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疏散人口?错了,是残酷地置换!
2016/6/16 房地产决策参考
决策君导读?人口置换的结果是什么呢?结果一定是具备条件的人,在北京中心城区愈来愈多。换句话说,中心城区的人口会越来越精英化、高收入化。在这种人口结构下,中心城区的生活服务业、房产等价格自然难以下降。

根据北京市规划,中心城区将会在2020年疏解15%的人口,大约将近200万人。
200万人,已经是一个特大城市的人口量级了。这会牵涉到多少个家庭啊。
在很多人看来,这个疏散仿佛和自己关系并不大。实则不然。疏散并不是静态的简单人口流出,而是一次有进有出的人口大置换。有的人因为工作变迁、小孩上学从城区离开到郊区了,有的人也许是因为房子问题离开城区。同时,也会有人因为上述因素,或者其他类似的因素,从外省市,从郊区,到北京城区定居、工作。人口数量这么大,总是在进进出出,最后要达成的一个总体目标是中心城区减少200万人。
这场大变化,影响之大,超出想象,和我们的联系,千丝万缕,也许难以预料。很多人,甚至我们每个人,也许都难以置身事外。
这不啻一次巨大的人口迁徙和流动。想想当年三峡库区人口外迁,国家花了多少银子,才得以完成?今天,北京却是通过以业控人来实现这个目标。口上说是以业控人,实际上还有很多有形和无形的手段,比如你的收入水平是否还能支撑继续留在中心城区。现在北京也要准备征收拥堵费了,表面上看是一个交通出行行为的引导,实际上会影响到很多人的工作和生活。还比如,北京中心城区土地出让十分少,地价暴涨,房价也随着暴涨,高昂的房价无疑是中心城区人口大置换最强悍、有效的武器。再比如,中心城区的孩子上学问题,实际上非京籍家庭孩子在中心城区上学的门槛是越来越高了;还比如疯传的商住房限购,如果真的得以实施,非京籍家庭在京购房的门槛又将提高了。这些都是人口疏散或者置换的利器。
在这里,我们不讨论这些“利器”的合理性、合法性,是否道德,是否人性。但,确实是,无论疏散,还是置换,都是一件十分残酷的事情,牵涉到很多人、很多家庭的变迁、阵痛……
所以,即使是控制人口,减少一定的人口数量,从上述角度上看,北京中心城区的房价也是难以下降的。因为,被疏散的人,总是因为钱不多,或者没有机会让孩子上学,或者缺乏北京鼓励、吸引的专业技能。而被置换进来的人,则恰好相反。那么,结果是什么呢?结果一定是具备上述条件的人,在北京中心城区愈来愈多。换句话说,中心城区的人口会越来越精英化、高收入化。在这种人口结构下,中心城区的生活服务业、房产等价格自然难以下降。
当然了,人换了,文化也就换了。即使下雪,北京也难以变成北平了。中心城区,会越来越像巴黎、纽约、东京这样的世界级大都市。你向往这种结果吗?你留得下来吗?这些都是问题,是选择,或者是挑战。


《房地产决策参考》商务合作
联系人:决策君
微信:juecejun
QQ:1686895602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房地产决策参考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