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真正的大师,死时没有一分遗产,两弹一星有半数是他的学生,你却不知道他的名字
2016/4/3 酷玩实验室

    

     本文作者:眠眠

     有这么样一位前辈,

     他的名字,99%的中国人都没有听说过。

     但他却被无数大神奉为师尊。

    

     他离我们很近,

     却又离我们的认知很远。

     当第一次看完他的生平时,

     我的下巴都已经脱离了上颚,

     我的膝盖在颤抖着,无限接近地面。

     我觉得有必要

     把这位前辈介绍给每一个人。

    

     他出身于19世纪末的上海,

     一个灯红酒绿的新天地。

     他的家境优越,

     曾祖父、祖父都是清朝大官,

     父亲是留日学生,

     创办过新式学校,

     在好几所学校担任校长。

     如果放到今天,他不在超跑CLUB里,

     就在赴海天盛筵的路上。

    

     然而他并没有那样贪图享乐。

     母亲在他年少时就病逝了,

     父亲在病重时给他留下遗嘱:

     “慎择友、静学广才、行已俭、待人恕、

     勿吸鸦片、勿奸淫、勿赌博

     勿嗜酒、勿贪财。”

     他将此牢记在心,并作为贯彻一生的信条。

    

     9岁时,他进入敬业学堂念书,成绩顶尖。

     13岁时,他转学到刚成立的清华学堂念书,成绩顶尖。

     15岁时,他进入清华学校(现清华大学)念书,成绩还是顶尖。

     20岁时,他远渡重洋,来到芝加哥大学念书,成绩依然是顶尖。

    

     图:1913报考清华时

     仅仅花了两年,他就在芝加哥大学

     拿到实验物理学学士,

     又继续来到了哈佛大学念物理学博士。

     他的导师是个物理大神,

     叫布里奇曼

    

     因为发明了超高压装置,

     布里奇曼获得了46届诺贝尔物理学奖。

     如果没有他的发明,

     山区里的小村子还不一定通得上电。

     对了,布里奇曼还是

     曼哈顿计划的四大天王之一。

    

     在布里奇曼大神的谆谆教诲下,

     我们的主人公利用X射线,

     精确地测定普朗克常数

     h =(6.556±0.009)?10-27 尔格秒,

     这一数据因为过于精确,

     被物理学界沿用16年之久。

     16年啊,16年前

     王思聪都还是个孩子啊。

     连布里奇曼的诺贝尔奖里,

     也少不了这数据的功劳。

    

     25岁时,他从哈佛博士毕业。

     他没有臣服于美帝的优越,

     没有眷恋发达国家的生活,

     更没有被开出美元高薪所诱惑,

     而是毅然返回自己的国家,

     像历史上每一位爱国人士那样坚定。

     26岁时,他在国立东南大学(现东南大学)任教,先后教授了力学、电子论和近代物理三门课程。

     27岁时,他离开东大,在清华创建了物理系。

     31岁时,他在清华创建了理学院,担任院长。

    

     图:1936年清华物理系师生合影(第二排左三)

     35岁时,他参加

     中国天文学会,并被选为理事。

     43岁时,他在中央研究院担任总干事。

     抗战爆发后,他前往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担任理学院院长。

    

     如:清华西南联大领导人合影(右一)

     期间,他和饶毓泰、吴有训等

     物理界前辈大神一起,

     培养了一大批物理学人才,

     创造了战时我国教育史上的奇迹。

     解放前夕,他毅然拒绝了蒋介石的赴台邀请,

     坚持留在清华,继续任教,

     并担任物理系主任。

    

     图:与陈毅、潘光旦等合影

     时至今日,我们已无法知道,

     这个决定究竟是否是正确的,

     他在做出这个决定的后半生里,

     是否曾经后悔过……

     1967年6月,

     在那个黑暗的时代里,

     他被北大红卫兵揪斗、关押

     抄家、停发工资、劳改。

     他坚持为自己的学生熊大缜奔走鸣冤,

     反令自己身陷囹吾。

     古稀之年的他,

     被中央军委办事组逮捕、

     关押了近两年,

     释放后,又被隔离审查了6年。

    

     当被毒打逼问“为何会被国民政府

     选为中央研究院总干事”时,

     他依然坦然而自负地对答如流:

     “据吾推测……

     是因为吾对各门科学略知门径,

     且对学者间的纠纷尚能公平处理,

     使能各展所长之故。”

    

     这份气度,这身傲骨,怎能不令人动容。

     严刑拷问之下的他,脊椎受到重创,

     以至于大小便失禁。

     当听说自己的好友

     饶毓泰、翦伯赞、沈廼璋不堪受辱而自杀,

     自己的爱徒赵九章也被逼自杀后,

     他甚至精神崩溃,眼现幻象。

     在清华附近人们经常见到他弓着背,

     穿着破棉鞋,双腿肿胀,踯躅街头

    

     有时,他在一家店铺

     买两个小苹果,边走边啃,

     遇到自己的学生就喊:

     “赶快躲开,不要理我,躲得远远的!”

