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缺铁性贫血的起因与预防
2016/4/5 血液病健康知识
据统计中国是全球缺铁性贫血的高发地区之一,婴幼儿更是重灾区。世卫组织的调查显示,5岁以下儿童贫血率,东南亚地区高达六七成。
婴幼儿易发缺铁性贫血和其特殊的代谢特点有关。足月儿从母体获得的铁能满足出生后4个月之需,4个月后,从母体所获铁耗尽,生长发育迅速,若辅食添加不及时则很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因此6-24月的缺铁性贫血发生率高;早产儿从母体获铁少,通常满足不到孩子生后2个月的造血所需,因此早产儿更易发生早期缺铁。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长得胖并不就意味着不会贫血,因为孩子胖,消耗同样也很大,同样也有可能发生缺铁性贫血。
导致宝宝缺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ミ 先天储铁不足:包括早产、多胎、胎儿失血、孕母严重缺铁等,都可能造成宝宝缺铁;
ミ 铁摄入量不够:主要是婴儿在食物转换期没有及时补足强化铁的食物或铁剂;
ミ 生长发育过快:有的宝宝体重和血容量增长快,血红蛋白量需增加,但食物补充的铁并不能满足其需要;
ミ 铁的吸收障碍:食物搭配不合理、慢性肠道病等都可能会引起宝宝铁吸收障碍;
ミ 铁的异常丢失:某些疾病会引起宝宝长期慢性失血,从而造成缺铁,如牛奶过敏、息肉、钩虫等疾病。
如何预防宝宝缺铁性贫血?
婴幼儿易贫血,因此家长要及早从饮食方面入手,以预防宝宝缺铁性贫血。
ミ 母乳喂养:因为母乳含铁量高,能达到0.5mg/100g,而且母乳铁的吸收率高达49-70%,因此母乳喂养能保证铁的摄入量,建议妈妈们尽量给宝宝进行母乳喂养。此外,早产儿出生后2个月应开始补充铁剂,建议尽早看医生,不要自行乱补。
ミ 合理添加辅食:预防宝宝缺铁性贫血,必须保证足够的铁摄入量,应及时引入强化铁食物,合理搭配饮食。宝宝满6个月以后就要及时添加含铁的辅食,包括含铁米粉、肉泥、鱼泥等。对于不再吃母乳的宝宝,要均衡营养,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牛奶、动物肝脏、鱼、肉类、菠菜、木耳、豆腐等。
ミ 多吃水果:维生素C、稀盐酸、果糖、氨基酸等,有助于使Fe3+转变为Fe2+,所以宝宝多吃水果也有助于铁的吸收。
——————————————————
〓 对疾病有不明白的问题随时可在微信上与在线专家进行咨询
〓 打字不方便或打字较慢可在微信留言联系方式,专家会给您去电
〓 也可拨打咨询热线:010-56035035
〓 北京中科血康血液病医学研究院 医学文章 请勿转载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血液病健康知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