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天生的铁“疝”公举
2015/12/30 广东医学百事通

     想每日收到最靠谱的健康资讯吗?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可订阅哦!专题专家 杨六成,主任医师,医学百事通志愿者医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小儿外科

    宝宝肚子上的长了个鼓包,有人说是小肠气?在现实生活中,不少的家长会发现,当孩子在哭闹或者咳嗽的时候小肚子下面会出现一个鼓包,去医院就诊,医生经过检查告诉家长这是小儿疝气。那么宝宝肚子下的鼓包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否需要治疗?下面就由小编和大家聊聊关于宝宝肚子下出现鼓包的那些事。什么是小儿疝气? 鼓包是什么?没错,就是小儿疝气!俗称的“小肠串气”。疝气是指任何脏器或组织离开了原来的部位,通过人体正常的或不正常的薄弱点或缺损、孔隙进入另一部位,即形成了疝气。疝气的发病率为3.5~5%, 男与女的发病比例为9:1。小儿最常发生的疝气是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疝。小儿为什么会出现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是小儿泌尿科手术中最常见的疾病。小儿腹股沟疝均是先天因素。原因:在胚胎早期,睾丸位于2~3腰椎旁,以后逐渐下降,睾丸下降带动内环处腹膜下移,形成腹膜鞘状突,若鞘突未闭或闭锁不全则形成先天性斜疝的疝囊。

    小儿疝会有那些危害? 1、消化系统:由于小肠反复坠入阴囊,易出现腹胀、腹痛、便秘、消化不良,体质差。

     2、泌尿系统:疝的反复挤压,影响睾丸发育。3、出现嵌顿:肠坏死,精索受压睾丸缺血,卵巢坏死。嵌顿发生的机率:早产儿在出生后3个月内50%,小于1岁的足月儿30%,1岁以上足月儿15%。出现小儿疝,应该怎么办?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包括疝带、疝托、中医中药等。此法仅适用于2岁以下婴儿。

    

     注意

    保守治疗可以缓解症状或延缓疾病的发展,但不能治愈,一些不当的保守疗法还可能会加重病情,故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手术治疗 (1)手术时机:大于6个月就可以进行手术。普遍认为,鞘状突在出生后6个月还有可能自行闭合,6个月以后闭合的机会极少,因此一般应在6个以后行手术治疗较合适。(2)若发生过嵌顿,复位后观察1天就可手术。(3)鞘膜积液:在12个月内有可能消退,如果1年后仍无消退,需像疝一样进行手术。手术方式 (1)开放性手术;(2)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创伤小,恢复时间短,术后无需缝线,不留瘢痕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怎样自测孩子是不是得了疝气? 首先,当小孩哭闹,如果您发现腹股沟的一侧鼓起一小包,似大枣大小,或似核桃大小,摸起来硬硬的,且触痛明显;当小孩平卧或睡着了,包块可还纳腹腔,但若再次站立或哭闹或其他情况致腹腔压力大时,包块可再次出现。这时,您就可以基本判断孩子是得了疝气。此时,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

     小结根据年龄不同推荐的治疗方法并不绝对,主要还要根据患儿自身的情况。故若发现小儿疝气,不要着急,应找疝专科医生为患儿制定个体化治疗计划,以达到最满意的治疗效果。

    杨六成职称:主任医师科室:小儿外科个人简历:广东省小儿外科学会常务委员,广东省新生儿外科学组副组长。从事小儿外科与普外科工作20多年,2004年在加拿大麦克马士达大学学习,擅长小儿外科与新生儿外科,在小儿腹腔镜微创治疗方面有丰富的经验,腹腔镜治疗先天性巨结肠,肛门闭锁,食管闭锁,胆道闭锁,先天性肥厚性幽门梗阻等,尤其在胆道闭锁的治疗上有丰富经验。曾在《中华肝胆外科杂志》等国家、省级杂志上发表专业论文25篇,主编《小儿普通外科进修问答》一书,参编《胆道外科的基础与临床》一书。省级科研课题立项3项,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6项。

     出诊时间:周一、二上午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广东医学百事通由来自广东各大三甲医院的志愿者医师提供最靠谱的健康资讯与咨询服务,

     新增语音内容,好听好玩更好用!

     医生公益热线:02083936636

     现在微信加关注也可以咨询了哦!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广东医学百事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