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重必吃它,痰多,头脸油腻要吃它,水肿肥胖更要吃它!
2016/9/17 博医汇

湿邪,可说是现代人健康的最大敌人之一,10个人里有八九个人有湿邪潜伏。 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其实这些病都跟湿邪有关。古话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
中医认为,“湿气”会引发和恶化多种疾病,夏天天气炎热,大部分时间都待在空调底下,导致体内的水液无法排出,饮食上喜欢吃凉菜冷饮、冰冻西瓜、饮料等,这些习惯影响了脾胃运转,导致身体发沉无力,头脑昏沉,脸黄油腻,湿疹长痘,皮肤瘙痒等症状,这些都是湿气的表现。 湿邪入体,起初舌苔厚腻泛黄、皮肤起疹起痘,稍重时胸闷乏力、体态困乏、咽喉肿痛、大便不成形;
进一步发展,会出现痤疮、关节疼痛,体型肥胖,头脸油腻,脸上长痘、长斑;
久而久之还会导致肥胖,引发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女性的一些妇科病如白带异常,瘙痒也与湿气有关。湿毒的程度一级湿毒:在表皮。 症状:皮肤骚痒,长湿疹,头脸油腻、长痘。
二级湿毒:在肌肉。 症状:酸,困,累,乏,如肩颈肥厚,酸困,腰酸,乏力。
三级湿毒:在骨骼,即是骨寒湿,俗称风湿。 症状:肩周炎,肩痛,颈椎劳损,腰痛,风湿关节炎,变天关节就痛。
四级湿毒:在脏腑(子宫、卵巢、脾胃、肺) 症状:脾胃虚弱,便秘,多痰,妇科炎症。
五级湿毒:在身上(肿瘤)切了又长,长了又切。 中医认为,“湿气”是引发及恶化疾病的关键。因为环境和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因素,每个人体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湿气。湿气不除, 睡再久也睡不够,而且会引发各种疾病。那么如何判断自己体内是否有湿气呢?1.头发爱出油、面部油亮2.睡觉留口水、口臭、身体有异味
3.浑身无力,常感到疲倦,精力不集中4.睡觉打呼噜,痰多,咳嗽5.大便稀黏腥臭,粘稠(不易冲掉)6.感到累,连说话都懒得说,没劲儿7.眼袋下垂,肥胖,减肥后反弹8.脸色苍白,原本红润的脸颊不见了9.小肚子大(常有胀气),身体浮肿10.耳内湿(耳禅湿)毛发粗糙,易脱落11.舌头边缘有锯齿,俗称“裙边舌”12.女性阴部潮湿(瘙痒异味)菌类腐败,男性阴囊潮湿。13.机能衰退,对房事不感兴趣质量不高,男性阳痿早泄。祛湿有什么小妙招?拔火罐祛湿法 时下最盛行的祛湿疗法,里约奥运会还把火罐推向世界! 通过物理负压的挤压作用,造成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渗透到局部组织,疏通瘀滞,达到调理身体平衡的作用。其主要功能是祛湿、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解毒等。
中医食疗,去除湿气(赤小豆、炒薏米、芡实) 上篇文章(祛湿,别再吃薏米红豆了!真替你们担心。。。)已经介绍过了,这里就不再累赘了!
艾灸祛湿 温法是治疗湿气的最根本大法。 艾灸性温,经常艾灸这些穴位可以祛湿。1、丰隆穴
功效:调和胃气、祛湿化痰、通经活络、补益气血、醒脑安神。

2、阴陵泉穴
功效:清利湿热、健脾理气、益肾调经、通经活络。

3、足三里穴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功效:补中益气 、通经活络 、疏风化湿。

祛湿、健脾不分家,只有脾胃强壮了,湿气自然除!本期文章将免费送出五张50元专家挂号券(挂号券可用于全馆挂号费50元及以下的所有专家)(蒋远征、林东红、萧诏玮除外)十张80元辩证培元灸券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参与报名
脾胃专家
林越汉 主任医师

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级药膳营养师在附属人民医院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行医近半个世纪曾获过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省卫生厅、福建省人民政府多项科技成果奖
专业特长:注重发挥中医特色和家传验方,治愈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杂症,尤擅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坐诊时间:周二下午、晚上;周五上午
张麟贵 副主任医师

原福建省人民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40余年参加肾虚和超氧气化物歧华酶关系探讨,验证抗衰化液炎黄散科研工作
专业特长:擅长治疗脾胃病、风湿病、更年期综合症等。对病后虚症调理和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坐诊时间:周日下午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报名页面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博医汇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