     谁又能想到,

     这个岣嵝蹒跚的老乞丐,

     竟然是个名满天下,

     才华横溢的物理学宗师?

     好了,让我含住泪,为大家揭晓。

     这位前辈,就是叶企孙。

     中国卓越的物理学家、教育家,

     中国物理学界的一代宗师,

     中国科学史事业的开拓者。

    

     在清华大学物理系他的铜像下,

     明明白白地写着:

     “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中国物理学界最早的组织者之一,

     对中国物理学研究、理科研究、

     教育事业乃至世界科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桃李满天下,弟子各个都是大神。

     “两弹一星”功臣中,

     有半数以上曾是他的学生,

     因而他被誉为“大师们的大师”。

     他的大神弟子们包括:

     王淦昌

     两弹一星元勋,核物理学家

     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

     中国科学院院士。

    

     当他考入清华,

     一开始选的是化学系,

     正是在叶企孙循循善诱的引导下,

     才改选了物理。

     回忆到这段往事时,王淦昌饱含深情地说:

     “是叶师的为人品德,

     他对学生的厚爱,

     他的教学,像磁石吸铁那样,

     把我吸引到物理科学事业中去了。”

     钱学森

     两弹一星元勋,世界著名科学家,

     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

     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

     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

    

     钱学森报考清华留美考试时,

     学的是铁道机械。

     当时主持考试工作的叶企孙,

     建议钱学森改行航空机械学,

     成功地将钱学森引导至航空事业。

     钱三强

     两弹一星元勋,

     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

    

     在回忆恩师叶企孙时,钱三强说:

     “叶先生1933年给我们班讲热力学,

     他把概念讲的非常清楚。

     在那些重要而关键的地方,

     不厌其烦的重复讲解。

     他讲课时有参考书,

     但从不按书上的内容宣读。”

     钱伟长

     两弹一星元勋,

     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

     杰出的社会活动家。

     兼长应用数学、物理学、中文信息学,

     在弹性力学、变分原理、

     摄动方法等领域有重要成就。

    

     身为著名史学家钱穆侄子的钱伟长,

     原本也想成为一名文人,

     但九一八事变后,

     愤怒的他他决定弃文学理,

     只为更快更有力地报效祖国。

     然而,按照清华校规,新生不能转系,

     正是依靠着叶企孙的帮助下才得以完成。

     李政道

     著名核物理学家,

     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授,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因在宇称不守恒、李模型、

     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RHIC)物理、

     和非拓扑孤立子场论等领域的贡献,

     而闻名世界。

    

     叶企孙曾经因为李政道的优秀,

     而同意其免上他的课,

     还亲手促成了李政道赴美读书。

     华罗庚

     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

    

     只有初中学历,又身有残疾的华罗庚,

     从一名数学系资料室管理档案的小职员,

     一举成为清华大学数学系教员的过程中,

     正是因为得到了叶企孙的赏识。

     此后,他又亲自安排华罗庚

     到英国剑桥大学深造。

     除此之外,他的弟子还包括:

     杨振宁、王大珩、朱光亚、周光召、邓稼先、陈省身、张宗邃、彭桓武、陈芳允、屠守锷、程开甲、赵九章……

     1977年1月,叶企孙含冤离世,

     临死前他还口中喃喃:

     “回清华……回清华……”

    

     同年3月,叶铭汉院士为叔父的冤情提出申诉,

     得到了吴有训、钱伟长等知名人士的积极支持,

     又在已是耄耋之年的吕正操将军的帮助下,

     叶企孙才终于得到平反。

     他虽然一生没有子女,

     却为中国培养了无数的人才,

     他虽然没有任何遗产,

     却是中国物理学的奠基人,

     他虽然早已离我们远去,

     可是我们有理由记住他的名字

     叶企孙

    

     本文作者:眠眠

     独家授权酷玩实验室发布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对于未授权的转载,我必投诉到底。

     我们的线下课堂开课啦!

     4月9日北京

     酷玩搞飞机线下培训班!

     周末和我们一起做飞机吧

     【戳底部阅读原文报名】

    

    

     ▼ 点 击 阅 读 原 文

     ▼ 马 上 报 名 和 我 们 一 起 做 飞 机 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酷玩实验室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