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一个人做了架飞机,真的那种。你敢坐吗?| 读者来稿
2016/5/26 酷玩实验室

    

     梦想这个词超虚无,

     但做梦的时候,

     也许是我们最生机盎然的时候。

    

     后院里的飞机博物馆

     徐斌

    

     最近常常给别人开玩笑——

     “坐飞机怕吗?

     自己造的那种。”

    

     这张图,

     看起来像炫酷的电影大片,

     却并不是特效。

     我是真的,在天上飞。

    

     我叫徐斌,

     是浙江省江山市峡口镇峡东村的一个农民。

     过去20年,我一直在做两件事,

     在村里的机械加工厂干活,

     还有就是造飞机。

    

     年轻时候的我

     小时候,我爸是村里的木匠,打出一个好看的木柜,他就会开心。我妈呢,是种地的,秋天看到地里结实的稻穗,她就会很高兴。

     而我喜欢看飞鸟,看着看着就开始做梦,“如果有一天,我也能像它们一样,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那该有多好。”

     可是村民们都摇头。他们不信,我能飞。

    

     “嘁,飞机嘛,无非就几个管子么撑一下,搞个发动机就能飞起来了。”

     高中的时候,凡是和“飞”相关的东西,我都会搜集起来。后来家里办起了机械加工场,我就退学到厂里当学徒,一直从事着机械加工工作。所以当了那么多年航空迷,又自以为是村里最精通机械的人,20几岁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是真信。

     “造!”

    

     于是,每天下班,

     我就一个人留在车间。

     一个人琢磨,模仿航空杂志,

     搭建一些简单支架。

    

     零件自然是七拼八凑,

     机身用废铁加工,

     发动机是摩托车的,螺旋桨是木头的,

     而椅子,是药箱改的。

    

     我还偷偷用机床做飞机零件,

     晚上的时候,

     用塑料布包好,藏到角落里。

    

     工友们看我神神秘秘的样子,

     经常问我在干嘛。

     我说,“造飞机啊”。

    

     几根钢管,两个叶片,

     叮哐叮哐,每敲一次,

     感觉就离梦想近了那么一点。

    

     我的第一架飞机,别笑......

     那一年我20岁,

     造了人生中第一架直升机。

    

     试飞的时候,几乎全村男女老少都来了,有个老师拿了相机,说要见证奇迹的诞生。也有人笑,“唉唉,看那个螺旋桨,是用麻绳固定的......”

     我启动了机器,螺旋桨卷起阵阵气流。

     “呼啦呼啦”、“呼啦呼啦”、“呼啦呼啦”、“呼啦呼啦”、“呼啦呼啦”、“呼啦呼啦”、“呼啦呼啦”.....

    

     十几分钟过去了,叶片转得飞快,然而飞机始终没能离开地面。在大家的哄笑声中,我的“处女飞”结束了。

     然后那个时候我就断了念头了,我说我不想搞了。

    

     之后7年,我再没动过造飞机的念头。

     我结婚了,有了一个女儿。但初为人父的喜悦还没有过去,女儿就被查出了脑瘫,医生说,她有可能会终身残疾......

     那段时间,妻子四处带着女儿寻医,而我留在家挣钱。于是家里只剩下我,和那双未曾离地的螺旋桨。

     走的时候她说,“那你就当玩具一样玩吧,你那个飞机能成功,我想你女儿走路肯定也有希望了。”

    

     “反正也不会成功的”,她以为我没有听见,她那一句小声的嘟囔。

     她说这句话,我没接茬。是,7年前我断了飞的念头,可是我不想断了“女儿还会好起来”的念头——我要重新开始造飞机。

    

     那两年我像着了魔一样,翻阅各种杂志资料,四处请教。

     2004年,在一本杂志里偶然翻到旋翼式飞机设计图——我突然明白,以前机床做的是铁件,粗糙笨重;而飞机结构应该简单精巧,每个零件都要轻。

     带着它,我自费去了江西的直升机研究所求教,教授们给我介绍了很多轻型飞机制造方面的知识。

     回来后,我重新画起设计稿,把机架设计成了一个长十字架型。

    

     我的手绘设计图

     可是还是出事了。

     试飞的时候因为速度太快,飞机跑翻了,我也撞了出去。等妻子再看到我的时候,我已经坐在医院的轮椅上了,她哗一下就哭了。

     后来伤养好了,我还是想飞。可能是因为那句话,我就是觉得我飞起来了,女儿就能好。

     所以我继续改装我的飞机,花6000元买了辆赛车摩托车,摘了它的发动机;又用铝合金做旋翼,大大减轻了机身重量......

