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而告之】政策夹缝求生存,洪强资本暖如春
2015/12/2 青岛洪强骨科医院

多年来,中国的民营医疗一直在夹缝中寻求生存,尽管国家多次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民营医疗的发展,但是,在现实经营中,民营医疗饱受“钱”、“权”、“人”三方面的制约,始终不能有大的发展。

民营医疗机构更像是“后娘的孩子”,多少民营院长为了坚持下去,几近倾家荡产;多少民营院长为了经营下去,不得不背负铤而走险,最后还是资不抵债,含恨而去……
在2015年中国民营医院发展论坛上,洪强医疗集团董事长刘洪强先生总结了中国民营医院血淋淋的十大硬伤:
1、经营管理——内忧外患 危机四伏
职工执行力弱,凝聚力差,积极性不高,医患关系紧张,病人满意度低,纠纷不断。
2、经济效益——入不敷出 每况愈下
医院盈收能力低,甚至难以为继,导致设备不能及时更新,职工福利待遇低,员工大量流失,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3、人才培育——十月怀胎 土崩瓦解
培养周期长,人才流失率高,难以引进高端人才。
4、行业风险——刀尖滚肉 如履薄冰
医闹成风,风险隐患,导致医疗事故频发。
5、品牌效益——苟延残喘 雪上加霜
无忠实患者,口碑效应差,社会认同度低。
6、客户资源——杀鸡取卵 恶性循环
病人来源单一,资源少,复诊率低。
7、市场环境——狼多肉少 窝里争斗
同行相互诋毁,技术落后,无核心技术,同质化严重。
8、政府资源——姥姥不亲 舅舅不爱
主管部门的认可度和支持率低,民营医院像个后娘的孩子,无依无靠,生死听天由命。
9、政策扶持——运维困难 障碍重重
难入医保,农合限额,分配不均,待遇不公,频遭巨额罚款。
10、融资支持——倾囊一搏 四处乞讨
东挪西凑加上家底投入到医院,却经营困难,举步维艰;需银行贷款时,流程繁琐,审批困难。
医疗政策的局限性,金融政策的制约,没有好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阻碍民营医院发展的根源。
用别人的钱,办自己的医院
——6个月轻松收回成本
目标
三年打造万亿级上市医疗集团;培养千名千万级CEO、万名百万级学术带头人;解决1000万人就业;打造中国民营医院的经济共同体和中国医生的命运共同体。
宗旨
利用社会资本,打造三甲医院,破解民营医疗行业发展难题。
使命
让患者回归自筑健康、让医生回归职业本位、让医疗回归行业天职、让社会回归和谐平衡、让人类回归生命本源。
愿景
让医疗和谐自然 ,让生命回归本源。
理念
传播自然、自愈疗法,避免过度医疗。
由被誉为“中国民营医院黄埔军校”的洪强医疗集团与深圳洪强资本和深圳前创汇联合100家专业创投机构,携50亿美金的医疗创投基金,专为民营医院转型升级、孵化上市提供一站式服务。
招募对象
1、县级及以上的民营医院;
2、具有特色祖传技术(治疗或方剂)的老字号专科,且年收入不低于1000万元;
3、具备广泛的社会资源和专业的医疗技术,又准备投资医院的目标客户。
区域规划
1、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各10家;
2、省市级城市:各3家:
3、地市级城市:各1家;
4、区县级城市(30万人口以上):各1家。
四重保障
1、加盟伙伴实行零投入、零风险、快见效高回报;
2、专业健康产业创投联盟,合纵连横确保成功:
3、被孵化合作医院,由洪强集团企业保驾护航。
4、严格的区域保护,让加盟伙伴安心数钱,毫无竞争压力。
十大服务
1、专业投资——天使、VC投资、PE、IPO
2、商业模式——企业战略定位与故事框架
3、企业融资——企业各阶段融资及上市
4、公开课程——企业内训及资本运作课程
5、营销策划——市场细分及品牌营销
6、网络营销——建平台、推品牌、扩市场
7、股权激励——分人、分钱、收人、收心
8、资源整合——股权合作、项目落地、资源对接
9、上市辅导——对上市企业全程辅导及投融资辅导
10、项目路演——举办项目路演活动,对接风投等金融机构
★一站式上市辅导与设计;
★三大高效模式系统化植入;
1、骨病单元综合服务模式
2、医养联合体模式
3、社区服务网格化模式
★五组专业人员三个月免费指导
★十五年一贯的“中国民营医院融资上市孵化之路”高峰会议,每月16~18日,定期在山东新泰洪强医院举办。
★无论你是公立医院的医生还是民营医院的医生,介绍一家合格进入本系统的民营医院,你即是这家医院的顾问股东,可获得价值100万的原始股权。


2015年10月16日,首届“博鳌论坛——中国民营医院融资及上市孵化之路”高峰论坛在山东新泰洪强医院召开。在参加学习的137家医疗企业中,洪强资本从报名合作的29家医院中,优中选优选取了4家医疗企业作为第一批在第二届论坛上的上市孵化签约单位;

2015年11月16日,第二届“博鳌论坛——中国民营医院融资及上市孵化之路”高峰论坛如期召开后,参会的152家民营医院中,有54家医院报名参加上市孵化,18家医院报名参加“三一单体项目”合作。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青岛洪强骨科医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