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生活】您知道吗?用药不当可能引发血液病
2016/3/16 血液病健康知识

     很多患者觉得去医院看病麻烦,于是就有了“大病去医院,小病去药店”的不良习惯。殊不知,“是药三分毒”,用之合理则能防治疾病,用之不当或滥用可发生药源性疾病,严重的会造成死亡。

     血液病以其病情复杂、顽固、难治、死亡率高等特点成为医学界的一块”坚冰”。引起血液病的原因很多,临床观察发现少数人是因用药不当引起血液病的。

     了解药物与血液病的关系对预防某些血液病来说是极为重要的。那么,药物性血液病究竟与哪些药物关系密切呢?

     (一)药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有资料表明,药物性再障占再生障碍性贫血的7%左右。药物性再障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药物的毒性作用所致,某些药物达到一定剂量就会引起骨髓抑制;另一种与药物剂量关系不大,有些接触者少量用药即发生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氯霉素和常用的大部分抗癌药如阿糖胞苷、环磷酰胺、苯丙氨酸氮芥等都有抑制骨髓造血的副作用,最容易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其次是抗疟药,抗炎镇痛药(保泰松、消炎痛),有机砷及抗癫痫药。其他如磺胺药、抗甲状腺激素药(如他巴唑)、抗过敏药(盐酸吡甲胺片)以及肼苯哒嗪、眠尔通、氯丙嗪等,偶尔也可见到此副作用。

     (二)血小板减少及止血机能障碍

     有些药物可引起骨髓再生不良,直接破坏血小板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常用药物有利福平、解热镇痛药、磺胺类药物、抗糖尿病药物、镇静药、双氢克尿噻、地高辛、、甲基多巴、乙琥胺、灭滴灵、先锋霉素、红霉素等。有些药物可使血小板功能发生障碍,影响止血机能。如消炎痛、阿司匹林、双香豆素等。当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出现障碍时可出现皮肤紫癜、黏膜出血,严重者可发生内脏出血。

     (三)过敏性紫癜

     由于对某些药物过敏,引起毛细血管壁的渗透性和脆性增高,出现过敏性紫癜,常常表现为皮肤紫癜,也可有腹痛、关节痛等症状。较为常见的药物有抗生素、磺胺类、解热镇痛类药物如链霉素、异烟肼、阿司匹林、安乃近等。

     (四)粒细胞减少症

     药物主要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引起此病。一是直接导致粒细胞的核碎裂、溶解,从而造成造血干细胞的损伤。氮芥类药物、巯嘌呤、阿糖胞苷、大剂量的氯霉素、氯丙嗪、丙米嗪、丙基硫氧嘧啶、地巴唑、卡比马唑、磺胺类药物等均可引起。二是与机体的免疫反应有关。典型药物是氨基比林,此外左旋咪唑、半合成青霉素也可引起。曾经有报道说老年人使用氨苄青霉素后导致粒细胞缺乏症而继发感染造成死亡。

     (五)贫血

     引起贫血的主要药物有氨基水杨酸、苯妥因钠、抗癫痫药、抗疟药、磺胺药、抗结核药以及叶酸、卡马西平等。

     (六)急性白血病

     现已知道烷化剂、氯霉素、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乙双吗啉、乙亚胺等均可引起急性白血病(血癌),病人可以出现贫血、发热、出血、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以上所列药物引起的血液病只是其中一部分,这些药物中,很多都属于常用药物,但一旦引起造血系统的损害,治疗上就很棘手。因此,有病必须严格按医嘱服用药物,切不可自作主张,自行乱服药物,以防药物所致血液病的发生。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液科 副主任医师 窦红菊

    

     编辑:徐英 朱佳玲

    

     求点赞鼓励哦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血液病健康知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