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月经的“闺蜜”?
2016/9/14 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有研究显示,30%~40%的哮喘妇女在经前或月经期哮喘症状加重或恶化。

     作者:芦潇君

     来源: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妇女的哮喘症状与其月经周期有关,在月经前期或月经期会出现症状加重现象。一般常于育龄妇女在月经来潮前5~7d有明显的哮喘发作倾向,尤以月经前2~3d发生率达到高峰,称为“月经前哮喘”,月经来潮后症状逐渐减轻。有的则在月经期间发作,称为“月经期哮喘”。目前把月经前哮喘和月经期哮喘统称为 “月经性哮喘”[1]。有研究显示,30%~40%的哮喘妇女在经前或月经期哮喘症状加重或恶化[2]

     一、月经性哮喘的发病机制

     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月经周期中体内激素的水平改变有关。有作者研究认为,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月经性哮喘与患者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加有关。

     2.月经期间孕酮的低水平导致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孕酮导致微血管渗漏等。

     3.内源性前列腺素分泌增多,主要指前列腺素F2增多,支气管平滑肌强烈收缩,诱发哮喘发作。

     4.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使机体平衡失调,诱发哮喘症状在月经期发作或加重。

     此外,月经前1周(即排卵期后7~8d)起,妇女体内的孕酮浓度不断下降,月经来潮时可降至最低水平。孕酮在月经性哮喘调节中的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已知孕酮具有免疫抑制活性,并可降低气道平滑肌的收缩性,具有舒张支气管的作用,同时孕酮还可以调节微血管的渗漏,如果其在血浆中的浓度下降,可触发支气管收缩,同时可致气道黏膜水肿,使哮喘病病情恶化。

     二、月经性哮喘肺功能的变化

     正常妇女在月经期肺功能不会改变。月经性哮喘妇女在月经期呼气峰流速下降,但下降可能不严重。清晨呼气峰流速可轻度下降,严重发作的月经前哮喘患者,其月经前呼气峰流速则可显著下降,且对常规治疗无反应。对控制良好的哮喘妇女在其月经来潮前、后1星期分别进行气道反应性测定,结果气道反应性、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均无显著性差异改变。

     三、月经性哮喘的临床表现

     月经性哮喘的临床特点是哮喘症状在月经前期和月经期加重。症状加重与月经周期有关,但病情加重的时间不尽相同。大约74%的患者病情加重发生在月经期前1周,其中10%~39%仅发生于这一时期,而35%~74%的患者月经前期的症状一直延续到月经期。10%~22%的患者仅在月经期病情加重。也有极少患者,哮喘病情的加重发生在月经期后2d。

     月经性哮喘患者一般年龄较大,病程偏长。有的患者每个月经周期均发生哮喘,有的在部分月经周期发生,临床上以后者居多。每一位患者病情轻重程度不同,少数患者病情较严重,需要机械通气治疗。月经性哮喘引起死亡的情况也有报道,但比较罕见。

     四、月经性哮喘的诊断

     诊断主要依靠详细的病史采集。凡在月经前后出现规律性哮喘,且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喘息后即可诊断[3]。患者病情变化与月经周期有明显相关性。患者气道激发试验或舒张试验阳性。如果能获得哮喘症状日记和呼气峰流速记录情况将对诊断有很大帮助。

     五、月经性哮喘的治疗

     月经性哮喘的治疗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而定,在月经性哮喘发作前和发作期采用与普通哮喘病相同的阶梯治疗方案如吸入糖皮质激素、给予支气管扩张剂等。此外,还可采用一些针对促发因素的治疗措施[4]

     1.孕酮替代治疗

     由于月经期哮喘的发生可能与孕酮水平降低有关,在月经前期注射孕酮可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有效地控制其病情变化,且可减少糖皮质激素的口服和吸入剂量。在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欠佳的部分患者中,肌注较大剂量孕酮(100mg/d或600mg每周2次)治疗可能有效,但不清楚小剂量孕酮治疗是否有效。有学者认为孕酮治疗的疗效不稳定,而且具有一定不良反应(如水钠潴留),不推荐常规应用。

     2.炔睾醇(17-乙炔睾酮)

     该药主要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国外有学者在很少数有或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月经性哮喘患者中应用炔睾醇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在治疗期间,呼吸道症状明显改善,以至无需住院治疗,并可减少β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