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史上最大火箭,竟由一位不服输的52岁牙膏化验员发射成功,还获微软垂青
2016/6/8 酷玩实验室

征服未知领域
历来是人类的野心
神秘莫测的太空
更是激发了人类探索的欲望
目前世界太空探索领域
排名前四位的分别是
美国航天局NASA

俄罗斯联邦航天局RKA

中国国家航天局

欧洲航天局

前三大国家级航天机构
在载人航天领域
都已经取得了不凡的成就
而欧洲航天局ESA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载人航天的记录

作为欧洲航天局的成员之一的英国
却有一位52岁的大叔
以一己之力用了24年造火箭
立志做实现私人火箭太空旅行的第一人
嗯,而且马上就要实现了!

这个吊炸天的大叔叫
史蒂夫·班尼特
1964年出生于英国曼彻斯特

1969年美国阿波罗号的成功发射
人类首次登月
给了他深深的启发
年仅五岁的班尼特开始思考
怎么才能到天上去呢?

励志做个宇航员?
以他当时的身体条件来说
好像很难实现
于是干脆
我就自己造火箭吧!

班尼特是一个化学爱好者
对燃料颇有研究
平时喜欢自己鼓捣着做一些化学实验
自己制作点火药什么的
13岁的时候
他设计了一个小的火箭模型

把自制火药
装入改装好的小火箭模型里
决定来一发
他把小伙伴们聚集到自家的后花园
准备装个X
对准引线
5!4!3!2!1!
点火

嗖的一声
火箭竟然真的飞了起来
悲剧的是
“火箭”直奔妈妈晾晒的衣服。。
班尼特手忙脚乱的灭了火
引来了小伙伴们的一阵嘲笑
以及妈妈的一顿暴打
人生第一发就这样宣告失败

由于班尼特从小对于燃料的研究
具备一定的化学专业知识
化学仪器操作娴熟
阴差阳错的
在找工作的时候
18岁的班尼特被高露洁录用
成为了一名
牙膏化验员

毕竟班尼特在化学方面有优势
加上平时为人谦逊和善
工作业绩突出
没过几年
他就被提拔为实验室的负责人
他也和周围的朋友们一样
到了合适的年纪
成家娶妻生子
日子过得平凡但也很幸福

虽然是在大企业
但是这样的工作
时间长了新鲜感逐渐褪去
更别提什么成就感了
他渐渐的厌倦了
实验室里的瓶瓶罐罐
不想再过这种枯燥的生活
他跟朋友说了想要造火箭的想法
大家都觉得他疯了
说他是妄想家
那种被讥讽的感觉
与他13岁时被小伙伴嘲笑的感觉那样相似
但是班尼特从来不在乎这些
倔强的他开始行动了

班尼特擅长化学
就从燃料开始学习研究
把家当成了实验室
而动力正是火箭发射的至关重要的一环
由于进行试验
时常会发出“砰砰砰”的爆炸声
周围的邻居就会以为
发生了什么恶性事件
于是他经常会被请进警察局
班尼特每次进去都要费尽口舌
跟警察保证不再发生类似的情况

做实验难免会发生意外
时间长了
邻居们也就见怪不怪了
再听到这种声音就知道
一定又是那个怪人在做实验了

好在,他有个善解人意的妻子
即使班尼特三番五次警察局
把家里折腾的不像样子
她没有一哭二闹三上吊
斥责班尼特不好好过日子
而是全心全意的支持他的梦想
不但去警察局把他捞出来
还要跟邻居一遍遍解释道歉
一个人料理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
同时照顾着年幼的儿子

1992年,是班尼特人生的转折点
在经过几年的学习后
班尼特做出了一个两米长的火箭
他称之为The Eagle(鹰)
虽然鹰还不能发射
但是这给了他很大的鼓舞
自己的坚持初见成效
他决定继续发展自己的这一兴趣爱好
做更大且可以发射的载人火箭

班尼特白天去公司上班
晚上和周末都闷在家里做实验搞研究
虽然有妻子的全力支持
班尼特还是吃不消了
睡眠不足精神萎靡
工作总是出现错误
就这样,一家人的生活开支
再加上研制火箭需要大量的资金
入不敷出
很快家里的积蓄被耗光了
一时间
时间、精力、金钱全线告急
而作为一个男人
他要肩负起养家糊口的责任

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办法
他鼓起勇气厚着脸皮
去找了自己的boss
向他真诚的说明了来意
详细的讲述了
他想做载人火箭的计划
希望可以得到一些资助
万万没想到
他的梦想打动了boss
老板竟然同意给他几百磅的赞助
支持他继续研发
兴高采烈的班尼特
把家彻底改装成了实验室
屋子里布满火箭配件
甚至于他四岁的儿子
那段时间都是睡在火箭里的

