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会“引来”什么疾病呢?
2016/4/8 血液病健康知识

     血小板又名血栓细胞,是一种从巨核细胞上脱落的细胞质小块,具有止血作用。成年人血液中血小板数量为(1~3)×1011个/l,如果减少会怎么样呢? 下文介绍血小板减少会引发的疾病列举:

    

     ■ 物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出血症状发生前有潜伏期,短者可于服药后数小时内发病,长者可以数月后发病。一般5~10天。常伴有畏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

     ■ 其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患者表现全身皮肤紫癜,鼻衄或女性月经过多,疲乏无力,面色苍白,尿色加深。偶而还可见肾脏受损征象如高血压、血尿、氮质血症等。神经系统的症状甚少见。

     ■ 出、凝血性疾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与骨髓病性疾病:各种原因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都有骨髓巨核细胞减少,血小板的生成减少等特点,血小板减少可以是再生障碍性贫血最早出现的表现,也可能是由于经过治疗之后血红蛋白及粒细胞恢复正常,血小板尚未得到恢复。骨髓病性疾病如癌肿浸润时血小板减少,大多为肿瘤细胞损害巨核细腿,因此血小板生成减少。以上两种情况检查骨髓即可明确诊断,前者骨髓增生低下,巨核细胞减少;后者可查到肿瘤细胞。

     理化因素抑制骨髓:理化因素如电离辐射、烷化剂、抗代谢剂、细胞毒性制剂等在治疗恶性肿瘤时,血小板减少是常见的并发症,或者直接毒害骨髓细胞,或者发生兔疫反应。此类因素大多使骨髓弥漫性损伤,患者表现为全血减少。但少数患者巨核细胞对射线的作用较敏感,因某些病人可只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巨核细胞减少。

     选择性抑制巨核细胞的因素:氯噻嗪类药及其协同剂可以引起血小板减少,除通过产生血小板抗体的机理外,还通过抑制血小板的生成。而且后者更为重要。一般认为是药理学的作用。患者表现为骨髓受抑,巨核细胞减少。个别孕妇服用此药后,可引起新生儿先天性血小板减少,母体可无症状。

     先天性巨核细胞生成不良:该病罕见,巨核细胞及血小板明显减少,常伴先天畸型,如肾脏、心脏、骨骼等。预后差,约2/3患儿8个月内死于颅内出血。母体孕期患风疹、口服甲苯磺丁脲可为发病因素。

     其他:雌性激素偶尔可以引起无巨核细胞性血小板减少。乙醇可以抑制血小板生成,这是长期大量饮酒使血小板减少。临床少有出血表现,停止饮酒后,血小板可恢复。

    

     ■ 无效性血小板生成

     该病常见于部分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的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表现为血小板减少,有的患者有出血倾向,有的表现为全血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正常甚至增加,因此为无效性血小板生成。随着巨幼贫的治疗,血小板可恢复正常。

     ■ 血小板生成素缺乏

     本病是由于先天性促血小板生成素缺乏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本病多为遗传性,婴儿期开始有出血表现,血小板计数减少,巨核细胞数量正常,形态及结构无特殊变化。

     ■ 周期性血小板减少症

     本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周期性血小板减少所致的出血性疾病。该病比较常见,血小板减少与血小板增多或正常以规律的间隔交替出现,其间隔通常为 20~30天。本病多见于女性,其发作常与月经一致,月经期血小板减少,出血量增多。巨核细胞一般不减少,以皮肤粘膜出血为主,无特效治疗。

    

     ■ 脾脏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

     正常情况下,体内1/3的血小板停滞在脾脏,当有脾脏肿大时如门脉高压症、高雪氏病、淋巴瘤、结节病、Folty综合征等,血小板计数可减少,但体内血小板的总量并不减少。注射肾上腺素后,在一定的时间内,血小板计数可明显升高。有时,可能同时存在血小板破坏增加的因素。

     ■ 感染性血小板减少症

     本病是因病毒、细菌或其他感染所致的血小板减少性出血疾病。

     病毒感染:可致血小板减少的病毒感染包括麻疹、风疹、单纯疱疹、水痘、巨细胞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流感、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热、猫爪热、登革热等。

     病毒可侵犯巨核细胞,使血小板生成减少。病毒也可吸附于血小板,致血小板破坏增加;某些严重麻疹患者以及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消耗血小板。

     细菌感染:许多细菌感染可致血小板减少,包括革兰氏阳性及阴性细菌引起的败血症,如脑膜炎双球菌、伤寒杆菌、结核杆菌。细菌毒素抑制血小板生成,或使血小板破坏增加,也可由于毒素影响血管壁功能而增加血小板消耗。

     总之,单纯血小板减少患者,如有明确的感染征象,要考虑该病,原发感染控制后,则血小板恢复。

     由此可见,血小板减少会引发诸多危害,各类疾病因素也会接重而来,针对于血小板减少的治疗,史淑荣主任表示,血小板减少骨髓造血功能是正常的,属于良性疾病,通过一个对症合理的治疗,是可以完全治愈的。

     目前西医的常规治疗此病可以达到适当控制病情的作用,但此病反复无常,往往无法治愈,患者在长期服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维持情况下,易出现感染反复不愈,免疫调节功能长期失去平衡出现肥胖,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等,给病人带来更大的身心的痛苦,同时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长期使用,产生了更大的依赖性和耐药性,剂量越用越大,副作用越来越多,甚至头发掉光,并发各种感染,治疗越来越困难,最终还是无法控制病情而引起生命的危机。

     因此,针对于此病的治疗,广大患者朋友们要选择对症的治疗方式!

     ——————————————————

     〓 对疾病有不明白的问题随时可在微信上与在线专家进行咨询

     〓 打字不方便或打字较慢可在微信留言联系方式,专家会给您去电

     〓 也可拨打咨询热线:010-56035035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血液病健康知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