    

     终于,2006年7月11日,

     还是在12年前第一次试飞的那个晒谷场,

     我拉着我做的第一架完整的旋翼机,

     准备再飞一次。

     在轿车的牵引下滑行百余米后,

     旋翼机越飞越高。

     1米、2米...20米......

    

     等了12年,等了4380天。

     这一年,我32岁。

     我等来了25分钟,

     和离开地球表面1000米的风景。

    

     直到油快用完了我才舍得下来,成功降落地面,开创了浙江省甚至是全国个人自造飞机载人上天的先例。

     那个时候,我觉得自己长高了。

     反正就,就觉得幸福了,觉得我这辈子没白活。

    

     后来,后来女儿并没有被治好。她虽然不能完全康复,但最棒的是仍然健健康康,在我身边成长着。

     而且算是一个惊喜吧,就在我会飞的那一年,我的儿子来到了这个世界。

    

    

     97年到现在,我一共造了近30架飞机,甚至包括能帮村民们洒农药的飞机。

     别人说我异想天开的时候,我终于能把下巴一扬,“一会儿飞给你看”。

    

     飞行成了我的日常,只要天气晴朗,每天我都会去飞一下。

     用汽车拖着飞机,像遛狗似的,拖到田间开阔的道路上,千百次练习,飞得越来越流畅。

    

     我看到了大片农田

    

     看到了村子的全貌

    

     看到了全国各地和我一样,

     痴迷于制造飞机的伙伴。

    

     邮件、电话、上门拜访,上千名飞机爱好者找到了我,向我“取经”,帮他们一起造飞机。

     那时候我就想建一个飞机博物馆。大家可以在这里看到各种各样的自制飞机;可以在这里交流各自的心得;还可以在这里学习,参与制造一架飞机。

    

     2014年11月,我在高速出口租了一片500多平方米的空房,开始认真折腾起飞机博物馆。

     很多朋友知道我在做这个事情,他们也都希望可以把他们造的飞机放到我这里。现在这个博物馆里有20多架自制飞机了,每一架的技术参数、身世来历我都清晰标注过,像正规的博物馆那样,竖个牌子在旁边。

     当然,这还只是一个雏形。所以我想通过这次众筹,继续去完善它。

    

     未来,我还想把这个相当于在我家后院的飞机博物馆变得更加专业一些。

     飞行是相当具有“体验感”的一件事情,你可以在这里观摩一架飞机的构建和组装,从图纸到实物;在绳索的牵引下,你可以感受离地一米的风洞飞行体验;甚至,你还可以和我一起动手组装一架飞机......

     我想找到更多想学习飞翔的家伙,不管你在哪里,我们都可以聊聊别的人以为异想天开的事情。

    

     我花了一辈子来学习飞行,

     傻傻的坚持,乐此不疲的坚持,

     不被看好的坚持,

     看吧,我做到了。

     先转发,再点二维码,

     就是对我最好的支持!

    

     扫描下面二维码(长按二维码图,跳出选项后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进入“开始众筹”网站“亲手造一架飞机飞上天,是怎样的体验?”众筹支持页面,选择相应回报,支持故事发起人。

    

     如遇问题,请添加微信:kaistart(小开),或下载APP“开始吧”,更简单地支持项目并获得项目更新

     希望你喜欢这个故事

     也请转发让更多人看到这个故事

    

    

    


     国内最好的生活风格众筹平台

     开始众筹网址:www.kaistart.com

     联系我们:xiaokai@kaistart.com

     酷玩实验室经作者授权转载

    

     点击“阅读原文”,支持 徐斌!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酷玩实验室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