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定心法
2016/9/1 太极健身汇

     点击“太极健身汇”

    关注我

     做最好的中国太极文化推广平台

     作者简介

     曹满良,武术六段,1952出生于北京,11岁习武,师承北平健民武术社著名武术家司永亮先生。习少林六合门、杨式太极一门,1983年向《罗汉功》创传人张玉林老师学习气功,潜心修炼,造诣非浅。近年来,大师以其精湛的武艺走遍大江南北,教拳授课,颇受好评,去年,美国几大武术研究院和慧平养生中心同时向他发出讲学的邀请。

     拳架易练,心法难修

     炼心定之功,六识不伏不能炼至极地。此六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无论男、女、老、幼、智、愚、贤,眼无不喜色,耳无不喜声,鼻无不喜香,舌无不喜味,身无不喜逸,意无不喜欲。六识也为六贼。修功者欲求大道,莫若用返识为智之法;观照本心,定中生慧照,合眼光而不视,凝耳鼓而不听,调鼻息而不嗅,缄舌根而不尝,束身体而不动,冥意念而不驰,依照这样六识净了。然此六识与生俱来,有气血之躯既有此六识,到气血之躯还空,而六识仍在,是不能去。只有伏之一法,调制之使为我用而已。《西升经》本文说:“我不视,不听,不知,神不出身,与道同久。”道经说:“我命在我,不在天地。所患人不能知其道,复知而不行。知者,但能虚心绝虑,保气养精,不为外境爱欲所牵,恬淡以养神气,即长生之道毕矣。”

     道者,是觉悟的大路,使人走上觉悟路而出迷途,然都是由静心入手。“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下功夫”,又必须锁心猿而拴意马。所谓心猿意马是说;人心如猿猴之狡,意如烈马之驰,故心拴之锁之,使猿无能施其狡,马无所逞其驰,以便归于静定。

     今世上修炼者多有“人心”不灭,道心不澈,人心不灭者,是不能够看淡俗情,总觉得衣服恐其不华丽,饮食恐其不鲜美,声名恐其不张扬,才华恐其不显露,银钱货物恐其不多,田园屋宇恐其不广,一切不能看淡。时而有求福之心,时而有欲安之意,时而有贫苦之叹,时而有奢侈之思,满怀私欲,此即所谓的人心。不灭者,不能看淡世俗,认假为真,而使道心不澈。

     所谓“道心”,是能淡有,淡无,淡美,淡醜,淡得,淡失,淡毁、淡誉,淡生,淡死,能看淡一切便是道心。

     今之修学心源内功者,当立自心为学道之根苗,身在尘,心不染,功在凡,心达圣,身为世俗纲常伦理之模范,尽人情事理之标杆。心达离尘之清静宝珠为目的。

     定心功夫始于止念,对境能不迷,逢缘能不动。佛家最上乘经典著作《金刚经》有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意思就是说:炼心不住一切相,不住一切法,不住前念,今念、后念。应;是指真常之心应物,心有意生,真常之心无所执著,即是心无所住;无所住即是自性真空;自性真空即是妙明本心。应无所住,清静无为,即真心现前。此就是说;让人不要执著一切见闻觉知到的东西,心坦然不动如真空,心灵才能直接觉悟自然。

     人如果不能认知心,就不能使心静,也就不能认知“道”。练功者不以炼心为本,而是在肉体上或自心外求丹,是以砖磨镜,以沙团饭,苦死无成。本错,果也错。修外道者,所得的各种功能和幻觉,是水中影,镜中花,到头来如同竹篮打水一场空。

     怎样才是真正的定静功夫呢?那就是一个人生活在人类社会中,从出生到死所遇到的,种种不同的环境或遭遇及顺逆的事情,喜、怒、哀、忧、悲、恐、惊等,对心灵的最大创伤和最大享受,在一生中都不为之所动摇,这才达到了初步定静的功夫。

     不是用某种形式和手段,人为地站桩,打坐,来达到的定静功夫,也不是刻意去清除思想中的意识来达到定静的功夫。真正做到定静的功夫;只有不怕思想上的乱,不怕所有外界环境的于扰,不怕苦与乐、顺与逆和所有烦心的乱,思想平静,自在自如,自心如如不动,这才是真正进入到定静的功夫。

     静是思维的高度修养。美女坐怀而不乱;泰山崩前而不惊,就是能看空世界,看透人生。置生死于度外,破得一个死字,方可为不死之人。炼心达上乘者,虚无守静,无挂无碍,一尘不染,如皓月当空,万里无云,只一点灵根能夺天地之造化,参阴阳之正理,使有归于无,其无又能生有,能与天地同老,与日月同修。

     修心之人,贵能除去心上的病根,此去病不是去风寒湿热之病,要去贪、嗔、痴之病,此病一去,百病不生,可延年益寿。必先除去酒、色、财、气、外感。古人云,酒是穿肠毒药,色乃刮骨钢刀,钱是惹祸的根苗,气是无烟火炮。贪、嗔、痴,佛教指此为三毒心。病根拔除,病体自愈。

     断根之法儒释道诸家都有;儒家讲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动,见如不见,闻如未闻。佛家讲要:忘人、忘我、忘众生。道家讲要: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之说,此语都可以除酒色病根,正人的心念,能醒,能觉,能悟。

     养心护神之诀,密固有三要;闭塞勿发通,其法是以眼观眼,以耳听耳,以鼻调鼻,以口缄口,在正一心,外无声色,嗅味之牵,内无意念固我这累,自然方寸虚明,万缘澄寂。

     要说学问大,没有大过性命的。关于性命的学说,在现时社会上,好象已很久隐而不见了,其实是人们没有重视。

     什么称谓性?就是宇宙形成时,即已存在的永恒不变的实性,是那明晃晃的灵光。什么称谓命?就是先天的极为精纯的气,是那弥弥漫漫的元气。然有性就有命,有命就有性,性命原本是不能分开的;在天就叫做命,在人就叫做性。性命实际上并非是两个,只有贤人的学说主张,存心养性,修身之命,圣人的学说主张,尽性至命。性命双修之法要;内外俱有,缺外功则德行不全,缺内功则本源不清。平日居心言必谨,行必慎,不使亏心。守心如执玉,道德胜似金。

     修炼心静定内功,不可以色见,不可以相求,不可能会意外地、舒适地达到什么境界。掃去色相,无色身便空,心亦空,静而生定,定而生慧。保持一个永恆的平衡心态,恢复心灵的真空纯至静的清静自然本然,与大自然真空纯至静的自然本然合而为一,是为天人合一的大圆觉者,这是心灵能量达到的最高成果。

     有的人信心不够坚定,理不明,心不通,而求速成,工夫未到,机巧贪谋,自认请高,认幻为金,迷自本真,会使他误入邪偏之路,不达正途。

     吾自灵光道上来,只因逐妄堕尘埃,君今寻见还乡路,悟得心源道眼开。

     原吾心境本无尘,因尘难见本来真,心净镜明无一物,自然现出真法身。

     传统陈氏和杨氏太极拳养生班现在开始接受报名,新班开课,从头学起。

     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通过电话或微信来咨询课程情况,以及报名。

     咨询报名电话:13501252378,18500388612

     咨询报名微信:steven_wang1201

     扫一下二维码,即可关注“太极健身汇”!

     恭喜您订阅公众微信账号:“太极健身汇”公众平台。这里有众多关注太极与养生的朋友,希望大家在这里获得健康与快乐!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太极健身汇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