷幕,大会的最后一天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鲜事儿?赶紧来看现场的最新报道。
作者:kuku兜
摄影:孙国根老师
来源: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历时3天,备受瞩目的第二届东方妇产科学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圆满落下帷幕。会议充分体现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大会宗旨。会中学术氛围浓厚、专题报告精彩纷呈、大咖手术视频论剑争锋、学术交流青春飞扬,为中国乃至世界妇产科学的发展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

在8月14日上午的大会特邀报告中,中国“宫腔镜之母”夏恩兰教授利用宫腔镜手术录像与病例结合的新颖形式,将子宫腺肌病(尤其是囊性子宫腺肌病)在宫腔镜下的特点娓娓道来。报告精彩绝伦,手术录像中夏教授精湛沉稳的宫腔镜操作令与会者叹为观止。

夏恩兰教授
来自美国加州大学的Antoni J.Duleba教授介绍了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最新治疗策略,提出了应用他汀类药物联合白藜芦醇的治疗新策略。其中,他汀类药物能降低雄激素,恢复卵巢排卵功能,改善心血管功能;白藜芦醇不仅能降低雄性激素,还能提高体内胰岛素的敏感性。

Antoni J.Duleba教授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妇儿部部长廖秦平教授着重介绍了HPV筛查分流策略,详细讲解了HPV分型定量检测的临床价值,并就阴道微生态评价系统做了简明的介绍,提出了“抗菌——修复——恢复微生态”的阴道炎症治疗原则,报告内容令人眼前一亮。

廖秦平教授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主任童晓文教授则幽默地从“上帝”的视角看女性盆底,介绍了“下盆底”与“上盆底(大脑)”的微妙联系,使与会者对女性盆底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的认识及启发。

童晓文教授
开幕式以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院长段涛教授的《新产程 vs. 积极产程管理》报告完美收官。段教授打破了传统分娩应严格按照Friedman产程图标准的观念,介绍了张军教授对美国6万多例产妇进行回顾性研究而绘制的新产程图,并向与会者抛出了疑问:若按照Zhang产程图,那么相应延长的产程应如何管理?
产程新曲线 vs. 旧曲线,孰优孰劣?

由上图可见,与传统的Friedman产程相比,新产程有以下4大特点:
无典型的潜伏期和活跃期;
无典型的潜伏期进入活跃期的模式;
宫口扩张速度不恒定;
平均产程曲线平滑而缓慢。
这一新产程到底靠不靠谱呢?演讲中,段涛教授引用了日本学者2010年发表于《美国妇产科学杂志》对于产程曲线的研究,研究发现现代单胎足月妊娠女性的平均产程曲线确实发生了变化。这项研究也进一步认可了新产程。

为了进一步研究新产程是否也适用于中国产妇,由张军、段涛等教授在2015年发起了《中国分娩研究》,试图通过前瞻性研究了解中国的产程情况,建立中国人自己的数据和标准,让我们一同期待此项研究的成果。
如何应对新产程带来的新问题?
答案:积极产程管理
段涛教授指出,若按新产程的标准来管理分娩,则产程会出现这样的新变化:
潜伏期延长不再是手术指征;
由于临产定义不准确,潜伏期可大幅延长;
在潜伏期应更多地提供精神、心理、休息及饮食支持;
宫口3cm至4cm可以长达6小时,宫口6cm之后加速;
第二产程可以长达4小时,甚至更久。
为解决这一新产程变化带来的诸多问题,段教授强调: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要积极的产程管理。早在1969年,这一概念便由O’ Driscoll医生提出,之后Dublin医生经过40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
“积极产程管理”主要针对足月、单胎、头先露、自然临产的初产妇。这一概念必须以严格的临产定义为基石,以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提高12h内阴道分娩率为目的,尽最大程度避免宫缩不佳而导致的难产。
当谈到临产定义,段涛教授略显遗憾。由下表可见,对于“临产”定义,国内外产科界各执己见。且对比来看,我国的定义仍不够明确到位,这便会直接引起潜伏期的延长。

段涛教授指出,之所以要将产程控制在12小时以内,也是有原因及依据的。据统计,在产程12小时以内的产妇中有70%都能顺利分娩。而一旦产程超出这一时间阈值,则分娩的风险就会逐步增加。而相应地,较短的产程及顺利的分娩也能大大提高产妇的分娩满意率。
产程管理“六步走”
谈到产程管理方法,段教授精辟地将其总结为以下六个重要方面:
严格的临产定义;
产程异常的严格诊断标准;
积极人工破膜;
大剂量缩宫素滴注;
患者教育;
一对一的陪伴分娩。
尊重生孩子的自然过程比标准化更重要
在报告最后,段教授的总结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归根结底,究竟用哪个产程图其实并没那么重要。对于生产这件事来说,唯一能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我们无法单靠指南与标准解决所有的临床问题。”
临床医生进行产程管理,最大的前提是在保证母儿的安全下做最小化干预。而目前国内大部分医院都还是按照Friedman产程图进行产程管理,尽管流程处理非常清晰,但可能会存在过度干预,例如活跃期进展不好、宫口开全2小时之后进展慢就可能要进行剖宫产。这些人为干预会对母儿产生不良的影响,更是我国目前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而新产程的核心理念就是“去标准化”。“每个人生孩子都是不同的,为什么要用标准呢?”目前,很多地方都在部分接受新产程的核心理念。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正是因为这种“去标准化”,新产程理念对临床判断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团队更加关注产妇本身,同时做出很好的判断,因此对产科是不小的挑战。
也许,因地制宜、灵活选择合适的产程管理方案才是改善中国孕妇分娩情况的关键所在。在如今产房不够、产床不够、人手不够的严峻情形下,不同的分娩时间所带来的整体效应是千差万别的。因此,产科工作者应处处谨慎、全面考虑,将“新产程”与“积极产程处理”紧密联合,这便是在中国语境下我们的现实选择。
随着现场热烈掌声响起,第二届东方妇产科学论坛也渐渐落下帷幕。在狄文教授的闭幕致辞中,他由衷地感叹道,与首届东方妇产科论坛相比,本次大会又踏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各位妇产科学界的专家学者在黄浦江畔再次相约,相约2018年,共同期待着盛大的第三届东方妇产科学论坛的召开!
特别鸣谢:参与此次大会的所有文字和摄影志愿者。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yxj-fck@yxj.org.cn 来稿邮件主题为:【投稿】医院+科室+姓名
小编微信:dq010110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