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别再吃薏米红豆了!真替你们担心。。。
2016/9/16 博医汇

天啊,真是替你们担心!
不少人都有这种感觉,去看中医时,舌头伸出来,总被说:“有湿气。”特别是南方的小伙伴们,中招几率更高。什么是湿气?有湿气怎么办?映入脑海的就是祛湿,说起祛湿,马上就有人说吃薏米红豆,天啊,真为你们担心!
一什么是湿气?
湿气,为水液代谢的产物,在中医上,分为水、湿、饮、痰。湿气有什么特质?性属阴寒,易伤阳气,其性粘滞,阻滞气机,缠绵难去。
二湿气有哪些分类
简单来说,湿气分为外湿和内湿。
外湿主要来源于外界,因此沿海城市多湿重者,是由于居住外界环境所致。
内湿主要来源于脾虚,当脾胃虚弱之后,无法运化吃进去的食物,这些食物,就会堆积体内,生成内湿。 脾虚生湿,湿气反过来又会加重脾虚,恶性循环。
三如何正确祛湿?
在物理学中,我们了解的关于水汽蒸发速度的决定因素有三个:气温,气流和面积。相同的,祛湿也一样的,在中医基础理论里,“气温”是对应“温法”,“气流”是对应“理气法”,“面积”则对应“发汗法”。
【温法】湿气性属阴寒。古文《内经》说:寒者温之;另外,《伤寒杂病论》说:痰饮当以温药和之。所以,温法是治疗湿气的最根本大法。
【理气法】如果体内之气走得不顺,也容易生湿气。湿气会阻碍气的运行,久坐不动之人易生湿。因此祛湿,要理气,就是要让全身气血通畅。
【发汗法】我们人体的皮肤是面积最大的器官。所以湿气也可以通过出汗的方式,从体表的每一个毛孔散布出去,进而也就扩大湿气去除的通路和面积。
四“祛湿别再迷恋薏米红豆”!
祛湿要用温法,红豆和薏米都属微寒性;
祛湿要用理气法,红豆薏米都属寒性,会影响气的运行;
祛湿要用发汗法,红豆和薏米都不能助人体发汗;
另外,祛湿还需健脾,只有炒过的薏米才能健脾,经过热炒用,寒性就会消除,另外,红豆没有健脾的功效。
五赤小豆、炒薏米搭配芡实,祛湿健脾!
有些人看完之后不服气了,“我一直喝薏米红豆,祛湿效果感觉挺好的”。
当然,如果是湿热,喝了寒凉的薏米红豆,就会把湿热压下去,感官上症状减轻了,但实际上,却把脾给伤了,要知道,脾胃如果正常运作,运化食物,是需要调动阳气的,而那些寒凉的食物以及药物,只会损伤阳气,这样我们对抗湿气的能力会越来越弱。
不过,如果我们巧搭配,也能改善薏米红豆祛湿健脾功能的不足。
红豆和薏米,确切的说,本身是有祛湿之功效,倘若真要祛湿,则必须要跟健脾益气温中理气的药,搭配起来才可以,搭配什么呢?芡实!
芡实属性平,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以及除湿止带之功效,临床常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等。
当然,除了搭配芡实外,也要将红豆换成赤小豆,市面上关于薏米红豆祛湿这个方子是来自中医,但是中医的“红豆”主要指的是赤小豆,赤小豆能够健脾利湿,消肿解毒,功效相对较强,而红豆主要供食用。
芡实、赤小豆、炒熟的薏米三者搭配,既健脾又祛湿。.
六4大祛湿穴位,具有很好的祛湿效果。
中医专家指出,按摩是一种很好的祛湿方法,常灸身体4大祛湿穴位,具有很好的祛湿效果。

1、丰隆穴
功效:通调脾胃气机、祛湿化痰。

2、足三里
功效:足三里除具有调理脾胃、疏风化湿功能,还能补中益气、扶正祛邪,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

3、中脘穴
功效: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功效,适用于湿滞、胃脘饱胀、嗳气者。

4、曲池穴
功效:可泄大肠湿热,用于肛门灼热、大便黄烂、排不尽者,亦可治疗湿疹等皮肤病症。
转发朋友圈,让更多人分享健康!
我们从不吝啬为大众服务
价值80元的培元灸,
免费抢!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报名页面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博医汇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