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友病产生抗体,会大大降低治疗效果
2016/1/21 血液病健康知识

     许多血友病患者在接受输入凝血因子治疗后,体内所产生的抗体大大降低了凝血因子的治疗效果。

    

     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其特点是凝血时间较长,因此出血的危险性增加。 血友病比较常见的是血友病甲(A),血友病乙(B),血友病丙(C)血友病甲最常见,缺乏凝血8因子,血友病乙次之,缺乏9因子,再就是血友病丙,缺乏11因子。

     传统对于各类血友病的治疗,主要是输凝血所需因子(不需要做配型),再就是冷沉淀以及凝血酶原复合物,输凝血因子只能是暂时的止血作用,不能帮助血肿吸收,也不能消炎消肿治疗,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输了凝血因子,还是会导致关节畸形,而且不能多次输注,会导致产生因子抑制物,就是产生抗体,有的人越输越频繁,甚至是没有效果,再最后输了反而会加重,所以肯定不是常见之计。

    

     北京中科血康血液病医学研究院对于血友病的治疗采用的是专家组的一种科研成果,国家专利技术“自血DBT血细胞改造修复疗法”,治疗的思路是从其根本,调整免疫机能入手,从根本刺激自身提高凝血因子的含量,以及刺激的其活性,后以中草药调理进行巩固疗效作用,一个月为一个疗程,一般用药,起效快的话,一周到半个月左右使血肿消失,提升相关因子的含量,一般是需要用药2-3个月,需要去做一个因子的检查,看一下因子提升的程度,下一步估算总体的用药时间,一般是需要用药半年到一年左右。只要因子稳定在20%左右就可以停药。是目前临床上对于治疗血友病必不可少的国家专利技术。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血液病健康知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