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真的能够打败迪斯尼?我看有点悬!
2016/6/1 房地产决策参考

     决策君导读?

     王健林这几天和迪斯尼杠上了。决策君坚决站在万达一边,并要为王健林的豪气喝彩!同时,决策君也衷心希望,万达城有朝一日彻底干掉迪斯尼,扬我中华文化。但是,冷静下来,我们也要帮万达想想,万达还有没有短板,万达和迪斯尼的差距,究竟在哪里?

    

     万达老板王健林叫板旅游文化产业巨头迪斯尼,迪斯尼指控万达侵犯知识产权。两个巨头打架,好看不?

     无比艳丽,无比好看。

     王健林称,上海迪士尼20年内盈不了利。王健林今年62岁,也就是说,上海迪斯尼干到王健林82岁之前,还要一直亏钱。看到竞争对手一直输了20年,“国民老公”都快有孙子了,对手还在赔,换了你,啥心情!

     迪士尼虽然是洋鬼子,说起话来,嘴也不软。有媒体报道南昌万达主题公园使用迪士尼卡通形象,迪士尼回应表示,“这些非法而又拙劣的山寨品让所有抱有更大预期的人失望,将采取行动来应对知识产权侵权”。

     两个巨头,为何突然就掐起来了?决策君猜测,恐怕和上海迪斯尼、南昌万达城几乎在同一时段开业,有很大的关系。迪斯尼,你丫早不开晚不开,偏偏要在这个时候开!换了你是老板,也要忍不住鬼火冒。

     不过,上海距离南昌,直线距离也有600公里呢,决策君判断,更直接的冲突恐怕还与万达在上海西部青浦的万达茂有关。

     上海市政府,东边搞个迪斯尼,西边搞个万达茂,你这样做,真的好吗?

     位于上海西部淀山湖大道南侧的青浦万达茂,建筑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也是一个巨型项目,更是万达首次在一线城市打造的大型室内文化、旅游、商业综合体,是万达倾力打造的文化旅游新品牌。

     青浦万达茂大幅降低了零售比例,而是以文化娱乐为主,堪称“室内迪斯尼”,和刚刚开业的上海迪斯尼构成直接的竞争关系!

    

     要命的是,《每日经济新闻》旗下官方公众号“邦地产”在六一儿童节这天发布了一条颇有杀伤力的报道《首富就“被打脸”了 上海万达茂大概率延迟开业!》。该报道称,“青浦万达茂,已经停工了一年”。

     报道称:

     根据《解放日报》2014年底的报道,万达茂原计划在明年的6月要竣工开业,却至今没动作。

     邦地产现场探察后,也只发现三栋楼耸立现场,不仅开建速度和万达的规划不符,从目前情况看,项目能否按时开业也是未知数。但万达方面表示,青浦万达进度缓慢属情理之中。

    

     ……

     但现状看来,万达茂的开发之路,并无想象中顺利。邦爷从现场的建筑工人处得知,项目停工已经一年有余,最近才刚恢复施工,很多工人都是上周才入驻工地的。

     万达茂东邻大发融悦,西邻首创禧悦。走进万达茂的工地,邦爷也能清晰地听到这两个项目嘈杂的施工声,相比之下,万达茂显得静悄悄。

    

    

     从现场看,项目的确给人像是停工许久的感觉。

     就此事,邦爷致电了青浦万达茂负责人,对方表示,项目目前正处在基坑阶段。但项目明年6月能否开业,具体要问计划部。

     至于为什么项目处类停工的状态,上述负责人说,项目东侧是文旅业态,比之前的业态更为复杂,而且项目也不是传统的万达广场,进度慢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下午三时,决策君再次查阅该报道,网页显示“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尽管青浦万达茂能否如期开业,可能存在悬念;现在是否真正停工,也有待证实。但是,决策君内心,就是佩服万达,佩服王健林作为中国企业家的这股精气神。

     迪斯尼不是王健林的冤家,实际上,一直是王健林心目中要赶超的目标。

     早在2014年,万达的武汉“双骄”项目——“汉秀”与武汉万达电影乐园开幕时,王健林就声称,万达投资500亿在广州筹建万达城,目标就是要挑战香港迪士尼。

     2015年7月24日,在首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上,王健林再提超越迪斯尼,“2020年,万达旅业旅游到访人次要达到2亿人次,年收入超过1000亿元,超越迪士尼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旅游企业!”

     王健林叫板迪斯尼,靠谱吗?决策君这么看:

     一、决策君也去过东京、香港迪斯尼,说实在的,数十年来,都是那一套,对俺也没啥吸引力,我感觉和北京石景山游乐园、北京欢乐谷,也没有多大的本质区别,不过卖的就是个牌子。对于在互联网里泡大的“00后”一代,米老鼠、唐老鸭,那个尖尖的城堡,恐怕也没有那么无限风光了吧?特别是在虚拟现实技术日渐成熟起来,娱乐产业可能发生颠覆性的变化,迪斯尼、万达城这种娱乐休闲方式,究竟还有多大的吸引力,能够延续多少年,真不好说。

