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化脓性中耳炎
2016/4/4 秦皇岛华夏耳鼻喉医院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临床上以耳痛、耳内流脓、鼓膜充血、穿孔为特点。若治疗及时、适当,分泌物引流通畅,炎症消退后鼓膜穿孔多可自行愈合,听力大多能恢复正常。治疗不当或病情严重者,可遗留鼓膜穿孔、中耳粘连症、鼓室硬化或转变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甚至引起各种并发症。

     一引起原因

     1.感冒后咽部、鼻部的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黏膜出现充血 、肿胀,纤毛运动发生障碍,可诱发中耳炎。

     2.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鼻,则压力迫使鼻涕向鼻后孔挤出,到达咽鼓管,可能诱发中耳炎。

     3.游泳时水咽入口中 ,通过鼻咽部而进入中耳,可能诱发中耳炎。

     4.婴幼儿的咽鼓管比较平直,且管腔较短,内径较宽,奶汁可经咽鼓管呛入中耳,可能诱发中耳炎。

     5.乘坐飞机或者潜水时,身体外界的气压会发生变化。如果不能通过吞咽唾液、捏鼻鼓气等方式及时解除这种中耳压力变化,可能诱发中耳炎。

     6.不适当地使用尖锐物体(如耳勺)挖耳。有时会引发鼓膜和耳道深部外伤, 甚至鼓膜穿孔,有可能继发中耳炎症。

    

     二有何症状?1.全身症状

     鼓膜穿孔前,全身症状明显,可有畏寒、发热、倦怠、食欲减退等,小儿全身症状通常较成人严重,可有高热、惊厥,常伴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鼓膜穿孔后,体温逐渐下降,全身症状明显减轻。

     2.耳痛

     为本病的早期症状。患者耳深部钝痛或搏动性跳痛,疼痛可经三叉神经放射至同侧额、颞、顶部、牙或整个半侧头部,吞咽、咳嗽、喷嚏时耳痛加重,耳痛剧烈者夜不能寐,烦躁。婴幼儿则哭闹不休。一旦鼓膜出现自发性穿孔或行鼓膜切开术后,脓液向外宣泄,疼痛顿减。

     3.耳鸣及听力减退

     患耳可有搏动性耳鸣、听力逐渐下降。

     4.耳漏

     鼓膜穿孔后耳内有液体流出,初为浆液血性,以后变为黏液脓性乃至脓性。

     治疗:

     ——早期,炎性病变局限在鼓膜和鼓室,抗感染治疗后可以停止流脓很长一段时间,患者仅有鼓膜穿孔和听小骨可逆性炎性病变所致的轻度听力减退。

     ——中期,炎性肉芽形成并累及到鼓室、鼓窦、咽鼓管和乳突气房,此时,抗感染治疗后仍偶尔流脓。虽然有的患者没有流脓的感觉,但是,他们常常出现耳痒。这是因为中耳脓液少,湿润的鼓室常常合并霉菌感染所致。此时,患者仅有鼓膜穿孔、听小骨活动受限所致的轻、中度听力减退和反复耳痒。

     ——病情进一步发展,炎症导致听小骨活动明显障碍甚至听骨链固定,有的患者还出现咽鼓管功能障碍。此时,患者出现鼓膜穿孔和中度听力减退,偶尔耳鸣。

     ——病情迁延反复发展,炎症波及到内耳可出现混合性耳聋,此时患者才感到听力明显下降。同时,炎性硬化灶逐渐形成(中耳炎后遗症之一,又名:鼓室硬化症)并包绕听骨链、甚至侵犯到卵圆窗和圆窗。此时,患者不但鼓膜穿孔,还出现中重度、重度混合性耳聋及明显耳鸣。如果胆脂瘤形成并破坏听小骨和周围骨质,患者还会出现耳痛、头痛、脓中带血、甚至面瘫、眩晕、全聋而影响工作生活。

     如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早期的患者仅有鼓膜穿孔和轻度听力减退。在积极控制感染干耳3月后,尽早进行鼓室探查和鼓膜修补术是最佳选择。因为,在中耳炎的早期阶段,不但手术范围小、手术时间短、手术风险低,更重要的是手术后,绝大多数患者能达到干耳不流脓。因为完整的鼓膜阻断了经外耳道诱发中耳感染的途径,患者不必再担心因耳道灌水而反复引起中耳感染;手术最有意义的是能有效提高听力。

     中期或中期以后的中耳炎患者,由于病情迁延反复,手术治疗以清除听骨链、鼓室、鼓窦、乳突和咽鼓管周围病变为主,酌情进行自体或人工听骨听力重建+修补鼓膜手术。因此,随着病情的加重,手术范围逐渐扩大,手术时间延长,手术风险明显增加,手术前后治疗费用有所增加,术后听力是否提高或听力提高的程度不但取决于手术医生的技术,还取决于中耳病变的性质和范围、听骨链病变的程度,以及术前是否存在病理性连接。

     综上所述,医生常常建议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应该在控制感染后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三如何预防

     1.在生活当中要特别注意耳卫生, 如果有上述情况发生, 就要及时的去正规医院检查治疗。

     2.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如鼻炎 、扁桃体炎、咽炎,在上呼吸感染期间注意正确的擤鼻方法。

     3.乘坐飞机或者潜水时,如感到耳内有压力变化或者耳痛,应该通过吞咽口水或者嚼口香糖缓解。如果无效,应试行捏鼻鼓气。

     4.不要卧位给孩子喂奶。喂奶时将小儿抱起,喂奶后轻拍后背。

     挖取底部耳垢,应十分小心,宜先湿润后才挖,避免损坏鼓膜。

     不能强力擤鼻和随便冲洗鼻腔,不能同时压闭两只鼻孔,应交叉单侧擤鼻涕。

     游泳上岸后,侧头单脚跳动,让耳内的水流出,最好用棉签吸干水份。

     加强体育锻炼,增加休质,减少感冒。

     急性期注意休息,保持鼻腔通畅。

     患慢性中耳炎者不宜游泳。

     忌食辛、辣刺激食品,如姜、胡椒、酒、羊肉、辣椒等。

     小虫进入耳道,勿急躁、硬捉,可滴入食油泡死小虫后捉取。

     不要服热性补药,如人参、肉桂、附子、鹿茸、牛鞭、大补膏之类。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秦皇岛华夏耳鼻喉医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