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需要手术吗?
2015/9/22 广东医学百事通

    

    

     60岁的李先生患颈椎病多年,去年初突然出现右手麻木无力,感觉右手活动不灵活,拿东西容易掉、系扣子困难等,即难以完成精细动作。后出现右上肢无力,并感右上肢较紧感,程度渐加重。同时发现走路时有踩棉花的感觉,双下肢麻木、疼痛、僵硬发抖、无力、颤抖,行走困难。到过多家医院诊治,行理疗,神经营养治疗,中药熏法等治疗,效果不佳,症状逐渐加重。无奈,才下定决心手术治疗,成功的手术和术后康复,令李先生恢复了健康。

    

     颈椎病依据压迫部位的不同大致可分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

     其中对人损害最严重的是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受压或损伤,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严重影响人的生活质量。虽然脊髓型颈椎病发病率不高,但一旦发现,往往只有通过手术治疗才能缓解症状。

    

     脊髓受到压迫或损伤,表现出来的主要症状是肢体麻木无力,僵直,上肢精细动作笨拙,不能用筷进餐,写字颤抖,夹东西无力,手持东西经常掉落等。下肢出现双足踩棉花感,足尖不能离地,触觉障碍,有束胸感等。

     我们知道脊髓是人体重要的组织,其受到压迫或损伤,更严重的可能会终身瘫痪,以致只能卧病在床。对于脊髓型颈椎病,如果不进行手术处理,随着病程的延长,一般患者的症状会逐渐加重,最终甚至可能终身瘫痪。因此确诊脊髓型颈椎病后,越早手术,越能取得好的手术效果。

     研究发现,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疗效主要受到三个方面影响。

     1、病程

     脊髓是人体非常脆弱的神经组织,理论上受到压迫或损伤时间越长,越可能发生难以逆转的变性,手术后恢复的可能也就越小了。有些患者得不到正确的诊断或治疗,总是等到不能下地行走了,才来决定手术治疗,手术后虽然勉强能下地行走了,但跟早期手术的患者相比不得不说是个遗憾,本来可以恢复得更好的。

    

    2、术前病情的严重程度

     术前表现的病情越严重,说明脊髓受损或受压迫的程度也就越严重,可能脊髓已经发生了难以逆转的变性,术后恢复的可能也就越低,或许术后症状会有所改善。病情较轻者,改善可能越大,甚至恢复完好也是有可能的。

     3、MRI

     MRI检查中提示T2加权像中脊髓高信号。应进行手术减压,若一味拖延,后果严重。

     总之,

     脊髓型颈椎病应该尽早手术治疗!

    

     温世锋,医学百事通志愿者医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院办公室副主任。擅长于脊柱外科,在颈椎病、脊柱畸形、滑脱及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保守与手术治疗等方面有较丰富的经验,尤其对于严重脊髓型颈椎病(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高危颈椎)的一期后前路手术治疗有一定的造诣。与欧美脊柱外科医生的科学理念一致,常规应用放大镜进行脊柱外科手术,以保证手术的微创,明显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提高了手术疗效。重点从事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和相关基础研究。

     出诊时间:周五下午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你的朋友~医学百事通由来自广州各大三甲医院的志愿者医师提供最靠谱的健康资讯与咨询服务,医生公益热线:02083936636现在微信加关注也可以咨询了哦!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广东医学百事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