     也许万达赶超的本身就是一个落伍的玩意儿了。唯一的优势恐怕在于,中国13亿多人口,每个人都去崇洋媚外一把上海迪斯尼,人家也够赚了,也许真要不了20年,就能赚钱了。当然代价是,香港迪斯尼、甚至东京迪斯尼恐怕要受点影响。

     二、尽管迪斯尼60多岁了,但至今仍是世界休闲娱乐大海中的领航者,期间经历了多少惊涛骇浪啊!这说明,迪斯尼确实有它的“真经”,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言败的。

     另外一方面,从数据上看,迪斯尼也是一个巨头。当前总市值约1580亿美元,大致相当于百度的2.5倍或者京东的4倍多。迪士尼公司2015财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水平远超中国各大互联网巨头。根据财务报表,迪士尼2015年的总收入约合人民币3457.6亿元,这一收入水平超过了2015财年中国三大互联网巨头腾讯、阿里和百度(BAT)三家总收入之和。2015年财年中国互联网三巨头的营业收入合计不足2500亿人民币。当前迪士尼的净利润也在BAT之上。2015财年净利润约合583.37亿人民币,相当于阿里巴巴同期的2.39倍。迪士尼公司的净利润在2008年金融海啸中受到影响下跌,但在2009年之后迅速恢复增长并持续至今,七年间净利润增长一倍多。

     从数据上看,也许迪斯尼并不是一个万达过不了的坎,但是,不能光看营业收入,要看财务质量,看数据质量。这方面,在房地产收入可能锐减的情况下,万达恐怕有挑战。

     再者,在大型主题乐园的管理、运营上,拥有数十年经验的迪斯尼,就不用说了。与之相比,国内这方面的人才显然很短缺。如果运营管理经验不丰富,则容易带来一系列的风险。

     5月2日,南昌万达主题乐园云霄飞车出现故障突然停止,16名游客被悬在70米高空中长达20分钟,工作人员上去利用人力一个个打开安全带,才将人救下来。这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随着万达城游乐项目越来越多,类似的管理运营风险无疑也将越来越大。

    

     三、万达在旅游文化娱乐产品打造上,眼光要更加前瞻,人性是比文化更高的追求目标。不是说这样做就一定不对,但不要动辄就是跟我扯什么汉文化、傣文化、中国文化、传统文化,观众花钱去玩,图的就是个高兴、痛快,不要被什么文化标签作茧自缚。不是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有什么不好,不应该去弘扬,而是在传统或者民族文化、现代人和娱乐这三者之间找到一个叫座又叫好的结合点,难度真的很大很大。

     说到这里,就想起王健林的儿子“国民老公”王思聪发的一条微博:“同样是水主题的秀,同样是Dragone(弗兰克德贡)先生亲自操刀设计,不懂为什么我们武汉的《汉秀》会逊色于《水舞间》那么多。问题有可能出在硬要塞点‘汉’文化进去?”《汉秀》开业以来,表现不能说很好吧,说不定王思聪真的说到点儿上去了。

     四、不要遍地都是万达城了,搞IP(知识产权)产业链才是正路。偌大一个中国,香港、上海,就俩迪斯尼。全世界加起来,也没几个迪斯尼。迪斯尼的盈利模式,其实远远不止建个主题乐园,而是靠文化输出赚钱,换句话说,核心就是IP的制造和输出,能够通过自己造血或者并购不断生产出现象级的IP。比如前两年的“冰雪奇缘”(Frozen),最近几年的Marvel漫画人物和电影,以及Pixar的动漫人物。由于公司的产业链丰富,其IP的变现能力,可持续性都非常强。不仅仅是一部成功的电影,更有大量的周边产品,主题乐园,以及Disney Channel的内容输出来变现。迪斯尼强大的造血功能,几乎不受任何IP生命周期陨落的影响。

     这才是迪斯尼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迪斯尼如何赚钱?看看这表格

     万达与之相比,差距在哪里?优势有什么?看看上面表格就知道了。万达除了一味地造城,持续不断地开业——9月份还将开业合肥万达城,2017年开业哈尔滨万达城、2018年开业青岛东方影都和广州万达城、2019年开业无锡万达城,但是在IP的制作输出上,差距之大,不可以道里计。

     美丽的青花瓷万达城,只是一个良好的开始,但也仅仅只是个开始而已。

    

     王健林曾经说:“我相信到广州、无锡万达城开业的时候,全国甚至世界人民都会对中外旅游品牌究竟谁更胜一筹会有定论。”决策君却以为,万达城能否成为真正的品牌,不在于开业了多少家,甚至不在于有多大的人流,而在于它制作和输出了多大规模的牛叉IP。

     万达造城,不如多造几个牛叉IP。

     环顾国内,类似于万达城一样的主题公园、主题乐园,无论室内还是室外,俯首即拾,可是有一定品牌知名度、有良好经营业绩的主题公园只有10%,有70%的主题公园亏损,20%持平。为何大部分亏损,恰在于IP是短板,有吸引力的文化产品和品牌缺失。

     万达要过过硬的拳头IP这一关,比造几个万达城,恐怕要难多了。如果万达不能在这一点上突破,2020年,要想打败迪斯尼,要我说,也难。起码,要走的路,过的坎儿,还很长很长。

     祝福王董事长。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房地产决策参考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