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下去,人类或面临无药可用,不是吓你!
2016/9/5 老中医健康养生

    

     细菌耐药是全球公共健康领域共同面对的一项重大挑战。今天,国家卫计委、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14部门共同发布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从国家层面多个领域打出组合拳,遏制细菌耐药。(抗菌药物一般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包括各种抗生素等化学合成药物。)

    

     抗菌药物滥用致耐药 未来人类或无药可用

    

     在日常生活中,抗菌药物被很多人当成消炎药放在家里常备,只要有点儿感冒发烧就自己找出来吃点。这看上去没什么大不了,然而,抗菌药物滥用导致的耐药问题,可能在未来致使人类无药可用,这并非危言耸听。

    

     国家卫计委今天指出,我国是抗菌药物的生产和使用大国,近年来由于新型抗菌药物研发能力不足,药店无处方销售抗菌药物、医疗和养殖领域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制药企业废弃物排放不达标等问题,细菌耐药问题在我国日益突出。

     耐药性发展速度惊人 可能只需要一年时间

    

     抗菌药物滥用,是导致细菌耐药性产生的重要原因,当某种抗菌药物使用量在一年内大幅增加,这一年,这种抗菌药物针对的细菌抗药性也会随之增强。

     安徽省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心主任李家斌:“例如大叶性肺炎,以前用青霉素对它敏感有效,现在随着青霉素的广泛应用,有的人已造成了耐药,用青霉素就没有效果,杀不死这种病原体。”

     专家表示,耐药性的发展速度惊人,可能只需要一年时间,但是要恢复它的敏感性,可能需要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随着耐药菌的日渐增多,就会出现更多临床治疗困难,死亡率高的细菌。除了耐药,抗菌药物耐药还有毒副作用、过敏、二次感染等危害。

    

     世卫组织:到2050年 滥用抗生素每年致1000万人死亡

    

     世卫组织今年5月发表文章呼吁应对全球耐药感染问题,并指出到2050年抗菌药物滥用导致的耐药每年会造成1000万人死亡,造成100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教授肖永红:“过去各地靠管理层监管和医患双方自觉降低抗菌药物滥用效果并不理想,今年以来安徽、浙江、江苏、江西已明确出台对门诊输液的限制性措施,直至全面取消。还有不少省份、地市以及医疗机构都在逐步明确限制门诊输液的政策,目前看取得了一定效果。”

     艾草就是古时的“抗生素”,“百草之王”美称

    

    

     艾灸天然的抗生素

     我们常看到伤口感染用抗生素快速治病,其实在中医里有没有消炎杀菌好、见效快的中药或草药呢?有,那就是艾草。艾草经提炼后的艾来灸伤口杀菌消炎作用快,不可思议。没有感染时,用艾灸一灸,可以预防感染,加快伤口愈合。局部感染,很容易调理的,艾灸后,很快就可以消炎。如果是严重的,全身发烧等,就结合穴位和经络一起调理。

     想告诉大家哦,艾灸是具有很强杀菌消炎功效的,如果身体哪里磕碰、扭伤、淤青、感染的,甚至是脚藓等一样可以艾灸,好起来会很快。

     艾灸的药性可扶助正气,通经活络,能够很快的在血液里产生抗体,增加白血球量,从而增加吞杀病毒的能力。当然就能很好的杀菌消炎了!

     艾灸提高抵抗力

     宋朝太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明确指出:“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保命之法,艾灼第一”。

     中医几千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唯有艾灸这种方法具有这种增强、提高和复原人体自愈力的能力。比如颈肩病、腰膝病、失眠、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症、脾胃虚寒等等,这些都是利用了艾灸疏通经络、促进气血的原理作用的结果,但是,更为神奇的是往往我们在利用艾灸“调治”一种疾病的时候,却出现了许多其他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我们给一个患者灸治腰痛时,意外发现自己的尿频比原来有了明显改善。其实,这并不是艾灸有多么的神奇,主要是通过艾灸激发复原了人体自愈力系统,这些“神奇”的效果反映其实是人体机体内部自己为自己治疗的结果。

    

     现代医学研究已经充分的证实,艾灸对人体的作用相当于一个人休息、运动、营养、心态的结合产生的作用。通过疏通经络,促进气血,滋养虚弱的脏腑,通过温通脾肾的经气,激发和固护脾肾的功能,使人体先天之本肾及后天之本脾都得到很好的提升,同时艾灸时强调放松与专注,心态需要宁静和释然,这样不仅使经络气血与脏腑功能达到和谐,也使心灵与躯体达到深度和谐,是一种性命双修的养生方法。通过规律施灸,我们就可以避免或者减少疾病的发生,甚至从源头上祛除疾病,达到治病固本的目的。

     抗生素使用 公众仍存认识误区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合理用药原则。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公众对于抗生素的使用仍存在不少误区,比如拿抗生素当感冒药等。

    

     普通感冒的病原体有200多种,全都是病毒,只有0.5%-2%的普通感冒可能继发细菌感染。常见的抗生素误区包括:

     误区一:抗生素=消炎药

     消炎药是针对炎症的,而抗生素仅适用于细菌引起的炎症,对由病毒引起的炎症无效。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局部软组织红肿、疼痛、过敏反应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药物皮炎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症等,都不应使用抗生素来接受治疗。

     误区二:新的抗生素比老的好

     每种抗生素优劣各不相同,要因病、因人选择。有的老药药效比较稳定,不良反应明确;新抗生素的诞生是因为老抗生素发生了耐药。如果老抗生素有疗效,应使用老抗生素。

     误区三:频繁更换抗生素

     频繁更换药物,不仅伤身而且容易使细菌产生耐抗性。如果使用某种抗生素疗效暂时不好,首先应当考虑用药时间不足。

     -END-

     内容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601763200@qq.com 删除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老中医健康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