一个人的精力有限
班尼特就到处游说
召集了一些对造火箭感兴趣
并且有一些专业知识的小伙伴
成立了个小团队
Starchaer——追星者
核心成员只有10个
几百磅赞助,对于整个项目来说
是杯水车薪
不过这次拉赞助的经历
给班尼特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他开始去寻求大公司的帮助

最后拿到了全球最大的糖业公司
泰莱集团的支持
班尼特的火箭梦终于可以继续了
他辞了工作
全身心的投入到了火箭事业当中

“追星者”迅速成长
从零开始不断摸索
五年间尝试了大大小小的发射10次
终于在1997年
6米长的Starchaser 2号问世

看这个火箭真是像模像样
发射现场有很多媒体围观
班尼特在接受采访时信心满满
如果这次发射成功,加入更多的推进剂和燃料,就可以将卫星送入轨道啦

工人在做发射前的准备

发射!

然而,火箭只升空数十米
就以完美的抛物曲线落了下来

有人戏称
火箭变成了导弹
对于这个结果
班尼特还是有些失望的

不过这怎么能击倒挫败班尼特呢
他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改装
对火箭重新进行设计

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当我们一无所获时,当我们火箭发射失败时,无论怎样,都让我更加坚定了重头再来的决心,来证明这个选择从一开始就是正确的
————史蒂夫·班尼特
这次的发射虽然没有成功
但是在英国仍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媒体争相报道
班尼特和他的团队一时间成了名人
知名媒体、上市公司都纷纷参与进来
资助班尼特进行火箭的建造
例如探索频道

微软

美国参数技术公司

有了资金支持
1998年成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
最初的Starchaser更名为
starchaser industries——新星工业

The sky is not the limited
公司目标在于将太空旅行平民化
为客户实现亚轨道旅行
运送乘客到达100公里的高度

在这个高度地球的曲率清晰可见

会有4分钟左右的失重感

乘客可以体会到宇航员的感觉
普通人可以到外太空游玩一圈
简直酷到不行
建造更大的火箭就意味着
巨大的燃油开支
他开始用废旧的轮胎
自制固体燃料
有意做燃料的同学请备好笔记

首先将剁碎的轮胎与液体橡胶混合

加入催化剂使二者融合

放入油漆搅拌机中搅拌均匀

最后放入烘箱,进行低温加热

固体橡胶燃料就做好了

当固体橡胶燃料与纯氧接触时
可以产生足够的推力
开推动火箭

2001年,新星公司
’终于成功发射“新星1号”
被载入英国史册
这是英国本土发射过的最大火箭

历史性升空

火箭携带太空舱进入空中

太空舱随降落伞安全返回

如今的班尼特
继续研发着火箭
同时还成为英国人心中的火箭英雄
他被索菲尔德大学
聘为物理系和太空科学的客座讲师
讲授自己近些年学习到的专业知识
与心得体会

他还带着自己的火箭
走进中小学校园
举办各类科技活动
为青少年讲解最基础的
飞行知识
以便他们能快速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追星者”团队
曾经在一年内走访了200所学校
参与进来的小鲜肉达到15万人次
他们目前正在潜心开发
新型火箭和太空舱
要与还没实现载人航天的
欧洲航天局一较高下

更大推进力更强的
9米的Skybolt2号火箭已进入测试阶段

将要搭载的太空舱NOVA2号
也是班尼特的得意之作

有着完善的发射逃逸系统
太过高深的道理我也不太懂
总之就是一旦发生意外情况
乘客的生命安全
还是有保障滴
2016年对我们来说是重要的一年,因为我们一直在为9米长的Skybolt2号的发射做准备.紧接着会进行Nova2号(太空舱)的测试评估,是否达到可以发射标准
班尼特估计在十年内
如果这个行业持续发展
亚轨道飞行的票价
会降到1万英镑
约10万RMB
嗯,这个价格
偶尔潇洒一把还是可以承受的
不过我相信
在不久的将来
去外太空旅行会变得
像坐飞机一样普遍
我一直都想要建造火箭,所以我非常努力的工作,活在自己的梦里,这是我从小到大一直在做的事情,有梦想的人就应该为之奋斗
————史蒂夫·班尼特

史蒂夫·班尼特
曾经的牙膏化验员
没有马斯克天才般的大脑
和雄厚的资金实力
但是24年的坚持
凭着一份倔强
不仅实现了个人理想
更是担起了一个国家航天事业的未来
没有人的一生是一成不变的
除非你容忍这样的平庸
梦想并不虚无
JUST KEEP MOVING!
酷玩实验室原创作品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对于未经授权的转载,我必投诉到底
分享给朋友或朋友圈请随意

我们正在进行的
“造架飞机送自己”活动
将带你1小时内学会DIY无人机
只要你加入我们的微信群
每天完成我们布置的任务
15天内你就可以驾驭无人机!
请大家直接扫一扫下面图片
加导师乌鸦上尉为好友
附言:训练营
他会带大家入群DIY哟~~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酷玩实验室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