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你的人生,毁在仨瓜俩枣上
2016/6/7 读者文章

    

     问题:怎么才能每天《免费收到》好文章呢?

     答案:只需点击上边《读者文章》关注即可!


     时间慢慢地流过去了,那些曾经鲜活的人,他们血流成河的哀伤,渐渐变成了戏文里的皮囊,单单的,薄薄的,哪个人都可以套到身上来演;书页之间的黑白文字,轻薄,谁都可以谈起。他们成了故事,成了神话。人生最可怕的是等待,最值得的也是等

    

     来源:文/ 李月亮 图/ @ 瞳画集

     马未都有次提到家里的一个保姆,挺有意思:她有时会偷偷拿他家的东西,也不拿值钱的,就是一头蒜,两片姜,半瓶花生米什么的。马老师发现后,就跟保姆说,你喜欢或者需要什么,说一声再拿就不为过,反正有些东西他也用不完。但保姆不说,也不改,该拿还是悄悄拿。这让马老师很烦,而且不放心,万一哪天顺走件文物呢?所以,不敢再用。

     对保姆的行为,马老师表示不解:干嘛要这样呢?

     其实保姆的心态,倒也不难理解:反正你家那么多,反正我也不拿值钱的,反正你也未必会发现,反正发现了你也不能怎么着……当然,直接当面找你要,那是不行的,一来没面子,二来显得我小气,“家里没蒜了,能把你家这头蒜送我吗?”说不出口啊。

     悄悄占点小便宜,貌似是国人的共同爱好。尤其是穷苦过的人,能占的便宜不占,就好像丢了什么。长期物质匮乏导致的危机感,以及人性骨子里的贪婪,让我们常常不自觉地丧失了基本的道义准则和利弊判断,然后做出一些不合常理的事。

     所以公交车的安全锤总是丢,公厕的免费厕纸总不够用,咖啡馆的漂亮餐勺总是少,打着送小礼物的旗号开讲堂卖保健品的商家,总能引来一大屋子人在那听。

     人们会觉得不拿白不拿嘛,顺手牵羊不算偷,反正这仨瓜俩枣的东西,拿了也不算罪大恶极,被发现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是真没什么大不了吗?也未必。

     一个做公司主管的朋友说,有次她跟一个下属小姑娘出差,晚上在酒店吃自助,吃完临走,小姑娘大模大样地往包里塞了两盒酸奶。她当时觉得有点不合适,但也没在意。后来又一次,她看到那小姑娘抱了一包公司的A4纸回家。她心里就有点失望了。留心观察,发现这姑娘真是特别爱占小便宜。于是后来,朋友就不敢把太重要的工作交给她了,尤其是比较容易有猫腻那种。

     虽然她挺能干的,但是,不放心啊。朋友说。

     还有个阿姨,有次跟我说,她特别不喜欢女儿交往的男朋友,“见过一次,长得倒挺帅,但怎么就那么小家子气,在餐馆吃个饭,一个劲要餐巾纸,要了一摞,没用两张,剩下的都塞包里带走了。这事儿倒不大,关键是反映这人的素质不高。

     这个不良印象,怕是一卡车纸巾也挽回不了吧?但那小伙子恐怕还意识不到。就像那个小姑娘,以及马老师家的保姆,也不会想到那两盒酸奶、两片姜会给自己带来那么大的负面影响。

     几张纸巾几片姜,确实不算什么。但这点小东西,会影响别人对你的判断,让人觉得你境界不高,品行不端,不能信任。一旦重要的人产生这种看法,负作用就不好估量了。小则不利一时,大则影响一生。

    

     贪小便宜吃大亏。这话一点都不错。

     其实想想,那点小便宜,不占又如何?一包A4纸,几十块钱,而为此导致工作上处于不利局面,就得不偿失了吧。或者,如果你甘愿为这包A4纸去损伤自己的清誉,那你的人生可能也就值这包A4纸的钱了。

     很多人占小便宜,其实并非出于自身的切实需要——并不是真的需要那包纸,也不是真的买不起,仅仅就是贪心。白白拿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小聪明得了逞,就会很得意,很有成就感。

     这其实是一种自我迷惑,是错判了利弊得失,不知道便宜背后,往往都是坑,也没有意识到很多表面看是赚了的事情,事实上赔了更多。

     小算盘打得噼啪响的人,通常就没有高瞻远瞩的能力,也不会有太大成就——真正干大事儿的人,谁会把一点毛头小利看在眼里?

     所以,虽然人的贪念是与生俱来的,但在无关紧要的小便宜面前,还是应该把控住自己,不要自贬人格,更不要因为那仨瓜俩枣,毁了自己一生。

     作者:李月亮,专栏作家。微信公众号:李月亮(bymooneye)。新书《愿你的生活,既有软肋又有盔甲》热卖中。

    

    

    

    温馨提示: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读者文章》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 来源:读者文章 ID:duzhe00 )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读者文章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