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健身的人注意!很多人对于健身跑步的误区...
2016/3/24 中山协和医院

    

     导读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各种体育运动中,特别是跑步,受到了大众追捧。不过,因为跑步而出现的膝盖损伤也越来越多。这类损伤大多为反复性,少部分为一次性创伤,通常会影响腿部的骨骼、肌肉、肌腱和关节。

    

     造成膝关节损伤的原因

     1

     鞋不合适

     选择的运动鞋不适合跑步时穿,不能有效缓冲来自地面的冲击力;

     错乱。

     2

     姿势错误,标准姿势应该是上身正直、重心向前微倾、脚跟着地,减少肩部前后转动、脚尖前冲、内八或外八;

    

     3

     平时缺少锻炼

     肌肉力量不足,支撑跑步运动,需要全身均衡的肌肉构成,跑步不只是腿部肌肉,其实脚、踝、关节的小肌肉群、上肢和肩背力量,特别是核心力量都非常重要。特别是以前没有运动基础或运动习惯,想以跑步开始运动的,前期的肌肉力量训练,很重要。

     其中肌肉的问题,是初跑者最容易忽视的问题,特别是在加入跑步运动初期,除了科学的锻炼方法,也要配合膳食有效增加身体的肌肉量。在日常饮食之外,通过健肌粉、乳清蛋白粉、支链氨基酸等营养品,能够更快速有效地帮助我们完成肌肉塑造。当然,只要跑步,膝盖就会有一定程度磨损,但科学地跑,才能为膝盖赢得修复空间和能力,膝盖也会变得更强大。

     如何降低跑步损伤的风险

     跑步人群中最常见的症状是膝关节疼痛,其原因大多是由髌骨关节疼痛综合征引起的。该综合征的特点是在膝前、髌骨周围逐渐出现疼痛,在久坐后或上下楼梯时加重。导致膝关节疼痛的另一个原因是髂胫束摩擦综合征,通常累及膝关节外侧,也会牵连大腿至臀部的外侧。

    

     其他常见的损伤有胫骨内侧压力综合征,又名胫前疼痛。这类损伤通常引起初学者的小腿表面疼痛。由于骨骼长时间、反复性受压引起细微断裂,长跑者会在小腿下部、臀部、足部发生应力性骨折。

     其他的足部损伤包括跟腱炎和足底筋膜炎。跟腱炎通导致踝后方跟腱走行区域疼痛;反之,足底筋膜炎引起的疼痛通常位于足底或限于足跟,在休息一段时间,例如晨起后加重。

     哪类人群更易受伤

     初学者、有受伤史、1周跑步距离超过40英里(65公里)、在跑步时突然加速或跑步距离骤增、骨密度低(骨质缺乏或骨质疏松)的女性等人群在跑步时受伤的风险更大。

     降低跑步损伤的风险

     虽然每个个体的情况都不一样,但仍有一些共识,例如: 作为初学者,刚开始应慢跑,循序渐进增加跑步的时间和距离。每周应休息1到2天或采取其他锻炼方式,如力量训练,交叉训练。跑鞋应舒适,并带有一定支撑作用。每跑350到500英里(约560到800公里)更换一双。跑步路面应柔软,如跑步机、跑道。尽量不要在柏油路、水泥路等硬路面上跑步。跑前或跑后的拉伸运动并不能减少损伤。

     损伤后的治疗方法

     治疗损伤的最好方法就是休息,或者更换运动方式。其他的治疗方法有冰敷,使用石膏夹板、器械矫正等专业器具,非甾类镇痛药。临床理疗对严重损伤有一定效果。手术则是很罕见的治疗方法。

     三月女性健康体检套餐限时特惠!

     中山协和医院暖春三月特推“女性健康体检惠民活动”,活动仅限网络预约,每日仅限30名,可以通过医院网站、医院微信及医院电话(0760-88163999)参与,赶紧约起吧!!!

    

     点击?阅读原文?,进行微信免费咨询。

     ↓↓↓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山协和医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